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碧莎
作文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问题已是摆在我们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主要课题。下面就这一个问题谈谈个人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我国中小学教育原则第四条: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亦称自觉积极性原则或启发性原则。作为主体性教育的素质教育对这一原则作了很好的诠释: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前提下,通过调动主体性积极的手段,以达到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目的。那么,如何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我以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搭桥铺路,教师以“疏导”、“点拨”为主
《学记》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即教师要引导、鼓励和启发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不要压抑他们,也不要包办代替。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启发方法:
1、目的启发(作文目的教育) 即让学生形成去粉饰、少做作、有真意的良好文风。
2、形声启发(幻灯、电视等视听工具) 逐步采用电化教学手段,让学生以多种感官感知知识信息,使作文教学变“单调”为“多彩”。
3、情境启发(创设情境,展现意境) “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乌申斯基语),教师将实物引进课堂让学生反复观察、感知,可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激起儿童的表达欲。如我在教学“描写一处景物或一样东西”的单元作文训练时,也曾带了一只声控玩具小熊猫及一支大拇指不倒翁笔作为范例引路,当我让一个学生附在熊猫的耳朵边说“停”与“走”时,“聪明”的熊猫果真十分听话,全班学生兴趣盎然,刨根问底,思维活跃。自然这次练笔也获得成功。
其次、“想学、乐学”,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
调动学生主体积极性,使他们想学、乐学,有赖于几种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体察能力、创造性想象能力、求异思维能力
“孩子如果丧失自己的想象、思维和语言,既不会思考,也不会说自己的话, 整天整日地靠回忆书本上的现成思想和词语过日子, 那就是一种大弊。”(《小学教学简论》)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是学生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学生的智能更应重视培养以下几种能力:
(一)体察能力 观察是对眼前的物象有意识的感知。而体察比观察犹深一层,它是在此基础上由表及里进行的一种感知。“没有思想支配的眼睛,眼睛是盲目的”,因此在作文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观感受事物,用眼观、鼻闻、手摸、嘴尝,丰富各种表象,并动脑筋思考,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完成思维的飞跃。
(二)创造性想象能力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类的创造并不是别的,而是想象力产生出来的最美妙的作品。因此我们应鼓励学生创造性想象,充分调动视觉、听觉、运动觉、情绪等。途径有:①从外表想象内心;②形像描绘(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③瞻前观后,想象前因后果,对细节进行补充。另外,我们还应鼓励学生写想象作文:如《假如我 》。
(三)求异思维能力。现代教学论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注重学生的智能发展,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的。创造性思维包含两部分: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传统教学偏重于求同思维,因此往往把作文课上成单纯的知识传授课。有一位留德学者说:如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十个中国学生答案往往都差不多。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更需要我们去提高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笔者曾在一杂志上看到在一节作文素描课上,有位教师对一名学生讲的一个句子“鸭子的脚像一把扫帚”(虽然这个比喻不美,但有相似之处) 大加赞扬,并让其他同学鼓掌表扬,顿时学生情绪高涨,思维空前活跃:鸭子的脚像蒲扇、梧桐叶、 船桨…… 假如这位老师对“扫帚”这样的比喻当堂否定,“一棍打死”,那么那些雨后春笋般的小手怕是不会举起了。可见教师应该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及观点,激发他们主动学习的精神。
二、提高自能作文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因此作文教学应做到:
(一)培養速读能力,养成勤记读书笔记的习惯
要想得清渠,须有源头活水。课外阅读可以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习读物中的故事结构、谋篇布局等写作方法。上海市语文学科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在一年级到五年级期间课外阅读须不少于九十五万字。六年级语文第十一册新教材也针对信息社会的要求提出新的重点训练项目“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吸取更多信息,我以为可以试着采用一些方法:①树立“我将一目十行”的积极自我心理暗示;②排除指读、轻微出声、重复阅读等障碍;③采用浏览式阅读,注意理解内容大意。徐特立说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可让学生①摘录优美词句,积累词汇;②列文章提纲,学谋篇布局;③写感想,学习分析能力。
(二)开展各种活动,拓展视野,丰富素材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各种经常的全面的变化发展的活动是儿童素质的培养,作文能力的提高的有效途径。因此应该多开展各种学科活动、课外活动、闲暇活动。诸如:“剪报贴报”、“好书大家评”、“作文竞赛”、“艺术节活动”、“小实验”、“小记者行动”、“观看教育电影”、“技能活动”、“‘挫折活动”等使学生拓展视野,扩大知识面,丰富“材料源”,从而提高自能作文能力。
(三)把主动权还给学生,提高学生自改作文能力
我国最早的小学语文教学专著《教童子法》就主张作文教学“先放后收”宜“以放为主”。它还主张教师批改作文时应“以圈为主”、只“于其虚字不顺者少改易之”,认为这有益于培养儿童写作的兴趣。这对今天我们如何进行作文教学有大有裨益。如今的“应试教育”,教师为提高学生作文质量,一味地“细改”,孰不知,这正如叶圣陶所说的“徒劳无功”。因此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应注意“扶”与“放”的关系。教师应在精批、眉批、总批上下功夫,把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不要“越俎代庖”,当然有必要“师傅领进门”,做到两点:①讲清“文成于改”的道理;②教给学生修改方法、符号、原则。
素质教育这艘巨轮已经在作文教学这片辽阔的大海上扬帆起航了。虽然前面的航线还很长,但它有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者齐心协力,我们坚信它将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作者单位:福建省云霄元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