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人的培育机制研究

2016-07-04 21:35李佳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16年6期
关键词:遗传文化遗产培育

李佳

[摘 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发展过程中探索、总结出的具有丰富内涵的宝贵财富,在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都具有巨大的价值。为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球化、信息化的冲击中濒临消失,高校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人的培育机制,承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责任。对此机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对目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人的培育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

[关 键 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人;培育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6-0150-02

非物质文化遗产即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生产生活方式,其内容包括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通常具有独特、活态、传承、流变、民族、区域等特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人是通过非遗传承人的传授,习得并掌握相关技能、技术,未来可能成为传承骨干的人,高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人的培养对非物质文化传承和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人的培育分析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人培育机制,是指在培育过程中对主客体的各项行为、活动的规范,包括了动力激励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制约机制几个方面。通过对培育机制的有效运用,形成以培养合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人为目标的培育系统,并坚持需求导向性、协调性、资源优化配置等原则。

高校拥有深厚的文化资源,并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和充足的人才储备,因此成为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的平台,担负起了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创新的重要责任。在传统家族式、社区式、村寨式等传承方式无法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需要的情况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融入高校教学,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学科体系,成为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危机的有效途径。高校学生作为非遗传习人的后备力量,首先,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掌握非遗知识;其次,高校为学生开展创新性探索和研究提供了保障,为产学研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便于非遗的活态化保护和传承;再次,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高校,高职学生普遍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与此同时还具备较好的实践动手能力,将专业技能与非遗进行融合,是非遗传习人最有力的生力军。学生在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机制下,可以逐渐形成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对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人的培育机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一)生源匮乏问题及解决途径

现阶段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人的生源主要来源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相对较少的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及家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了解不全面,从而对未来发展和就业充满担忧,主动选择此专业的积极性较低。他们更偏向于选择热门专业就读,因而导致招生生源不足,培养规模较小。所以,高校应积极开展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及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喜爱非遗,发掘非遗的文化内涵和内在价值。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讲座、第二课堂、体验活动,让学生真实感知非遗的温度和传递出的人情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自愿成为非遗传习人。同时,高校应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人培育专项基金的投入力度,使传习人在培育过程中,生活能够得到基本保障、有开展传习培训的基地和场所、并编制相应的教材指导培训。另外,政府加大对传承人和传习人的扶持力度,从资金上、政策上给予支持,提高传习人的待遇和地位,增加社会认同感,吸引更多人加入传习人的队伍中。

(二)培育目标模糊问题及解决途径

现阶段,国内尚未形成完整、科学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虽然少数高校走在了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前列,然而由于缺乏经验,仍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因而非遗传习人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尚在探索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传授的非遗知识相对比较浅显,知识体系尚在构建中,对于传习人培养的目标不够明确,也尚在探索中,所以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和技能还不能产生系统的认知。因此,高校应通过调研分析,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育目标,并建立科学合理的传承人选拔程序,建立培育培训基地,健全培育机制,增加实践机会,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相关技能,结合社会实际的需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动手能力等进行针对性的培养,使其成为创新型的传习人。

(三)课程设置不合理问题及解决途径

部分高校在开展非物质遗产传习人培训时,以通识类理论课程为主,辅以民族学、文化鉴赏等选修课,实践技能型课程较少,少数学校安排了传承人为学生授课,然而传承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无法完成教学工作,因此也无法全面指导学生,对教学形成了很大的障碍。与此同时,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未形成完整且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目标,而且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稳定性、系统性等也相对较差,使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水平。高校应积极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人培育课程大纲编制,将专业课、技能课有效结合;让专业教师、传承人同时授课,专业教师负责理论知识讲解,而传承人作为实训指导教师,进行实践操作指导,各取所长,能够更加全面地指导学生。在校内校外的实训场地进行授课,除了邀请传承人到高校授课,也应将学生带到实地体验非遗项目的发源地,受到文化浸润后,提高其传承和创新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网络教学资源,打造慕课和微课等学习平台,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使更多的学生對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更加系统的认识。

三、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人培育相关建议

深入基础教育,推广和传播非遗,从小学、中学开始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和热爱非遗,建立文化认同感。比如,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非遗学院的中国娃娃非遗课堂项目,就是一次将高校理论研究应用于基础教育的创新性尝试。从娃娃抓起,培养高校非遗传习人的星星之火。

深入社区开展非遗文化普及宣传及教育,高校与当地文化馆或文化站建立联系,根据各地非遗项目和特色,开展相关文化体验活动,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能使他们发现非遗之美,去影响他们身边的人,成为非遗的传习人。

在高校开展第二课堂,以校选修课的方式普及非遗知识,让更多的学生拓展文化视野,主动参与到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的队伍中来,让高校学生成为非遗传习人的生力军。

校行政企研五轴联动,将高校的非遗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非遗的活态化传承,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非遗的价值和传承意义,从而提升非遗传习人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认同感。

综上几个方面都能很好地解决生源匮乏、培育目标模糊、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除此之外,为使传习人培育得到保障,高校也需在相关制约机制方面强化,如,传习人考核或非遗传习人培训教师资格证认定等,确保传习人的培育工作能够落到实处,提升传习人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黄龙光.民族文化传习馆:区域性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新模式[J].文化遗产,2012(1):23-28.

[2]陈静梅.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述评[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77-84.

[3]郑雪松.教育人类学视域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体制研究:以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为例[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137-143.

[4]吴彬.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建设初探[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63-167.

[5]徐用高.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静态保护和活态传承结合模式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

猜你喜欢
遗传文化遗产培育
非遗传承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