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拆书家(四)
——拆《为奴十二年》
小编有话说:在上一期的“小小拆书家”中,我们从美丽的电影演员奥黛丽·赫本身上感受到了她那伟大的人格魅力,在本期中我们又能学到什么呢?一起来看看吧!
完成本期的“拆解作业”,就有机会获得这本《为奴十二年》!期待你的参与!
所罗门·诺瑟普是一个天生自由的非洲裔美国人。1841年,作为纽约市民的他在华盛顿特区被人绑架,贩卖成为一名奴隶,直到1853年才从路易斯安那州红河附近的种植园逃跑。从此他成为了一个废奴主义者,并写作出版了以他自身亲身经历为蓝本创造的回忆录《为奴十二年》。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在2014年第71届金球奖上获得金球奖最佳剧情片,在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上获得了最佳影片奖、最佳女配角、最佳改编剧本奖三项大奖。
自由才是最好的时光
尽管父亲生来就是奴隶,每天和其他不幸的奴隶一样在恶劣的条件下辛苦劳作,但他是个勤劳正直、受人尊敬的人。那些仍然健在、熟悉父亲的人可以证实这一点。父亲一生都在务农,从未从事那些卑贱的工作,而后者似乎都特意留给了非洲黑人后代。父亲供我们接受教育,而且我们所受的教育远比同等家庭条件的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水平高。除此之外,他还通过勤劳节俭攒下一笔钱,为自己赢得了选举权。他经常对我们说起他年轻时候的故事,尽管他一贯对他栖身为奴的主人家颇有好感甚至怀有敬意,但他绝不认同奴隶制度,对种族的衰败深感悲戚。他努力向我们灌输道德观念,并教导我们信仰上帝,坚信上帝对他的子民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后来当我躺在路易斯安那州一个偏远荒凉的奴隶棚里,忍受着身上枉受的伤痛,恨不能与父亲同眠墓穴之中以此逃脱奴隶主残暴的鞭打时,我的耳旁就会响起父亲的谆谆教诲。
敏特斯·诺萨普先生即使生为奴隶,却从没屈服于自己的命运。他勤勤恳恳、诚实善良,一直为自己的权益奋斗,并凭借自身的力量获取了自由和选举权。同时,他将这种精神通过教育传承给了儿女,给了他们在逆境中抗争的力量。
只有遭受过压迫,才能明白自由的可贵。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呼吸同样的空气,也有着同样的梦想:愿人人拥有追求自由的权利。你觉得自由是什么?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人为了自由而奋斗终生呢?
痛苦深渊里唯一的温暖
我在威廉斯奴隶监牢大概待了两个星期。离开的前一天晚上,那儿新来了一个女人,哭得泣不成声,手里还牵着一个小孩。她们是兰德尔的妈妈和同母异父的妹妹。兰德尔一看见她们高兴坏了,拉着妈妈的裙子,又亲了亲小妹妹,无比兴奋。妈妈温柔地把他揽在怀里,泪眼蒙眬地凝视着他,一遍又一遍地呼唤着他的名字。
小女孩叫艾米丽,七八岁的样子,肤色较浅,面容姣好,一头齐肩卷发。从她裙子的款式和面料以及干净整洁的外表可以看出她生在富贵人家。她真是个惹人疼爱的小女孩。她的妈妈身穿丝绸,手上戴着戒指,耳朵上挂着金耳坠。她的气质神态以及得体的语言都表明她不同于普通的奴隶。她对自己此刻的处境似乎感到非常惊讶。显然命运急转直下把她带到这里。
女人不停地诉说自己的苦难遭遇,最后和两个孩子跟我一起被关进地下室。她一直哭诉着,但我无法用语言完全描述出她心中的悲痛。她躺在地板上,将两个孩子搂在怀中,对孩子们诉说着心中深沉慈祥的母爱。孩子们紧紧贴着她,似乎把她当作天底下唯一的安全港湾,最后他们的头枕在她的腿上睡着了。看着熟睡的孩子,她抚摸着他们的头发,整夜对他们喃喃细语,“心肝宝贝”地呼唤着。可怜的孩子全然不知未来将要遭受的痛苦折磨,很快他们就得不到妈妈的抚慰——他们会被带走,从此远离她的身旁。
他们未来将会怎样?他们一直是乖巧的孩子,惹人疼爱。她说老天爷,如果没了孩子她的心会碎掉。但她知道他们肯定会卖掉她的孩子,她与孩子将要分离,也许此生都不能再相见。这位绝望母亲的痛苦诉说足以让铁石心肠的人为之动容。
在那个孤独的黑暗的地方,有粗俗的辱骂,痛苦的刑法,每个人都承受着恐惧、绝望、无尽的折磨。然而,即使生命消逝也不会消失的,就是伟大的母爱。
母爱是温暖而伟大的,它抚慰我们孤独的心灵,疗愈我们受伤的身体,呼唤我们灵魂深处的爱和奉献。在你生命中能感受到的母爱具体体现在哪里?它在你的人生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呢?
困苦处境中的善举
早晨,在古德因的监督下,我们先把院子打扫干净,再各自洗漱,卷好毯子,等着继续赶路。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伯奇决定将克莱蒙斯·雷带回华盛顿。听到这个消息,雷高兴不已。我们在里士满握手告别,从那之后我再也没见过他。后来我重回家中,意外地发现他逃跑了,而且得知他在逃往加拿大时,曾在萨拉托加我的一个姻亲表兄家里住过一晚,并向我的家人讲述了我在里士满的情况。
下午,我们又被两两铐在一起,我和罗伯特走在最前面。伯奇和古德因将我们带出院子,穿过里士满的街道去往奥尔良号轮船。这艘轮船体积庞大,装备齐全,船上大部分货物都是烟草。五点之前,我们全部登上了船,伯奇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杯子和一把汤勺。我们一行共有四十人,除了克莱蒙斯,监牢里的人全被带上了船。
我用口袋里没被收走的一把小刀在杯子上刻上我的名字。其他人见我这么做,立刻围上来让我也帮他们刻上名字。我一一答应了,而他们之后一直没有忘记我这次小小的善举。
生死离别之际,将名字刻在杯子上便成了人生最后的留念,证明他们曾被罪恶之手带到这个地方,证明他们曾经悲惨而痛苦的遭遇,证明他们也曾认真热烈地活过。而“我”的举手之劳,付出了善意,收获了感恩和友谊。
你有没有在困境中接受过别人的帮助?又有没有帮助过困境中的人们呢?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又明白了什么?
投稿方式:
1.邮寄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78号长江传媒大厦18楼《初中生天地》编辑部“小小拆书家”栏目收,邮政编码:430070。
2.电子邮箱:1962114013@qq.com,请标明“小小拆书家”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