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君/点评
读图·观点
祭祀习俗也要与时俱进
清明节期间,一组《济南公墓垃圾如山工人每天背4000斤》的照片,引起社会关注。据悉,4月4日,济南玉函公墓内,祭奠垃圾堆积如山,并散发出一股刺鼻的臭味,其中垃圾里有祭祀的糕点、腐烂的水果、凌乱的空酒瓶和难以降解的塑料袋。该公墓清洁工一日清理垃圾达到几十吨,累坏清洁工。不少市民称,为了让墓地清洁工节假日减轻工作量,可以用环保的形式祭奠亲人。
“用环保的形式祭奠亲人”不失为一种好的想法和倡议。
众所周知,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有祭祀习俗,除春节外,还有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祭祖习俗其意义在于教人返本报始以示知恩报恩、以表孝道、师道。古人说,“礼有五治,莫重于祭”“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道德修养的精神之本。
然而,随着时代的一次次变革,在民间祭祀方式上出现了类似于烧香烧纸、放鞭炮、献纸人纸车和糕点酒水等祭祀习俗,从历史意义看,这些祭祀风俗对表达对先人的哀思、怀念起到了感恩教育意义,也体现了中华孝道文化的本源。但是,民间风俗的形成是脱离不开一定时期人们的劳动生活需求和社会发展质量的要求的,一种民间风俗形成和发展也是具有时代性的,都自然而然地带有这个时代劳动生活或社会发展的影子。在时代发展变革中,一些旧俗会伴随时代进步和文明发展需要或延续或摒弃或与新俗兼容并举。从当今社会发展角度看,现代文明社会更倡导低碳环保。不可否认,传统祭祀中的一些形式,已影响到社会的文明发展,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环境的改善。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积极推行低碳环保祭祀方式,倡导生态文明祭祀新风尚,这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给清明节等祭祀风俗注入新的时代元素也是当务之急。从近几年,一些地方民间兴起的鲜花祭、洗墓祭、植树祭、网上祭、家庭追思会等祭祀新风,都能同样表达心绪,寄托情感,不失为好的风尚。一方面传承了中华祭祀文化的涵义,另一方面也让传统对接现实,让祭祀感恩孝道观融进现代文明生活。这些祭祀方式的革新,值得社会提倡。
不过话又说回来,破旧立新不会一帆风顺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新风尚的形成也非一日之功,这更需要社会公民意识的改变。要解决传统祭祀造成的环保问题还要从多方面入手,多方共治。不仅要强化公众的公德意识、文明意识、环保意识,在公民教育上下工夫,也要出台相应的法规制度,在法规制度上加强监管,以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
中国北京,京张铁路居庸关漫山遍野的桃花盛开,S2雪白的列车穿行其中,美不胜收。
地处中俄交界的吉林省珲春敬信湿地迎来数十万只北归大雁在此停歇,为一个月后北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养精蓄锐。
山东省济南市历黄路铁路桥下,一名女孩坐在马扎上,将纸箱当作课桌,捧着课本和作业本,时而认真看书上的题,时而俯下身子写字答题,神情专注,全然不顾旁边道路上的车水马龙。
今年61岁的李祖清是广西桂林灌阳县洞井瑶族乡野猪殿村的一名小学教师,19岁起就一直在大山深处教书育人。1981年,李祖清在一次家访归途中被毒蛇咬伤右脚,造成小腿肌肉萎缩、骨骼坏死,成了残疾人。
□艾君/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