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莉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的外贸形勢发生了很大变化,外贸企业对人才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以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改革为基础,分析了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提高职业能力的培养措施。
[关 键 词]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职业能力;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16-0106-02
一、外贸企业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
随着当前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外贸企业对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对于企业而言,要求外贸人才至少具备以下两个方面的职业能力。
(一)专业技能
企业要求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首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能够独立完成进出口贸易全流程,包括市场开发、进出口报价、外贸函电、签订合同、运输保险、单据制作、报检与报关及国际结算技能等。另外,从外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来看,目前主要对应为外贸跟单员、外贸单证员、外贸业务员、报关员、国际货运代理等,结合这些岗位分析国贸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专业能力,至少具备商务英语应用能力、电子商务操作技能、国际贸易专业技能。
(二)职业综合素质
在国际贸易专业岗位中,职业综合素质主要表现为对国内外外贸政策的关注和理解能力、商务谈判与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团队协作的业务道德素质和自主学习、创新精神以及解压能力。这些能力难以量化和考核,却密切关系到学生职业生涯的成败。企业内部的大部分职务都需要与人打交道,外贸企业在进行高职院校学生招聘时,首先考虑学生的性格素质,例如在工作中处理事务的灵活度、就职的可塑性等。所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注重人文素质修养和职业道德养成,在院校学习期间就重点培养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所需要的良好性格素质。
二、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外贸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
一方面,课程更新不够、缺乏电子商务相关课程。目前经济形式变化迅速,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国际贸易经营管理方式、经营主体、运行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对于很多外贸企业而言,都已将电子商务平台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要求从业人员既能够掌握国际贸易的各种实际操作技能,又能够熟练将电子商务知识应用于外贸业务当中,从而也对国际贸易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显然,传统国际贸易的课程设置是不能适应现在企业的要求的。
另一方面,课程设置不完善,缺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高职外贸人才培养中,课程设置更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对综合专业素质课程相对缺乏。一般而言,毕业生都能具备较好的专业知识素质,但企业还需要具备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快速学习能力等,需要的是一专多能,能快速进入岗位角色,甚至独当一面的外贸人才。这样在教学中需要增加职业道德、谈判技巧、团队合作等相关课程,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学生缺乏实践能力锻炼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但事实上,很多高职院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纯实务性课程中涉及单项职业能力,比如货款结算能力,报检、报关的课程偏重,对于进出口贸易活动综合能力培养的课程,比如如国际商务谈判、外贸跟单实务、外贸函电、国际商务单证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却涉及较少, 导致学生理论知识较强,但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不够,达不到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等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
另外,在实践教学中,教学资源贫乏。缺少真实环境,一般都使用软件模拟,软硬件设施更新滞后,很多是纸上谈兵,缺乏真实项目和实操环节的支撑,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利。学生对于相关职业技能竞赛参与度比较低,很难从各种比赛中促使自己能力提高,大部分的学生在职业能力的培养方面都缺乏一定的锻炼。
(三)缺乏具有外贸企业工作经验的综合型教学团队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师的结构比较单一, 有外贸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不多,基本是从学校到学校,教师的进出口业务操作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并且很多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由于教师数量少、教学负担重而造成教师没有精力进行顶岗实习。在教学理念上,大部分院校的教师在教学改革仍停留在案例教学、双语教学环节,对于互联网的现代教学手段微课幕课使用不够。在师资构成比例上,懂专业又有较好英语基础的教师比例不够;具备外贸业务知识,同时能对电子商务熟练操作的跨境电商的教师缺乏;实践技能强的双师型教师占的比例不足。加强综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是加强高职国际贸易人才专业能力培养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对策
(一)完善国际贸易理论教学体系
1.课程设置与外贸就业岗位对接
