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俊
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科学启蒙课程。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如何激发学生科学研究的情感,真正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与方法,用发展变化的视角去理解科学的成果,这是摆在每一个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认为,只有激发了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对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至关重要,它将为后继科学学习,为其他科学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在观察的过程中寻找乐趣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是外界信息输入的窗口。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需要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在《各种各样的叶》教学时,我提问:“这两片叶,有的同学认为是同一种树的叶,有的认为不是同一种树的叶。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后,说出你的看法。”
学生的发言都是根据观察的事实,所做的描述和思考,这时我继续追问:“那么,我们该怎么判断他们是不是同一种树叶呢?”我在这里表现的并不是评判者,而是活动的促进者,引导学生继续思考解决矛盾的方法。
学生显然对这样的安排很感兴趣,个个兴致勃勃地捡起地上的树叶观察起来。这一观察又有不少同学喊了起来:“老师,这两片树叶形状一样,但大小不一样。”“老师,我发现树叶上有许多纹路。”“老师……”学生对他们的观察有所发现了。
二、自己动手营造气氛
众所周知,教师和实验材料相比,材料总会有更大的吸引力。可探究结束后,由于教室小,学生多,时间紧,看到很多教师没有组织学生离开材料,直接进入研讨阶段。可这些材料仍深深吸引着学生,他们的小手不停地玩弄着这些材料,有些小朋友甚至继续做自己的试验,置研讨与不顾。这就影响了孩子们把思想变成语言的过程,影响了他们通过交流产生新思想的过程。因而,教师要舍得花时间,把材料收上来或让孩子们离开材料,以保证他们不受材料的负面影响。因此,面对材料,我们始终要牢记“材料对孩子的吸引大于一切”,我们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交流的空间。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
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教学正逐步进入课堂。由于电化教学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欢乐的氛围中获取知识。因此,利用电化教学手段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
由于多媒体可以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演示,将教学内容按一定的结构,用文字、头像等形式呈现在投影屏幕上,把学生的眼、耳、手、脑等器官都调动起来,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有趣,容易记忆、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观察烧红的木炭在纯氧中燃烧时,我先做试验,学生很感兴趣,然后应用软件、计算机将教学内容投影到屏幕上,燃烧时的动态、声音、颜色显示一一展现在学生眼前和脑海中。这样学生就在直观轻松的环境中牢固地掌握知识,同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作者单位:湖北省竹山县麻家渡九年一贯制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