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的“生态红黄蓝”
——国家海洋局“海疆生态行”盘锦站

2016-07-05 14:32撰文金希
海洋世界 2016年11期
关键词:盘锦市盘锦辽河

撰文|金希

盘锦的“生态红黄蓝”
——国家海洋局“海疆生态行”盘锦站

撰文|金希

一望无际的红海滩,是翅碱蓬带来的恩惠

2016年9月底,国家海洋局“海疆生态行”考察团来到年度考察的最后一站——“湿地之都”盘锦市,考察盘锦市蓝色海湾整治修复项目和辽河口受损滨海湿地植被修复情况。

盘锦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地处辽河三角洲中心地带,总面积8万公顷的双台子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位于全国十大魅力湿地之首,丹顶鹤、黑嘴鸥等260余种鸟类在这里栖息、繁殖,因而盘锦又有“鹤乡”的美誉。

红——退养还滩,看那壮丽的红海

碧海蓝天之中,一眼望不到边的是一片如火的红色。不是朝霞,也不是夕阳,这令人心醉的火红一直绵延几十千米长,它就是国家4A级景区——红海滩风景廊道。那宛如梦境般的红色,则是由翅碱蓬组成的红色海滩。

看着这世界罕见的景色,很难想象,几年以前,这里还随处是光滩和密集混乱的养殖池。据统计,在盘锦辽河口海域滩涂上共有700多个养殖户,围海使用面积近5400公顷。养殖户使用过的残饵、残药、化肥和排泄废物每天都要通过换水排放到海区,导致海区污染和富营养化。为了全面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切实改善辽河口滨海湿地生态环境,2016年初,盘锦市自加压力,主动作为,决定用5年的时间,逐步将现有近5400公顷海水养殖池塘恢复原生态。

一片退养还滩之后的湿地,退养还滩只是第一步

翅碱蓬是一年生植物,每年的分布都不固定。这块没有长翅碱蓬的滩涂上,却有大量的鸟类在此歇息

“现在我们看到的红海滩,全部是‘退养还滩’修复的成果。”盘锦市海洋与渔业局高级工程师李晋告诉记者。据了解,修复辽河口受损滨海湿地植被的部分资金来自于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的生态损害赔偿补偿款。2011年6月,蓬莱19-3油田发生严重原油泄漏,造成了海洋环境容量损失、海洋生态服务功能损失等严重后果。负有主要责任的康菲公司被判处16.83亿元人民币用于进行渤海海洋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渤海入海石油类污染物减排、受损海洋生境修复、溢油对海洋生态影响的监测和研究等。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生态损害补偿使用有关工作报告》和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辽宁省19-3油田溢油事故海洋生态修复项目总体方案》,盘锦市组织编制了《“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补偿款专项——盘锦辽河口受损滨海湿地植被修复工程实施方案》,2014年10月由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批复立项。项目批复专项资金4291万元,全部用于修复辽河口受损滨海湿地植被。

项目选取了混江沟至老鸦夹的四处区域作为受损滨海湿地植被修复工程区。在探明项目受损湿地的现状、演变过程的基础上,按照辽河口东岸滨海湿地翅碱蓬生长受损状况,通过开展生境修复工程和滩涂植被种植过程,修复了近1470公顷滩涂植被。项目自2014年3月起,历时1年零9个月,并在2016年6月24日完成验收。

目前,盘锦市已经修复了约1400公顷受损湿地。而5年之后,全部近5400公顷湿地滩涂将全部修复,在整治后的滩涂种植翅碱蓬。翅碱蓬属于滨海湿地的先锋植物,对污染物、氮、磷的吸收能力很强,对改善整个海区综合水质有很大作用,翅碱蓬的根系可以把大量的泥沙聚集在这里。在种植翅碱蓬的同时,通过放殖沙蚕幼体,改良滩涂底质,消除原养殖污染物。光滩通过翅碱蓬进入改良之后,其他植物才能逐渐在滩涂上生长。翅碱蓬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后,芦苇、藨草就会“占领”翅碱蓬原来的阵地。“这里的红海滩不算什么,往前走更加壮观。”在红海滩生态修复廊道混江沟修复区,李晋笑着对记者说道,“翅碱蓬是一年生植物,所以红海滩每年分布的面积也不是固定的。”果不其然,顺着风景廊道一路前行,红海滩面积不断扩大。更加令人心醉。

登上稻田中间的台楼,可以看到活灵活现的“稻画”

