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荣+张欣月+杨尧
“伊斯兰国”在不断肆虐中东地区的同时,已将触角伸到了东南亚国家。在“伊斯兰国”有针对性的宣传策略的影响下,东南亚地区恐怖主义势力日益抬头,我们需要警惕其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和“一带一路”战略推进的不利影响。
“伊斯兰国”(IS)自2014年6月建立以来,不断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攻城略地,扩展势力。目前,它不仅蔓延至沙特、埃及、土耳其等中东国家,更开始向中亚、南亚甚至东南亚地区拓展。面对“伊斯兰国”势力范围和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我们需要密切关注这股宗教极端势力的潜在威胁。
“伊斯兰国”向东南亚加紧渗透
2016年伊始,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发生了多起爆炸案,造成数十人死伤,“伊斯兰国”宣称对袭击负责。实际上,最近两年来,由于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战场承受的压力与日俱增,“伊斯兰国”便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手段,加速向东南亚渗透。目前,它已明确提出在东南亚“建省”,意图在东南亚全力开辟新的“疆土”。
一、广泛招募极端分子
早在2012年,“伊斯兰国”的前身——“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成员就在东南亚广泛寻求当地公民和社会团体的财政支持。这种经济上的资助关系为当前人力上的积极投身奠定了基础。据统计,“伊斯兰国”刚一成立,来自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新加坡等国的约一千多名东南亚“圣战者”就奔赴伊拉克和叙利亚参战。[1]2014年8月,在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联盟的空袭后,为确保兵力充足,“伊斯兰国”向东南亚国家发出“紧急征兵令”,利用当地武装组织宣传招募新成员。目前“伊斯兰国”在马来西亚已完成第一阶段成员招募及训练。印尼已有约800人前往中东,加入“伊斯兰国”。[2]
二、成立专门作战单位加强管理
为吸引东南亚国家的“圣战者”奔赴叙利亚参战,“伊斯兰国”专门成立了以叙利亚为中心的“马来群岛战斗小组”。这一小组成立于2014年9月,成员主要来自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和新加坡等国,这是因为他们都能熟练地运用马来语进行交流与沟通。将来自东南亚国家的“圣战者”编入同一战斗序列,目的就是较好地解决他们在语言、文化等方面与来自其他地区“圣战者”之间存在的隔膜,以便其更有效地投入战斗。
三、利用当地武装组织扩大影响
“伊斯兰国”利用东南亚当地武装组织的网络和人脉加速扩张。“9·11”事件后,东南亚各国对境内的极端组织实施了严厉打击,致使东南亚国家的极端组织发展受挫,影响式微。“伊斯兰国”成立后,借助东南亚国家极端组织的影响,派遣马来西亚、印尼等国早期加入“伊斯兰国”的宗教极端分子回到国内,拉拢当地独立武装组织或直接蚕食原“基地”附属团体,致使本已严重受挫的伊斯兰极端势力卷土重来。据统计,东南亚地区有大约30个激进组织宣称与“伊斯兰国”有关联,甚至声称要与“伊斯兰国”武装结盟。譬如,印尼的“东印尼圣战士”“唯一真主游击队”“帝汶岛穆斯林游击队员”以及“伊斯兰祈祷团”等,马来西亚的“伊斯兰祈祷团”和“马来西亚圣战组织”等,菲律宾的“阿布沙耶夫武装”和“摩洛伊斯兰自由运动”等极端组织均位列其中。这些极端组织纷纷宣誓效忠“伊斯兰国”,为其建立起了较为紧密的外围“效忠”网络。
四、把东南亚作为输出“圣战者”的通道
“伊斯兰国”除了在东南亚地区招兵买马之外,还把东南亚地区作为输出“圣战者”的重要方向。在马来西亚和印尼宗教极端团体内,潜藏着一个较为成熟的“圣战”招募和人员运送网络。譬如为了到达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控制区,印尼籍“圣战者”需要几经辗转,首先到马来西亚,再从马来西亚乘机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转土耳其国内航班到南部城市尚勒乌尔法,再乘车到边境小镇伺机越境,最终进入叙利亚境内“伊斯兰国”控制区。这些“圣战者”进入叙利亚和伊拉克“伊斯兰国”控制区内,其目的不仅仅是参加战斗,更是要经过战争洗礼,回到各自国内发展组织、进行恐怖袭击活动,与“伊斯兰国”遥相呼应。
“伊斯兰国”
何以能向东南亚渗透
