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杰
徽州米粿不仅色、香、味俱全,叫人大快朵颐,回味绵长,而且外形秀气玲珑,造型各异,让人爱不释手,大饱眼福,简直就是一件能吃的工艺品。
传统的米粿虽说原料单一、做工简单,可年粿和生日粿动辄一做数百个,需求量大,如果做个模具批量生产岂不事半功倍?于是粿印应运而生。
银杏木和乌桕木材质细腻滑润,是雕琢粿印的好材料。其形状除了我们常见的圆饼形,还有椭圆形、元宝形、长方形和寿桃形。挑一块没有疤痕的木板,又削又刨成五指并拢的手掌状,在中心位置凿出意想中的轮廓,圆凿润边,底部削磨平整了,精雕细琢上丰富多彩的图案,一个粿印就大功告成了。
米浆炒熟成了粉团,起锅趁热反复搓揉,掐起鸭蛋大的一团,顺势按进刚涂过熟菜油的粿印中,边边角角有序按到位了,反转粿印,在案板上一敲,“啪”的一声,一枚轮廓分明、惟妙惟肖的粿坯应声而落。点染上朱砂红,上蒸笼蒸,不消半小时,掀开笼盖,腾腾热气中一排排丰满圆润的米粿跃然入目。那寿桃形的米粿,桃子尖很自然地歪向一边,中心位置福、禄、寿三星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外形却活似一人形:半圆的叶柄似人头,伸展的叶片似双手,刚点的朱砂红分外悦目,恰如《西游记》中小巧玲珑、淘气可爱的人参果,或是敦煌壁画上长袖善舞、裙裾飘飞的飞天。这般精巧的米粿,哪让人下得了口。
米粿摊晾个三五天,待“封皮”了,就浸入“三九”天的冷水中,一直可以吃到来年春茶后。
徽州人过生日有做粿全村散发的习俗:一岁与十岁的孩童过生日,由孩子的外婆发;二十岁的女子如已定亲,则由女子的公婆发;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如逢十岁大庆,则归老人出嫁的女儿发。挨家挨户一个灶台一双粿,从村头发到村尾,外地人见了,不由得感叹一句:“好阔气哟!”
徽州人还喜欢做糕。糕有粮糕和麻糕之别,因是零食,糕印较粿印要袖珍得多。粮糕是熟玉米面拌饴糖印制成糕坯在热火上烘干而成,人们干重体力活时,兜里少不得揣几块粮糕当“压缩饼干”加油助力。麻糕是芝麻与苏麻(紫苏果实)磨成泥糊状,调入适量熟米粉印制而成,存放时再撒一层白糖隔离。因为麻糕色泽乌黑,孩童多不喜欢,可在上了年纪的“老徽州”眼里,这糕点润肺养颜,回味绵长,是营养丰富的滋补品,若非深交或至亲大驾光临,主人才不舍得端出共享呢。
形形色色的粿印也是各家的标记,虽说各家的粿原料大同小异,但做粿时差有早晚,火候有老嫩,浓郁乡情润染着的徽州人潜意识里更有“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意念,乐于把自家做的粿送左邻右舍尝尝鲜。每每当家主妇前脚出门去送粿,后脚进门就见自家灶台上摆着邻家热气腾腾的粿——谁家送的,看一眼粿印,便了然于心。
吃百家粿糕长大的徽州人情深意重,即便人在天涯,少不得情系桑梓,逢年过节回乡省亲给七大姑八大姨送礼品时,少不了左邻右舍的份,这也是凭借粿糕所延续下来的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