根据外贸类岗位群的特点,整个课程体系可设计为社会适应能力模块、专业核心能力模块,使课程内容与岗位能力要求一致,尽早让学生进入工作实践。学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专家合作、研讨,及时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课程模式的改革。使课程配置中需彰显职业定向,满足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具体要结合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工作,以学生从事的进出口工作任务为主线,形成以外贸类就业岗位职业能力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2.教学内容注重学生核心能力培养
对学生重点职业素质进行强化,加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以提升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为目标。在课程设置上,将国际贸易实务与外贸函电、国际贸易模拟实训等课程进行整合,提高教学效率;引进最新教材,增强学生的国际化意识;增大网络营销特别是社会化营销的教学课时,提高学生的营销能力。
3.强化建立双语课程教學
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进出口工作,需要一定英语沟通和实际应用能力,特别是口语交流能力,能够用英语处理相关业务,因此对专业英语的要求较高。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应把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应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教学编制中,企业也要参与其中,在教材中融入真实的企业工作场景,融入企业管理思想,实现学生理论实践相结合。校企结合编制英语教材,能够有效地突出英语教学的职业性,是解决学生理论知识难以实践的重要方式。
(二)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对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让学生走出校门,去感知真实的国际商务贸易氛围,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1.注重校企合作,优化学生实践条件
高职专业教学中的场景模拟虽然能够实现教学,但是却与真实的商务贸易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校企合作方式是增加学生实践,提升教学效率的最佳方式,企业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也能引导学生充分应用学校中所学到的知识,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校企合作的订单式培养,一方面促进了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另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岗位流失率,避免了企业由于岗位技工短缺而陷入发展困境。国际贸易专业中着重培养学生对多种外贸函电撰写、报关单、发票以及提货单的制作能力。在教学条件充裕的情况下,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对市场业务进行实际调查,参加各个企业的实习与兼职工作,其教学效果更加有针对性,缩短了学生进入企业的适应期,使得广大学生企业都能从中受益。
2.积极参与竞赛项目,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专业实训活动中积极引入与设计竞赛项目有助于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有英语演讲比赛、外贸跟单大赛、POCIB全国大学生外贸业务能力大赛、外贸单证技能大赛等。在备赛阶段,学校通过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及实训软件的采购,让学生在样品间、外贸展厅、情景仿真实训室等模拟交易会、商务谈判、跨境电子商务操作进行业务的演练,达到以比赛促改革,以比赛促学习的目的,进一步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重视电子商务应用能力的培养
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的增长和趋势已极大地影响了国际贸易的活动,2015年通过跨境电商达成的贸易额将占世界贸易总额30%,未来几年的比例可能进一步增长。与传统外贸相比,跨境电商可以降低对外贸易的综合成本和有效地节约资源,为中小型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开辟了捷径,也为本土知名品牌提供了打开国际市场的机会。
为适应这一变化,必须把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课程进行整合,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电子商务内,营造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仿真环境,让学生可以较系统掌握电子商务环境下国际贸易的操作技能与规程。也可以尝试在人员、资金具备的条件下成立外贸公司,借助于外贸电子商务平台对外进行实际业务操作,让学生通过跨境电商平台的真实操作,为企业打开市场的同时,也让自己掌握电子商务应用能力。
(四)注重学生外贸综合能力的培养
除专业知识以外,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商务仪表和商务礼仪、商务沟通能力、外贸人才的职业道德素质和诚信等方面培养。教育学生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注意坚持原则,坚持职业操守,保守所在企业或组织的商业秘密,具备灵敏地把握市场信息,有较强的商业观念和国际化意识,并具有较强的沟通协调和业务拓展能力。
综上所述,对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进行职业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在高职院校中完善国际贸易理论教学体系。在完整的教学体系下,从教育的理念、计划以及教育实施等方面促进教学改革,注重学生跨境电子能力、实操作能力及专业综合素质的培养,使毕业生能更适应当前经济变化及外贸企业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苏小玲.新时期国际贸易人才职业能力的构建与培养[J].金融教育研究,2016(7).
[2]王星远.岗位需求与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3(5).
[3]陈楠.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编制应遵循职业能力取向[D].江西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