“伊斯兰国”能够向东南亚地区渗透,除了有宗教派别认同的基础,又与东南亚地区独特的反抗历史传统和“伊斯兰国”有针对性的宣传策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伊斯兰国”与东南亚伊斯兰极端势力联系紧密
东南亚地区很早就存在伊斯兰极端组织,这为“伊斯兰国”在东南亚的拓展提供了基础。“伊斯兰国”是逊尼派伊斯兰极端分子在对叙利亚什叶派当政者巴沙尔和伊拉克什叶派当权者的痛恨与反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东南亚,也存在逊尼派和什叶派宗派主义的矛盾。在逊尼派占主导地位的东南亚,什叶派也是处于边缘化地位。譬如什叶派在马来西亚被禁,在印尼也不被广泛接受。早在1985—1994年间,就有来自东南亚国家的许多宗教极端分子前往阿富汗参战,有些还曾经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境接受过训练。在训练和参战的过程中,他们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极端组织成员接触,接受了“基地”组织的军事思想。据统计,整个东南亚地区曾经有一千多人到阿富汗参加过“圣战”,尽管人数不多,但这些人回到东南亚后产生的影响却极具破坏性。当时他们回国后,积极宣扬“圣战”思想,组织人马搞恐怖活动,并且形成了新一代的极端组织,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印尼“伊斯兰教祈祷团”。该组织曾策划了多起恐怖爆炸事件,譬如2001年的教堂爆炸案、2002年的巴厘岛爆炸案以及2009年的雅加达万豪酒店爆炸案等。虽然2002年巴厘岛爆炸案发生后,一些伊斯兰极端分子被捕,导致马来西亚以及印尼的伊斯兰“圣战”运动逐渐衰落,但是他们从没有放弃要在东南亚建立一个“伊斯兰国”的目标。2012—2013年,就有许多东南亚伊斯兰极端主义者去叙利亚和伊拉克作战。
二、“伊斯兰国”暂时的军事“胜利”开辟了渗透的道路
自从“伊斯兰国”宣布成立以来,在中东大地上人数不断激增,领地不断扩展。2014年6月,“伊斯兰国”攻占伊拉克西部、北部和叙利亚东部大片领土,一度进逼至巴格达以西二十多公里区域。至2015年1月,“伊斯兰国”武装人员已由万余人激增至超过十万人,实际控制区域近30万平方公里。[3]在美国、俄罗斯等国的打击下,“伊斯兰国”在大本营的生存空间遭到挤压,但分支力量却急速膨胀,活动范围更趋广泛。其分支机构已分布于中东的伊拉克、叙利亚、沙特、也门、埃及,以及南亚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西北非的阿尔及利亚和利比亚等部分地区。“伊斯兰国”军事上的胜利及其不断向全球蔓延的势头,对于东南亚一些伊斯兰极端分子来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给他们带来了不断向“伊斯兰国”效忠的“动力”。
三、运用新媒体进行蛊惑性的宣传促进了渗透的力度
东南亚国家网络用户众多。据统计,截至2011年,印尼的“脸谱”用户已达3500万,位列全球第二,“推特”用户达480万,位列全球第四。“伊斯兰国”看中了网络平台的优势,把“圣战”思想译成马来语等当地语言,运用“脸谱”“推特”等多个社交网站上传视频、发布声明,大力宣扬“伊斯兰国”、“圣战”思想。其还特意安排已赴战区的东南亚“圣战者”,通过网络现身说法,以吸引更多东南亚青年加入。现代化沟通手段的运用为“伊斯兰国”在东南亚宣传思想、招募人才、扩展影响提供了便利条件。
“伊斯兰国”向东南亚渗透的前景
虽然“伊斯兰国”已开始并不断加大对东南亚国家的渗透力度,但目前其对该地区国家安全造成的危害仍在可控范围内。可以预测,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短期内,“伊斯兰国”的渗透还难以造成东南亚地区伊斯兰极端势力的迅猛发展。
一、“伊斯兰国”与东南亚教宗不同
“伊斯兰国”和东南亚地区总体上虽然都属于逊尼派,但是他们所信仰的分支不同:“伊斯兰国”信奉的萨拉菲主义属于罕百里学派,而东南亚则属于沙斐仪派。教法学派的不同使“伊斯兰国”在东南亚的渗透缺乏类似中东地区的广泛的宗教认知基础。虽然有一些年轻激进的伊斯兰教徒向“伊斯兰国”靠拢,但是东南亚国家大部分伊斯兰教徒并未接受“伊斯兰国”的思想体系,认为这一体系违背了伊斯兰教反对暴力、主张和平的教义。
二、东南亚各国针对渗透采取了积极的应对举措
