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鹏
6月11日,央行发布了5月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新增贷款达9008亿元。这个数据和4月的数据相比呈现跳升。流动性预期再次变得充裕,这大大出乎市场的普遍预料。
这种出乎意料首先来自于4月人民币新增贷款5556亿元,当时市场认为5月将和4月情况类似—这是由于第一季度商业银行的营销季已经过去,同时政策性银行的贷款也任务性地发放完成。而第二个原因,也是更重要的,5月初,《人民日报》刊登了一则报道《权威人士第三次接受人民日报专访谈中国经济:总体L型走势一两年不会变(三)》。
在这篇访谈中,所谓的“权威人士”对宏观经济形势、最近政府和央行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实施做了评价,并预测了今后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的走势,以及预设了中国经济决策层最好怎样做。
对于央行的货币政策,“权威人士”的评价是“树不能长到天上,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负增长,甚至让老百姓储蓄泡汤,那就要命了……在现实情况下,要彻底抛弃试图通过宽松货币加码来加快经济增长、做大分母降杠杆的幻想。”这大概是中国官方媒体最近对扩张的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唯一直接的批评声音。
很多市场参与者据此判断经济决策层会把重点放回到改革问题上来,起码央行会停止超量货币的注入,因此,整个人民币贷款水平也可能有所下降。但5月的贷款数字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2012年以来,中国的货币政策思路已经历了若干次转变。
在2012年到2013年,经济决策层采取的是更加中性、稳健的货币政策—相对于现在的货币政策,当时的政策更加稳健—央行通过使商业银行表外业务转表内,来减少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手段,并降低它们发放贷款的欲望。
2013年下半年,这种情况有了变化,央行开始通过工具箱中的各种工具定向地向各类银行以各种方式发放货币。这种看起来更加有技术含量的方式大概维持了一年多,到2014年年底又再改变,央行开始加息了,并且不断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在这个阶段,股票市场似乎受到决策层的某种扶持,在不断注入的流动性刺激下迅速膨胀。当然,像大家知道的,在去年6月后又由红火转为衰弱。
2015年年底,决策层提出了供给侧改革的概念。这似乎是在说货币供应的增速将会下降。但在今年年初,由于全球多种不确定性的原因,货币供应量又有所增 加。
最近的变化,则是“权威人士”的“批评”和5月跳升的新增贷款额度。
据媒体报道,在5月的前几个星期,新增贷款额度本来是非常低的,但在最后一两个星期,商业银行猛发贷款,造成了统计数据的变化。这种对商业银行的刺激很可能是货币政策的又一次调整。4年来,货币政策的调整转向如此之多,而在名称上还是稳健的货币政策。
央行最近的表达也经常令市场误解。这些误解中一部分来自汇率市场。央行大概想以此来让那些汇率市场上的投机者很难弄清这个强有力干预者的时间点和干预力度。这也许是有价值的,但是货币政策令市场迷惑却并不那么良性。
甚至前边所说的“权威人士”在他的访谈中也强调“怎么稳预期,关键是稳政策”。看来这真的很重要。
当然,央行的变化也许来自外界情况的变化。英国脱离欧盟的可能性变大,特朗普当选的可能性也变大了。这两件令人恼火的事都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也推迟了美联储加息高潮的来临。在满世界都在撒钱的时候,我们即使是被迫的也得跟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