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丹(黑龙江省宁安市中医院妇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400)
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护理方式研究
孙 丹
(黑龙江省宁安市中医院妇科,黑龙江牡丹江157400)
【摘要】目的 分析更年期患者出现功能性子宫出血所具有的临床表现,总结有效护理措施,从而优化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护理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护理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入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贫血发生率以及反复出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总满意率显著低于护理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日常护理服务中加入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有利于术后恢复,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护理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一种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妇科疾病,可分成排卵型及无排卵型,共2个类型,其中排卵型主要发病人群为育龄期女性,无排卵型主要发生于更年期及青春期女性。功能性子宫出血在国内发病率约为10%~15%,其中约一半的患者处于更年期,近1/3患者属于育龄期,其她患者为发育期女性[1]。本次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更年期患者40例,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加入综合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旨在为分析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患者有效护理措施方面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更年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月经周期不固定,经量不稳定,半数以上伴发不同程度的贫血。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及护理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43~62岁,平均年龄(50.66±3.75)岁,住院时间5~22天,平均住院时间(8.23±1.67)天;护理组年龄42~60岁,平均年龄(49.34±3.59)岁,住院时间6~23天,平均住院时间(8.28±1.59)天。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住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综合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主要包括以下:(1)病房应保持安静舒适状态,有利于患者休养,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患者日常接受治疗及护理服务的时间,尽量保证患者睡眠时间8~9 h[2];(2)安排专人监控患者每日出血量,若出血量较大,则需同护理人员进行及时沟通交流,并抓紧时间止血,若患者出现大出血,则需预先准备好输血、肌肉注射药物等措施进行抢救。
(3)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期间,应多摄入富含钙铁等矿物质的食物,如红枣、动物肝脏,以及菠菜、牛奶等。
(4)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因自身病情、治疗恐惧,以及是否仍能怀孕等方面相关知识不了解,或因经济压力等产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需及时进行有效疏导,并针对患者提出问题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促使其建立治疗及护理信心,同时嘱咐患者适当活动,加强个人卫生管理,避免发生感染,尽可能避免性生活[3]。(5)适当使用中医及西医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1.3观察指标
察指标包括术后止血时间、贫血发生率、术后反复出血发生率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其中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估根据患者出院前填写问卷调查表结果,问卷调查表包括护理服务技术、护理人员态度、科室及病房环境等多个项目,总分100分,0~59分为不满意,60~79分为一般满意;80~100分为非常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患者平均止血时间(8.63±2.17)天、贫血发生率27.50%(11/40)以及反复出血发生率为12.50%(5/40)均显著高于护理组的(5.30±1.66)天、17.50%(7/40)以及0.00%(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总满意率显著低于护理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n(%)]
功能性子宫出血发病原因在于内分泌神经系统的调节生殖系统功能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出现月经周期不固定、周期异常,月经量较大,或不规则出血,贫血,心理压力过大等临床表现,可在月经初潮及绝经期中间任意年龄。本病诱发因素主要包括心理负担以及环境情况等,其中心理负担包括因出血量过大,周期过长,导致合并其他重度疾病,多表现出食欲差、呼吸频率快,血压提升等多项不良表现[4];或因担心临床疗效,导致出现由于、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或因治疗护理效果期待过高,导致对主治医师或责任护士行为语言比较敏感[5]。
针对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心理出现的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采用综合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缓解不良心理状态、疏导不良情绪,促使患者治疗及护理依从度提升。本次研究中,护理组患者术后出现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者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做好心理护理有利于帮助患者建立治疗康复的信心,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本次治疗中,护理组患者护理服务总满意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之,对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更年期患者而言,掌握其心理状态,及时疏导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不仅能够提高治疗及护理依从度、有利于护患之间关系和谐,还有利于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降低贫血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桂尚.47例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护理探讨[J].中外医疗,2013,(26):25-26.
[2] 李 萍,李家玟.52例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护理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2):328-329.
[3] 武春英,石玉侠.护理干预对更年期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5,2(8):169-170.
[4] 林红梅.综合护理对缩短功能性子宫出血止血时间及改善预后的作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1):80-81.
[5] 张成玲.探析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护理对策[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2015,2(5):143,146.
本文编辑:苏日力嘎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6.05.18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