李辉
《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对语文学科感受、鉴赏的特点界定是:“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对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定位,是这样要求的: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在阅读中加深思考。
语文新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学校教育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效率的提高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在诸多因素里,阅读教学方法的指导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据调查中学生每年能用于阅读学习的时间约为40周,每周学习约50小时,总计大约1.2万小时,它等于一个人参加工作后的全部阅读时间(3.6万小时)的1/33)。在这弥足珍贵的阅读时间里,怎样才能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呢?首先要有良好的思维方式,在良好的思维方式的导引下,逐步习得高效的阅读方法。下面我推荐几种创新思维阅读法:
一、发散式阅读——其目的在于博览群书,拓展积累。
发散,在这里是指思维方向呈多向辐射。发散式阅读是指在现有的学识基础上,竭力扩大视野,增长知识。读自己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书籍,读自己兴趣所指方向的书籍,也适当涉猎一些陌生领域或非兴趣领域的书籍,这样中学生就能不断地扩大知识面,并为以后有所发展研究奠基。那些陌生领域的书籍,或许更会带来不同于往日的新思维、新思想,从而使阅读者找回理念全新的自我。
首先我们选择读“第一流的书”。在浩如烟海的图书文章中,只要经过认真筛选和比较,就不难发现传统经典著作,以及属于某一学科的第一流的代表著作有哪些,只要熟读这些著作,就可以领略某学科的概况,了解学科的全貌,以及学科的前沿和发展。
其次我们选择读“一流学者写的书”。所谓第一流的学者,是指在该学科领域里最知名、最有权威的科学家、学者。他们站在该学科或研究领域的最前沿,洞察该领域的发展源流和发展趋势。读他们写的书,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该学科领域的发展。
当然,阅历和学识都尚有很多欠缺的中学生,要准确了解“第一流的书”和“第一流作者写的书”,其方法是通过推荐书目了解,或是请老师、家长推荐介绍。
二、聚合式阅读——指定向阅读,主要用于研究性阅读,这是前人积累的一种比较成熟的高效的阅读方法。
聚合,相对于发散,是指思维聚拢,指向同一目标。聚合在阅读教学中,是指有固定目标、朝向专一的阅读。当树立专一的阅读目标之后,在长期的聚合式阅读中,会积累大量的同一题材的素材,这些素材往往会是将来学习过程中进行定向研究的基础。并且,在长期的阅读中,培养兴趣,积累资料,对于日后的成长,或对于中学生将来从事工作、从事研究,大有裨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学者都是在青少年时期就确立终生从事的职业。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小就博览群书,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研究水稻杂交课题,做到了专精,他的成功轰动了世界。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就立志为国,书海探宝,广泛阅读社会科学文史哲学典籍,潜心寻求治国之道,终究成就了救国救民的伟业。阅读,给了人知识,给了人思想,造就了一代成功者。所以,在兴趣目标的感召下进行定向性阅读,势必使目标聚焦,方向恒定,读而有获。
在阅读学习中,运用探究性阅读法,做研究性课题阅读,大多需要运用聚合式思维,以确定阅读方向和目标,从中定向、快速地获得学习研讨所需资料,以求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阅读效能。有人曾统计:初中一年级学生在一学期内所读的各类教科书约共70万字;而在同一时间内,他们在课余进行感兴趣的课外阅读,阅读量分别可达700万字和1000万字,课内和课外的平均比值为1:9。挖掘阅读潜能,面对如此浩大的阅读量,如果我们能确立自己的兴趣中心,根据个体的兴趣、目标、能力培养定向阅读习惯,一定会收获多多。
三、求异式学习——借助选择性阅读实现个性化阅读的目标。
求异思维指的是一种逆向性的创造性思维,其特征是用不同于常规的角度和方法观察分析客观事物而得出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求异思维的内涵具有广博的开拓创新性和迁延性,在阅读练习中,学生运用求异思维学习,克服思维的凝固化和一统化弊病,冲破陈旧的思维模式,把思维从狭窄、封闭、陈旧相因的体系中解放出来,在一个新的领域进行思维的创造性、开拓性的辐射与复合。求异思维是一种高级水准的思维,是人的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在教学实践中,有经验的教师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求异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和逻辑性。
阅读学习中的求异,有两重含义:一是指阅读内容的选择,有时要可以选择自己所不熟悉领域的内容、或者非兴趣类领域的内容去涉猎,这样可以获得思维的启迪和创新;二是指个性化阅读。个性化阅读发生在阅读主体和客体之间,是指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信息交流,对文本的个性化态度,涵盖“想象”、“感受”、“探究”、“创造”、“批判”诸种因素,阅读中学生根据自身素养要求确定阅读方向,使个体能够在具体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即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获得不同于他人的特殊的情感体验。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丰富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经验。语文教学领域,在大量的个性化阅读练习中,学生的思维会空前地发展,这将为他们后期的知识积累、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个性化阅读,对每个生命个体是公平的、人性化的。在阅读学习中,每个学生都会有独特的喜爱、独有的选择,面对个体的世界,浩瀚书海,尽可撷珠。曾有作家评论海子说:“仿佛这个天才,交出的是生命,留下的是时间。”无需多言,在文字记录的历史中,无情的时间是可以留存的,有限的生命是可以拓展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思想需要源头活水,而这源头有一大部分是来自于阅读。天天读点有益的书,对精神有滋补的作用,而我们的言谈举止就不至于“无味”和“可憎”,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阅读,让生命的翅翼丰满;阅读,让思维的天空多彩。积极主动地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阅读学习就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