“伊斯兰国”对东南亚的渗透给当地安全形势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为了防止东南亚各国伊斯兰极端组织之间互相联动,东盟各国不断加强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的合作。2015年2月东盟十国武装力量领导人一致同意互换军事情报,防止国际极端组织在东盟国家发展壮大。同时,东南亚各国积极采取措施予以应对。一是宣布“伊斯兰国”为非法组织。印尼政府正式把“伊斯兰国”组织列为非法组织,禁止伊斯兰教徒参与“伊斯兰国”组织及其活动。马来西亚政府于2015年3月向国会提交《2015年防范恐怖主义法案》以及《2015年对抗在国外恐怖主义特别措施法案》,以授权警方能快速采取行动,防止恐怖分子在国内招兵买马或发动恐怖袭击,也防止国内公民出国参与恐怖活动。二是严厉打击。过去两年间,马来西亚当局已经逮捕150多名与“伊斯兰国”组织有关联的嫌疑人。2016年初以来,印尼88反恐特遣部队针对本土恐怖组织“东印尼真主伊斯兰游击队”展开大规模突击及逮捕行动。三是加强网络监控及打击。有关国家不但加强对网民的正面引导力度,而且加大对网络的监控力度,对宣扬恐怖主义思想内容的视频、信息严加管控,追根求源,坚决打击。四是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随着“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在亚太地区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东南亚国家之间以及与域外国家之间开展情报交流等方面的合作。2014年8月底,印尼和澳大利亚两国签署加强信息合作谅解备忘录。2015年2月,马来西亚和印尼两国同意加强合作及交换情报,集中资源监督和打击“伊斯兰国”在本区域的活动。2015年11月马来西亚表示与菲律宾加强反恐合作,以铲除与“伊斯兰国”联系紧密的“阿布沙耶夫”组织。东南亚各国针对“伊斯兰国”向东南亚渗透所采取的各种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伊斯兰国”向东南亚渗透的力度、广度和深度。
三、国际社会对“伊斯兰国”的防范与打击
自“伊斯兰国”在中东“崛起”以来,国际社会就纷纷采取政治谴责、经济制裁、军事打击等手段积极应对,这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伊斯兰国”的东扩势头。联合国先后通过2170号决议和2249号决议,不但采取措施切断伊拉克和叙利亚极端组织的资金来源并制裁有关人员,而且授权“有能力的会员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打击“伊斯兰国”的恐怖主义行为。
同时,伊拉克、叙利亚、美国、俄罗斯等国对“伊斯兰国”的打击取得一定成效。在各国联合打击下,“伊斯兰国”的生存空间遭到挤压,2015年“伊斯兰国”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失去了14%的占领地。随着“伊斯兰国”的活动范围不断缩小,其能量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国际社会对“伊斯兰国”的围堵与打击会使得“伊斯兰国”无暇东顾。
综上所述,虽然“伊斯兰国”向东南亚渗透还是初步的,后果并不十分明显,但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东南亚国家是中国的近邻,“伊斯兰国”向东南亚渗透会给中国的安全稳定、经济发展以及开放战略带来潜在威胁。当前一些“东突独”分子以东南亚国家为跳板,进入“伊斯兰国”控制区参加“迁徙圣战”,他们一旦“回流”,将直接威胁中国的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随着“伊斯兰国”不断向东南亚渗透,东南亚地区的恐怖主义势力有可能会回潮,这将会对东南亚国家的安全带来潜在威胁。而印尼、马来西亚等海上丝路沿线国家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合作方,在“一带一路”战略推动下,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双向流动将会不断增强,这些国家的安全状况会直接影响中国在东南亚国家的人员安全、资金安全等海外利益,进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为此,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不仅要密切关注境内外恐怖主义活动的新动向、新手法,更需要与东南亚国家展开情报交流、联合打击等合作,以更好地应对“伊斯兰国”向东南亚渗透给中国国家安全带来的潜在威胁。(责任编辑:苏童)
[1] 李伟:《“伊斯兰国”正在开辟域外“战线”》,载《世界知识》2015年第5期,第32页。
[2] 余谦梁等:《“伊斯兰国”为何对印尼下手》,http://ex.cssn.cn/gj/gj_gwshkx/gj_zhyj/201601/t20160118_2831244.shtml.
[3] 陈序、尚乐:《谁来挫败“伊斯兰国”》,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5-01/ 13/c_111 39769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