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教学模式让语文课堂“活”起来B

2016-07-04 04:42吴盛渝
新课程·小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水柱民居蚂蚁

吴盛渝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和形成正确思想观念的主渠道。三年多来,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校推行实施了“3×2”教学模式。在“3×2”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怎样既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又能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展示”时,让学生“追问”起来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才更能激起学生思考,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究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一夜的工作》一课时,学生围绕学习任务火热展示时,当“爬山虎小组”汇报完文中哪些词句写得特别好,能够写出总理工作劳苦这一学习任务后,“向日葵小组”中的A2追问道:周总理为什么不先审阅作者带去的文件,而要让作者几乎等了整整一夜?“团结一心小组”中的B1也高举着手追问道:周总理为什么不白天工作,晚上休息?

这些问题都是学生经过认真思考提出来的,也是学生迫不及待想知道的。接下来课堂上便是“百家争鸣”:“我反对”“我帮助”“我补充”。好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场面啊!

二、“展示、评价”让学生“说”起来

我校参与课改的老师都深知:实施“3×2”教学模式后的课堂之所以活力十足、生机盎然,就在于在“3×2”教学模式的课堂中,“展示和点评”是“3×2”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学生们个个积极主动、畅所欲言。

例如:我教学《鲸》一课时,当学生独学、对学、群学完成后,各小组成员便高举着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当宣布小组大展示开始后,“蚂蚁小组”就打响了第一炮:“蚂蚁小组”中的“今日指挥长”A1钟子奇发话了:我们“蚂蚁小组”对鲸的呼吸最感兴趣,下面我们小组中我和A2、B1、B2表演,C1、C2向大家展示鲸的呼吸,“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哟!”请看,我和A2、B1、B2把手掌当做一头鲸,两手掌靠拢“脸对着脸”成“鲸身”,两大拇指朝下,中间形成的“缝隙”就是鲸的鼻孔。表演鲸从鼻孔里喷出的气形成一股水柱时,“低头”的大拇指立即“抬头”。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了。只见鲸慢慢浮上海面,“噗哧”从鼻孔里喷出的气形成一股水柱,鲸吸足了气,又慢慢地潜入水中,在水中呆了一会儿,憋不住了,鲸又向海面浮去。刚一汇报完,教室里掌声四起。然后,便是“草莓小组”中的B1的精彩点评:你们的表演和介绍真棒,让我们亲眼见到了鲸的呼吸过程,还听到了鲸呼吸的声响。还没等“草莓小组”中的B1坐下,“蜜蜂小组”小组成员们倏地站起来,其中两位同学高举着手中的画,B1神采飛扬地汇报起来:这是我组B2代表我们小组画的鲸。你看,这头是须鲸,它的水柱是垂直的,喷得又细又高;这头是齿鲸,它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你们真像是经验丰富的渔民啊!掌声在哪?”“飞鹰小组”中的A2张月朦站起来精彩点评道。而后,教室里又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那节课,各学习小组竞争抢夺展示和精彩点评,学生们轻松活泼地了解了鲸吃食、睡觉、呼吸、生长四个方面的生活习性,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三、“当堂练习、拓展”让学生“用”起来

学生学习语文不但要弄清楚所提的问题,掌握各种知识和技能,而且要知道如何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做到“从‘文本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

例如:当我教学完《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课后,我用课件出示“作业小超市”,让学生用学到的说明方法介绍我国其他民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作业小超市(选做题)

1.我也会介绍我国其他民居的特色。

2.为中国民居博物馆写一段关于重庆吊脚楼的解说词。

3.以某一种民居的口吻做自我介绍。

总之,“3×2”教学模式优化了语文课堂教学,使课堂成了学生的“阵营”。这样的“阵营”,练就了学生的勇气和毅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还让学生感受到了独立与合作的重要性。我相信,只要我们精心设计,执着追求,顽强奋进,一定能为我校“3×2”教学模式的实施推进、为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增添一道更加明媚的风景!

编辑 赵海宏

猜你喜欢
水柱民居蚂蚁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探探鲸的水柱
民居智库
Run through the rain
我们会“隐身”让蚂蚁来保护自己
蚂蚁
奇趣民居
水柱测量中的水下滑翔机转向性能
蚂蚁找吃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