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慧
《中国报学史》史实错误研究
张 慧
摘要:民国时期著名记者和新闻学家戈公振撰写的《中国报学史》,系统全面地介绍和论述了中国新闻事业发生发展的历史,标志着中国新闻史系统研究的开端。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此书不可避免地在史实上还存在一些差错之处。本文试图对这些错误进行系统研究,细分错误的数量、类型、内容,并尝试挖掘错误背后的原因、历史和社会背景,以及作者戈公振先生的相关新闻思想和观念认知。研究方法主要是内容分析法,以杨瑾琤、宁树藩、方汉奇、王凤超所修订的《〈中国报学史〉史实订误》为研究对象,对书中所有的事实错误和非事实错误进行归类汇总,并根据相关资料找出错误背后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中国报学史;史实错误;戈公振
戈公振是民国时期著名的记者和新闻学家,1927年,他的代表作《中国报学史》在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此书通过大量、详实的史料,对中国古代、近现代的新闻事业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述,标志着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开端。因此,自出版以来,此书获得众多新闻学研究专家的赞誉,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方汉奇先生曾称之为“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奠基之作”。[1]
但是,由于种种客观和主观因素的限制,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错误。2011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了新版的《中国报学史》,书中附录了由杨瑾琤、宁树藩、方汉奇、王凤超共同撰写的《〈中国报学史〉史实订误》(下文简称《史实订误》),其中包括共156处错误,本文现就此予以分析。
(一)错误类型概览
《史实订误》纠正了《中国报学史》的156处错误,通过仔细观察后,笔者发现,其中有3处错误没有得到确定的解释,因此暂时归类于尚待考证的错误;而剩下的153处错误均有合理的解释,其中包含事实错误和非事实错误两大类。具体数据见表1-1:
表1-1 错误类型概览
(二)错误类型细分
由上表可以看出,《中国报学史》书中错误主要为事实错误,而事实错误中又包含着多种类型,通过研究和分析,笔者将其划分为以下类型:时间错误、人名错误、报刊名错误、地点错误、错别字、综合错误(多处错误)、其他错误。详细数据见表1-2:
表1-2 事实错误类型细分
(三)错误内容分析
由上表可以看出,在事实错误中,时间错误和报刊名错误所占比重合计高达约60%。综合错误和其他不易分类的错误所占比重超过30%。笔者将按照所占比重大小依次介绍每一种错误类型。
首先,占总比重最大的时间错误共有61处,这种错误比较常见,比如:“西历纪元前六年,罗马凯萨大帝所刊之《每日纪闻》乃共和政府之公报。”此句中“纪元前六年”应为“纪元前六十年”。[2]不难看出,类似这种错误有可能是作者在摘抄、整理过程中的无心之举,亦或是排版制版时无意的疏漏。但时间错误类型中还有很多比较严重的史实错误,比如“京报”的最早出现时间是明末而不是清初等。此外,时间错误中还包含一种格式比较混乱的现象,比如作者在写作时的时间单位不统一,有的地方写的是古代皇帝的年号或者民国某年,有的则是现代通用的公元纪年法。
其次,报刊名错误也很常见,大致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中文报刊的名字书写错误,二是外文报刊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比如:“《意闻录》……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年)与《格致新闻》合并。”此句中《格致新闻》应作《格致新报》。[2]在报刊名错误这一类型中,外文报刊翻译错误也十分典型。其中一些报刊在不同时期的名字不同,给作者写作此书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第三,其它错误这一类型相对复杂,包括事件因果关系混乱、具体数字错误、以偏概全等。这一方面是因为很多报刊的发展情况多变、不稳定,作者不易描述具体情况,另一方面也和作者收集的材料不足以及自身的判断有关。比如:“《闽报》于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发刊于福州,为日人报纸在华第一种。”[2]此句错误在于在《闽报》之前,日本人在中国就收买、创办过自己的报纸。
