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恒刚
摘 要:数学课程在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并且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为学生打下坚实数学基础的重要阶段,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这一阶段的数学教学,帮助学生不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应用创新型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数学素养进行相关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教学法;提升数学素养;有效途径
数学课程是学生在小学阶段的重要学习内容,通过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创新型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合作学习法促进学生学习能力提升
在小学数学中应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为学生打造一个多元化的数学课堂,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合作学习法是一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比较有效的创新型教学方法,通过应用合作学习法,可以降低学生独自学习的工作量,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分享和团结协作。
例如,在学习“统计与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巧妙地应用合作学习法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学习这节课内容之前,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个统计任务,最后进行整理,由老师对学生的统计成果进行点评。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更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数学问题
情境教学法也是数学教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每一节课的不同内容,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相应的数学情境中进行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理解课程内容。例如,在学习“長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物体,来帮助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快速掌握物体的形状特点。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结合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应用不同的创新方法,在为学生打造创新型课堂的同时,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卢正芝,洪松舟.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意义和有效策略[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4(04).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