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书法活动自一九七六年徐炽先生发起组织活动以来,从未间断辅导活动四十余年,从铁西区文化馆这块书法沃土中培育出了三十余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和十余位几十人次全国书法展大奖获得者,被称作“铁西书法现象”,文章对“铁西书法现象”的形成作以具体分析和阐述,并对未来作以展望和期待。
关键词:书法活动;铁西书法现象;书法家;书法爱好者群体;徐炽;书法传承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书法活动最早是由徐炽先生于1976年春发起的,早于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的时间。徐炽先生多年临帖不辍,师古人并于日本书道中感受现代书法形式的探索,从组织群众书法活动中认识到了学习和交流的重要性,先后邀请很多书法家来到铁西作辅导交流,沈延毅、杨仁恺、霍安荣、尉天池、聂成文、郭子绪、陈凤桐、李仲元、胡崇炜等一大批新老书家指导与关心都对铁西书法活动的开展和延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未来打下了丰厚而坚实的基础并形成了铁西特色。
每周一次的书法交流活动,在铁西文化馆这块阵地上延续至今坚守着,没有因为负责人及活动人员的变动而变更,从而变成了一种责任继承,完全来自于对书法的热爱对传统文化的痴情。徐炽先生工作调离了文化馆后,后来又经历了李正时老师时期,这段时期延续着徐炽先生传续下来的活动方式,活动人数最多时有上百人。
但随着老工业区改造,工厂破产倒闭、搬迁,原来的人员构成主要以企业为主的书法爱好者受到了影响和冲击,有很多人因生活所迫收起了多年的爱好,为生活而忙碌奔波,再由于书法活动负责人的衔接变更,书法活动进入到了比较低潮和困难时期,这也是铁西书法迎来后来的厚积薄发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个时候酷爱书法的王氏三轩之一的王文轩出于一种不能让徐老师创立的铁西书协交流活动断掉的责任感挺身而出坚持着组织只有几个人的每周一次的书法交流活动这其中郭爽、冯岩等几个骨干力量的堅持也对活动的延续下来起到重要作用。后来活动基地由文化馆美术干部从事绘画专业的李贵新主动接手同王文轩一起负责共同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但正是这段有些沉寂、远离喧嚣的由中轻年人群构成的书法爱好者群体,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书坛佳话。
这一时期人员的职业构成发生了很大改变,由以企业人员为主向以机关事业单位、学生、自由个体从业者等多元化的人员构成转变,人员构成年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二、三十岁、四十岁以下占大部分,虽然活动人数没有以前多了,但年轻的年龄构成使活动充满了朝气和活力,而且互相之间的坦诚相待、不计功利的就书法临写出现的问题开门见山互相评点,变成了多言堂的交流风格也固定下来。还包括有段时间轮流主持人的现象出现,都证明了这个团体活跃和开放性。如果说尊传统临帖,靠近古人,走交流之路,是徐炽先生遗留下来宝贵经验,那么王文轩给铁西书法带来的就是开诚布公、开放式的交流环境及氛围,在这里只有书法和挚爱书法的朋友,简单、真诚。而李贵新做的就是让他们忘记掉的角色,几次文化馆易址的活动场地保障者,并能够给予他们带来一些纯美学建议的非书法专业局外人。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聂成文先生、胡崇炜老师对书法大方向的校正和多次的亲临指导都给书法爱好者书艺的提高带来了巨大的作用。土壤、环境、人,三者缺一不可,徐炽先生开垦的沃土,文化馆十年的适宜生长的环境,再加上一批在书法道路上孜孜以求、耐得住寂寞的中青年,省书协老师的大方向把持与指导,这些都是产生大家称为“铁西现象”的重要原因。十年过去了,那么下一个十年我们怎么办,这个问题好像更值得思考,因为随着李洋、刘红卫、王勤、王军轩、李鹏、高岩、王铁伟、柏绍刚等等多人次在全国书法展中获奖,面临的可能不再是心理上平静,而是心理上的躁动,获奖与不获奖可能在人们心里中都将成为一种负担,是否还能一如既往的坚持从前的交流状态、研究书法中把获奖摆放到一个什么位置、会否有获奖者书风成为一种审美标准的可能、外界市场的诱惑是否会搅扰获奖者的心态等等,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好的现象苗头例如把获奖当成了发言权标准的判断,心态失衡带来的躁动、火气,平等话语权的丧失,有些作者因为没有获奖而失落的内心而造成的对团体之疏离,现阶段如何解决好这些面临的问题才是铁西书法的重要一环,解决得好,铁西书法将迈上一个新台阶,解决不好“铁西现象”将停留在某一时间段而定格成为历史,我作为一名铁西书法鼎盛期的亲历者和组织者很希望我们不光仅是下一个十年,有责任和义务将此种责任感和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传承下去留待后人对铁西书法这段历史给予正确的评价,希望我们铁西这一时期的书法作者能够在未来的书法史中有所提及或被重重书写一笔这或许就是“铁西现象”值得探讨之处吧!君子和而不同,期望我们这个团体,能拧成一股绳发挥团体的智慧在各自的书法探究道路上异彩纷呈!
(作者单位:沈阳市铁西区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