第四,综合错误指的是一处错误中有多个有误的关键点,其中既可能出现了时间错误,同时也有人名、地名等其它错误。比如:“《小孩月报》,于光绪元年(一八七五年)出版于上海,为范约翰所编辑。……至民国四年改名为《开风报》,但出五期即止。”[2]此句中共有4处错误,一是时间错误,《小孩月报》创刊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二月;二是地点错误,创刊地点在福州而非上海;三是创办者为普洛姆太太和胡巴尔太太,至1875年才由范约翰接办并迁至上海;四是此报在改名《开风报》之前曾易名《月报》。
第五,人名错误这一类型出现的比较少,但其中也包含一些比较重要的历史人物。比如:“Chinese Press(译意《中国文库》)发刊于一八三二年五月,为美国医生柏克(Peter Parke)所创办。”此句中《中国文库》的创办人出现了错误,应是美国来华的第一个传教士禆治文,而柏克参加该报工作已是创刊三年之后的事情。
第六,地点错误比较简单,无非是报刊的出版地点出现错误,或者事件发生的关键地名不准确。比如:“五月在上海出版之《东亚报》。”其中上海应改为日本神户。
第七,错别字,这一错误本不打算专门列为一个类型,因为很多人名地名错误中都包括一定的错别字,但是考虑到从多个方面来分析书中的错误,更加细化地研究错误背后的原因,这个错误类型还是有存在的必要。只有一个例子:“是影漫漶,不甚可辨。”此句应改为“墨影漫漶,不甚可辨”。
基于第一部分对于书中错误类型的划分和内容的描述,下文将分别对事实错误、非事实错误以及尚待考证三个类型的错误进行剖析,挖掘错误背后的原因。
(一)事实错误的原因
在156处错误中,事实错误占所有错误的比重超过90%,其中既包括时间错误、人名地名错误、报刊名错误等很多类型,还涉及到书写、印刷、翻译等多个环节。因此,分析其中错误的原因也要从多个角度来考量。
关于这个问题,笔者以写书出书的一般流程为着眼点进行分析,即收集资料—整理、书写—检查校对—排版制版印刷。其中,收集资料和整理、书写主要由作者负责,检查校对则很大程度上是出版社的职责。这四个阶段都会对书本内容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尤其是前三个阶段甚是重要。
第一,作者在收集资料的时候出现了问题,一是对于资料来源的选择没有很好地把关,二是对于其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没有进行仔细地检查和核实。
书中大量的时间错误可以证明作者选择的资料来源十分广泛和复杂,而且这些资料并没有涵盖到所有的关键信息,所以才导致很多看似十分粗心的错误和疏漏的出现。时间单位的不统一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种类型的错误也反映出很多问题,比如资料来源的广泛性导致了纪年法的复杂性,这给作者后期的整理造成了一些障碍;还有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并没有在时间单位这方面形成自己的书写标准和习惯,因此才会造成各种纪年法混用的现象。
在信息核实方面,作者也是有所欠缺的。书中的时间错误、错别字、书写错误都可以证明作者和编辑在校对阶段的疏忽和不尽责。这些都是技术性的错误,完全可以在后期的编辑修改过程中进行纠正。笔者认为无意当中留下的这些微小错误不仅不会减轻这本书的阅读兴趣,反而会激励更多的阅读者对其进行追问和核实的意愿。
第二,在整理、书写阶段,作者对于整本书的思维逻辑把握得很好,但对于细节的修正还不到位,这一点主要体现在时间单位的混乱、报刊名称的不规范以及对于外文翻译的忽视。上述的这三种错误,除了和资料来源复杂有关,还能够反映出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环境对于写作的影响。《中国报学史》是在民国时期完成写作的,当时的中国社会处于十分不稳定的状态,奄奄一息的封建残余和逐渐变质的民主浪潮共处于一个大环境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作者所选择的资料也必定是混乱的,它们出自于不同立场、不同阶级、不同文化、不同受教育程度的人之手,这些人的立场、思想、语言都是不同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中外报刊名称出现了混乱。当然,除此之外,报刊名称的混乱还反映了当时报业发展情况的快速变化和杂乱。不少报刊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大部分是由于其立场有悖于当时的官方立场)经常易名、改变出版地点,或者无缘由地停刊,这无疑给作者写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也造成了书中的一些错误。这其中对于报刊的描述也可以反映出作者对于信息的判断和取舍,比如描写一份经常停刊或者立场发生转变的报纸,到底应该选择它哪一阶段的特征进行定性和评述,还是说对整个的复杂的发展过程进行概括。
