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2016-07-04 08:11:58赵忠义
新课程·小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白桦树喜鹊课堂气氛

赵忠义

勇于创新,就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勇于提出与众不同的新想法。事物是发展的、动态的,没有创新是不行的。科学家牛顿通过观察树上的苹果落地,想到了“万有引力”,科学家高斯在上小学时把用加法算的题“别出心裁”用乘法,很快就算出了结果。科学发明更需要创新精神,因为既然是发明,就是过去没有的,如果墨守成规,人云亦云,就不可能发明创造,也就是说,所有的发明都是创新的结果,素质教育也在呼唤创新精神,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形成必须以创新意识的培养为起点。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好学生的创新意识,推进素质教育呢?笔者从事小学教育多年,下面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谈一些看法。

一、创设积极的课堂气氛

积极的课堂气氛,能形成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调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大脑中形成优势兴奋中心,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心理和个性的健康发展。积极的课堂气氛不是自然形成的,必须依靠教师创设适当的情境加以渲染。

笔者在执教《春风带我去散步》一课时,这样设计的精彩片段:

第7段:板书山脚下,二月兰,淡紫色,学习“兰”,组词,一种花名,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兰花品质高洁,有花中君子的美称,与梅、竹、菊并称为“四君子”。还学习两个字“蓝、篮”。二月兰是什么颜色?淡紫色,学“淡”观察:为什么“氵”表示水无味?比如菜里盐放得少,就没有滋味,就是菜太淡了,那反义词就是“浓”。淡紫色是滋味淡吗?不是,是颜色浅,就是浅紫色。秋天时,天空显得特别高远。有时天空万里无云,有时白云很少,只有浅浅的一抹,就叫“天高云淡”。“一丛”一看这个字“丛”,它就表示生长在一起的许多棵植物,一表示地面,与“从”对比,再画,再用一个词形容,一丛丛,一丛丛花也叫花丛,一丛丛草就叫草丛,一丛丛树就叫树丛,很多树、草生长在一起,就叫草木丛生。

第8段:板书“树林里,白桦树,睁着明亮的眼睛”,这里边有一个词,写出了白桦树的特点,高大笔直,什么样是高大笔直?教师板图。你还见过什么树还长得高大笔直?教师画白桦树的皮孔,讲每到春天皮孔中就会有汁液流出,书中怎么写?睁着大大的眼睛,你发现了什么?拟人句。读这句,这春天的眼睛格外明亮,你的眼睛也格外明亮,给格外换个词,对,可以是“十分”,也可以是“特别”,喜欢作者笔下的白桦树吗?为什么喜欢?它像人一样,有意思。这都是拟人句的功劳。读“你们就是高大笔直的白桦树”,你睁大明亮的眼睛读。

第9段:板书“树梢,喜鹊、筑巢”。“梢”shāo齐读,组词。“树梢”就是树木的末尾,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发梢、眉梢”。人们心里一高兴就眉开眼笑地叫“喜上眉梢”,那树木笔直高大怎样才能看到高高的树梢?仰望,做动作。仰望高高的树梢,喜鹊正在筑巢,读词语,看“筑”,为什么是“■”?古代有一种演乐器,像琴。有十三根弦,用竹尺敲打也表示捣土的杵,现在是建筑,“筑巢”是什么意思?看书上的图就是搭窝,喜鹊要筑个漂亮的大房子,它要第一个做妈妈,它什么心情呀?幸福,对呀,春天是播种的季节,春天孕育着希望,就像你们也是妈妈的希望一样。

本节课笔者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巧妙诱导点拨,让学生在和諧的气氛中驰骋联想,就像自己来到了草地,来到了白桦林,看到了喜鹊窝,看到白桦树在向自己眨眼睛。这样的教学设计既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欲望,知识又拓得宽,课文挖掘得也深刻,使学生体会到文章美的同时,体会到母爱,受到了爱的教育,渗透了学法指导,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顺利圆满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二、给学生表演的空间

表演是把课文内容通过表演的形式再现出来,它形象直观、形式自由、实用性强,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种活动方式,课堂表演可以突破课文的重、难点,促进知识的巩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获得更多的创造灵感和创新意识。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给学生一些实践的空间,尤其是给学生“表演”的空间,真正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情感体验。

三、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也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如何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求异思维,笔者的做法是:

1.明确目标,找准思维训练的着力点

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冲破旧的教学模式,明确思维训练的目的,找准思维训练的着力点。

2.化静为动,巧用激发思维的手段

在教学中适当运用电教手段,将课文内容化静为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而且可以将抽象的思维模式形象化,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因势利导,走出思维定式的怪圈

作为教师更应明白,科学的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创造性能力既要有博大精深的基础知识,又要敢想敢做,才能有所创造,有所创新。

参考文献:

王海丽.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3(12).

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白桦树喜鹊课堂气氛
喜鹊为什么叫“喜鹊”
好孩子画报(2022年9期)2022-10-26 07:49:28
你真的认识喜鹊吗
喜鹊
学生天地(2020年35期)2020-06-09 03:01:04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2
平静
长江文艺(2017年11期)2017-11-23 14:33:45
白桦树下(外三章)
散文诗(2017年22期)2017-06-09 07:55:35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喜鹊 “惊魂”
白桦
扬子江(2016年1期)2016-05-19 21:48:06
北方的白桦树
参花(下)(2014年4期)2014-12-11 19:3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