芦苇荡的规模比起红海滩来,一点也不逊色

黄——那芦苇和稻田的味道

道路两旁,一边是壮观的红海滩,一边则是浩瀚的芦苇荡。芦苇的大量生长,表明区域内的滩涂底质已经得到了改善。而芦苇同样有着改良盐碱和沼泽地的作用。盐碱地上栽植芦苇,伴随着苇田灌溉的实施,土壤的含盐量逐年减少,长苇年限越长,脱盐效果越显著,据有关调查表明,栽植芦苇10年后,土壤的脱盐效果高达90%以上。

种植芦苇不仅能改善土壤状况,还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据了解,盘锦市苇田收割面积达到5.5万公顷,年产芦苇50万吨左右,位居世界前列。

廊道另一侧除了高耸的芦苇,还有无垠的稻田。金黄的稻田中央是曲折的栈道,让游客们可以穿梭在稻田中,沉醉于灿烂的颜色与稻谷的芳香中。盘锦不仅是“湿地之都”,还是“鱼米之乡”。提到盘锦的特产,非大米和河蟹莫属。而稻与蟹,恰恰形成了完美的良性生态循环。在稻蟹种养的环境内,蟹能清除田中的杂草,吃掉害虫,排泄物可以肥田,促进水稻生长;而水稻又为河蟹的生长提供丰富的天然饵料和良好的栖息条件,形成稻养蟹、蟹养稻、稻蟹共生的良性循环。2014年,盘锦粮食总产量达到115万吨,河蟹产量6.5万吨。盘锦大米在2007年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而盘锦也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河蟹第一市”的荣誉称号。

蓝——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从辽河口至大凌河口之间的滨海湿地,是盘锦市蓝色海湾整治工程项目的实施范围。通过项目实施,盘锦市计划改善辽河口西侧滨海湿地生境面积2万公顷。整个项目共分为6项工程,分别从海岸整治修复与生态廊道建设、滨海湿地植被种植、近岸构筑物清理与清淤疏浚整治、生态岛礁建设、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监测能力建设方向入手,最大程度地恢复辽河口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确保湿地的稳定性和生态平衡,提升湿地服务功能,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并全面提升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和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监测能力。项目从2016年6月开始实施,计划2017年12月结束。

目前通过“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盘锦市实现整治岸线14.6千米;海水水质稳中趋好,整治区域内劣四类水质面积下降5%;恢复滨海湿地面积3000多公顷;翅碱蓬种植667公顷;清理鸳鸯岛周边废弃工程残留物43万立方米。

在鸳鸯沟滨海湿地生态修复区,记者们走进了设立在这里的盘锦滨海湿地生态站。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生态室副主任刘长安向记者们介绍了湿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2015年,生态站新建立了3座碳通量监测塔,布设了观测滩涂淤积的仪器设备,密切观测湿地修复以后在生态功能上的作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刘长安告诉记者,“通过‘蓝色海湾整治行动,今年计划再布设4个小型智能浮标,通过浮标和天上的遥感,形成一个‘天地一体化’的观测网,实时地对滨海湿地进行观测。”

“海洋局不研究鸟类,不过近年来鸟的数量确实增多了。”刘长安这样说道

目前,鸳鸯沟计划在不改变湿地属性的前提下,适度发展生态旅游,打造国家级海洋公园。2016年9月初,国家海洋局局长王宏来到盘锦调研时也指出,希望盘锦继续做好生境修复工程和滩涂植被种植工程,恢复滨海湿地原生风貌和景观,可以将红海滩建成国家级海洋公园,这一做法符合绿色发展理念,是国家海洋局推动实施“南红北柳”生态工程的典型示范。

壮丽的红海滩,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来到盘锦旅游。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经济效益在这里得到了完美的结合。不久的将来,翅碱蓬将会让红海滩变得更加美丽壮观。也许经过自然的演替,红海滩在若干年后会被芦苇和乔木所代替,但那恰恰说明这里的滩涂湿地得到了更加有效的保护,土壤的盐碱度进一步下降。到底是保持着这一片火红的壮观,还是任由它演变成茂盛的芦苇荡,还真是一个令人纠结的问题呢!

猜你喜欢
盘锦市盘锦辽河
辽河口
辽河记忆
书香不怕巷子深
倾听
空中俯瞰辽宁盘锦血色海滩 多彩画卷美得惊艳
辽河文讯
Theshiningblackpearl
下一站,盘锦
打造舰队 共享发展
创业直达京津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