关于翻译的不规范,这一点首先是因为外来文化在短时间内充斥当时的中国社会,而语言作为信息交流和传播的载体并没有同步进行转换,因此才导致外文翻译的滞后和混乱。另外,在报业这个领域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翻译标准,参考资料的翻译自然也是五花八门。对此,笔者认为这样的错误在很大程度上不应该称之为错误,更准确地讲,更应该算作是一种不规范的现象,毕竟作者在翻译领域并不是专家,无法制作出一套能够引领时代潮流、规范准确的翻译准则。
第三,在检查、校对阶段,当时负责这本书的编辑比作者要承担更大的责任。严格来讲,戈公振先生只是这本书的作者,他所做的工作是完成整本书的写作,而后期的编辑、修改和校对更多的应该是编辑们的工作。当然,这么说并不是在为戈公振先生开脱,毕竟双方都没有很好地尽责。首先,作者的检查和核实应当在写作完成之后交稿之前,因为很多错误的信息不仅仅是字面上的问题,很大一部分是需要和原始的资料进行比对的;而关于这一点,原始资料是否准确也是作者应当考虑的问题;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编辑就应该着手进行新一轮的纠错。说到这,笔者还有一个疑虑,有没有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即作者所提供的资料信息是正确的,而在交接给出版社的编辑之后,编辑在无意之中对一些信息进行了删改,导致原本正确的信息出现了错误,就比如这个例子:“西历纪元前六年,罗马凯萨大帝所刊之《每日纪闻》乃共和政府之公报。”此句中“纪元前六年”应为“纪元前六十年”。[2]其中漏掉的“十”字既有可能是作者的疏漏,也有可能是编辑的责任。
第四,在排版制版阶段,20世纪20年代的印刷技术虽然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排版制版依然由印刷工人负责,在这个过程中,偶然出现漏印的现象也是可以理解的。
以上是对事实错误的原因进行的分析,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由人为的主观的因素所导致的。可见,在写作过程中,作者的严谨性确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非事实错误的原因
除了上述144处事实错误之外,《中国报学史》中还有9处非事实错误,下面笔者将一一进行分析。
(1)作者在写作时的视角是有一定偏差的。他习惯从当下角度出发为报刊性质等下定义;只描述报刊在当下时期的名称,而创刊初期的报纸名称往往被忽略;报刊的发行周期也是以当下或者最近时间内的周期为准,对于那些经常停刊、不按时发刊的报纸而言,交代的信息就会十分不准确;此外,作者还常常以“现”字代替具体的时间,这也反映了他的写作习惯中并没有考虑到读者的阅读体验;最重要的一点是作者在写作时太过于注重片刻视角,常常只关注到报纸主要发展时期的主要特点,而忽略了有时候同样重要的其他细节。
经过仔细研究,笔者发现,作者在选择报纸主要关键词或性质特征时,往往有两种倾向,一是选择报纸发展过程中时间最长最稳定时期的特点作为主要的关键词,二是以《中国报学史》写作编排时期(1925年—1927年)报刊当时的状态为主要关键词。这些虽然不是事实错误,但却不准确、不够严谨。比如:“Shanghai Times(原名《泰晤士报》)为英人所创办,带亲日之彩色。”[2]此句中《泰晤士报》由美人创办,初期是一张反映美国利益的报纸。1907年前后起,开始接受日本政府津贴,始转而亲日。作者将《泰晤士报》定性为亲日的报纸,显然是不准确的。从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于报刊性质的判断有可能是有些片面的。类似的错误还有4处,分别反映在对报纸的命名、报纸的出版周期、报纸的所属机构等方面。
(2)作者的某些观念和当代的一些观念是有着一定的差异的,这主要体现在他对于某些概念的定义不够准确。例如:“在上海出版之《译林》,……出至十二册即止。”[2]此句中《译林》的编行所设在杭州,在上海印刷,而且最后出至十三册才停刊。这句中作者对于“出版”的理解显然和修订者的理解不同,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传播系硕士李新祥将出版定义为,“人类创作、编辑作品,经过复制公之于众并被接收或接受的社会传播现象(活动)。”[3]根据这个定义,《译林》的出版地应当是杭州而非上海。另外一个例子也反映了这样的观念差异,在书中,作者将强学会的负责人归为文廷式“主倡”,而实际上强学会由康有为发起,文廷式只负责出面主持。通过这两个例子既能够看出作者对于某些概念的定义存在不精确之处,而且再一次地暴露出这本书在检查核实过程中的漏洞。
(3)作者的写作思路不够严谨,在选择相关信息时不够细心。举例如下:“《复报》与《民报》。同刊于光绪三十一二年间。”[2]这句话中的错误在于两份报纸的先后顺序颠倒了,因为《民报》先于《复报》创刊,按照创刊时间排列显得更为准确和严谨。刚开始看到这样的纠正理由时,笔者不禁感觉修订者或许有些小题大做,但后来总览所有的错误之后,笔者才发现,在写作时,再多的严谨和细心都不会显得多余,因为写作,尤其是写史书必须要有理有据,做到最大程度的准确。
(三)尚待考证部分
第三部分是尚待考证的部分,修订者虽然给出了详细的解释,但并没有得到比较统一的结论,因此单列出来讨论。这部分共有3处,都是因为引用的材料比较片面而被认为是错误的,修订者给出了其他的解释,但也并没有得出一个结论。
比如:“Canton Register(译意《广东纪录》)发刊于一八二七年十一月八日,……系马德生(James Mathew son)所创办。”[2]这句中存在争议的部分是该报的创办人到底是谁,作者认为是马德生(现通译马地臣),而修订者则提供了两种其他的解释,一是该报由来自美国费城的伍德(W·W·Wood)所创办,后因财力不足,马地臣接办了这份报纸;二是马地臣和伍德一起创办了该报,因在办报思想上产生了分歧,伍德退出编辑部。不管是哪种解释,目前都没有统一的结论,因此不能算作错误。修订者的细心和负责值得读者敬佩。
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在《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课堂上,老师曾教导我们,当遇到与上述类似的情形时,我们所应做的就是尽量地去核实信息的准确性,做到客观、公正,没有依据的东西不能写在稿件里。但如果真的遇到了无法核实的信息,我们所应做的不是选择其中一种解释,而是应该尽量多地从不同的角度、各方的立场来为这个问题提供更多的信息,让读者自己去判断。因为,提供越多的消息源会让稿件更加具有客观性。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著述,戈公振先生身为著名的记者和新闻学家,应当非常熟知这种基础的理念。但是,在《中国报学史》这本书中,却有很多处错误都暴露出作者在这方面的不尽责。
通过对书中156处错误的概述和分析,笔者发现了错误背后的原因与作者当时的写作思路和一些视角观念上的差异。作为一部历史地位极其重要的新闻史著作,其中的每一处错误都存在着很多值得后辈深思的价值。
无论是写新闻事件还是总结新闻的发展史,有很多理念其实是相通的。
我们都知道新闻价值包含五个要素: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在这五个要素中,对于写新闻史而言,时效性的要求是不存在的,非但如此,写史书就是要以过去时的视角来写才更容易收集资料,更容易保持客观;接近性好像也与新闻史没有太大的关联。但是其他三个要素都可以直接运用到写新闻史的实践中:首先,重要性,无论哪部新闻史,书写的哪个时间阶段的新闻发展情况,都必然是有其存在的重要性的。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记者、报人以及有重要意义的事件自然也就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对象,即显著性。最后,既然是写书,而且是史书,如果干瘪枯燥、索然无味,那么读者就会远离而去的。
另外,新闻真实的原则对于这本书也是有着借鉴意义的。书中的144处错误就是最好的反例,如果作者在写作过程中运用了新闻真实的原则,那么将会有很大一部分错误可以避免。但是,检查和核实环节的缺漏和不完善导致了这本书的不完美,同时也给读者造成了阅读上的障碍和知识上的误导。史书存在的意义之一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真相,即便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地真实,也要尽力而为,尽可能地接近真实和准确。
还有,对于消息源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作者正是由于选择了不合适或者不准确的消息源才导致了诸多错误。关于这一点的对策是,尽量引用权威性比较高的一些消息源,对于不准确的小道消息是要慎重选择的,一旦引用就必须进行核实,否则就会造成错误。
最后说一下新闻客观性的重要原则,它要求在写作时必须要公正、不偏不倚,不掺杂个人偏见等。这些指导性的原则如果运用到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那么很多错误就可以避免。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坚持客观会让书本里的内容更持久地保鲜、保质,经得起推敲和质疑。
参考文献:
[1]戈公振.中国报学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2]杨瑾琤,宁树藩,方汉奇,王凤超.《中国报学史》史实订误[J].新闻研究资料,1985(04).
[3]李新祥.出版定义的类型分析与出版本质的界定[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6(2).
(作者系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G2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6-2-003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