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聪敏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119)
■文化传媒研究
电影《幸存日》中的煤文化解读
张聪敏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19)
摘要:煤文化,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一股力量。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蕴育了中国煤文化的丰富内涵,也给中国煤文化的发展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外部环境。 煤矿是一块沃土,吸引无数艺术家进行写作,创作和演绎出具有文化研究价值和传承价值的宏伟著作。而《幸存日》这部作品对煤炭中的生命密码和生命的珍视、矿难的反思,以及煤矿工人体现的煤文化风骨等问题都有所体现。
关键词:煤文化;《幸存日》
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6.06.005
“文化”一词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文化”是指人们运用文字以及一般知识的能力。广义“文化”含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人类在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所创造出的所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二是指考古术语,是指同一时期不以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物、遗迹的综合体。而煤文化必然属于广义的文化。煤文化,是指人类在煤炭开发实践过程中产生,源于煤炭的开发实践而又反作用于其本身的艺术、知识和观念;同时也是与之相适应的煤炭开发组织、制度和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煤炭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
由于煤炭产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煤炭有了一定的认识,伴随这种认识,因而产生了独特的煤文化,而又是因为煤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使得煤炭更加具有存在价值。电影《幸存日》真实地记录了贵州省新桥煤矿特大透水事故,讲述了三位矿工在事故发生后,以煤炭为食,与命运抗争,最后终于生存下来的故事。此次事故,能够让人们燃起心中的生命之火,提醒人们珍爱生命,彰显煤矿工人身上的精神风骨。
一、煤炭中的生命密码以及对生命的敬畏与珍视
(一)煤炭中的生命密码
煤炭是由古代的植物遗体埋于地下,经过非常复杂的变化才得以形成。它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内部含有大量的碳元素。此外,还包含少量的硫、氧等元素。而煤炭中硫元素的存在则使生命成为可能。并且煤中的硫含量相对较高,且大部分为有机硫。 所谓有机硫,是指与煤的有机结构相结合的硫。有机硫主要来源于成煤植物中的蛋白质和微生物中的蛋白质。而这蛋白质正是人体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最后,煤炭中还含有无机矿物质,这无机矿物质中包含硅、铝、钙、铁等元素。矿物质,是组织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机矿物质中的铝、钙、铁等元素,也是生命奇迹出现的必要条件。由此看来,《幸存日》中困于矿井中的人们才有了重见光明的机会。
《幸存日》是2009年6月17日贵州省新桥煤矿特大透水事故的实录,讲述三名矿工在井下被困605个小时后奇迹生还的真实故事。[2]这三名矿工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彼此激励,艰难度过25天,超过了世界矿难的生存极限8天,创造了世界奇迹,他们最终得以生还下来。在这部作品中,此段情节最令人感动和震惊。在没有阳光和食物,黑暗潮湿的矿井下,困在矿井下的人几乎无生还的可能。但是,他们却表现出极强的毅力和战斗力,以煤炭为食,以污浊的黑煤水止渴,以此来补充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和元素。他们能够得以生还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精神上支撑,即这3个人都有割舍不掉的情感和承诺,不忍离开人世。在地面的积极救援下,他们从未放弃,最后都得以生还。这是一个能够打动人心的故事,无论是地面,还是地下。地面是翘首以盼,望穿秋水;地下是苦苦坚持,绝不言弃。这才获得生还机会,创造了生命奇迹。
(二)煤炭作业中对生命的敬畏与珍视
生命安全是一个永恒话题,但提起它心里总是沉甸甸的。生命对于人来说是甚为珍贵,对矿工而言,活着便是他们最奢侈的渴望。一次次血的教训,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让我们重燃生命之火。并探索其根源,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幸存日》里两句台词让人印象深刻,“师傅,我们的命值多少钱?”“多少钱都不如活着”。这两句简单朴实的对话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生命存在的价值,任何东西都不能用来衡量生命。一天,煤矿老板偷偷塞给老井王一万块钱,要他冒险带领矿工们在井下越界开采,就这一时的贪欲和侥幸心理,让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在老井王井下被困的状况下,他抓出钱散落在身上,钱在黑暗中显得异常耀眼,与生命相比,却显得如此薄弱。金钱,可以满足一时的贪欲,却换不回生命。但是老井王最后下跪谢罪,信守着“一个也不能少”的承诺,在被困时带领大家逃生,让大家保持清醒,带领大家吃软煤,并给予大家精神上的鼓励,想尽办法掩饰被困时间,而自己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一直坚持等待救援队的到来。最后他却因为心力衰竭而死,他用实际行动实现了对大家的诺言,却辜负了对老婆的承诺。在生死面前,老井王选择了大爱和牺牲自己的生命,以此来保全更多人的幸福。
605个小时对于我们来说,可能只是转瞬即逝,可对于被困井下的矿工们可谓是一种煎熬。在没有食物,阴冷潮湿,不见天日的恶劣环境下,毅力和坚持成为救命稻草。在漆黑矿井中,他们在死神随时都有可能光临的情况下,又重新回味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纵然有太多的遭遇和痛苦,也深信未来的美好,他们坚信自己会活着出去,他们有着太多的牵挂,他们深知自己的安全连着亲人的思念,就是这爱的力量让他们拥有活下去的信念和勇气。
贵州省新桥煤矿特大透水事故,其抢险救援的时间跨度和难度,在国内外事故救援史上极为罕见。成功救出被困人员的数量,也是同类事故救援中鲜有的。在矿难中丧生,是煤矿工人命运最悲惨的一面。生命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正如“人的一生只是一刹那。所以我们要珍惜它,在世一天就要过好一天,切莫虚度了年华”。[3]
人作为世上的一切主体,只有活着才能创造出有价值的东西。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生命是前提,因为拥有生命,我们才能感受风的抚摸和阳光的温暖,感受爱人温柔的眼神和父母关爱的拥抱——活着就是我们的财富。正是因为有了生命的存在,才有了辉煌事业和绚烂世界。
二、反思——矿难之痛
电影《幸存日》是2009年6月17日贵州省新桥煤矿特大透水事故的真实反映。我国煤炭大多数以地下开采为生产方式,经常受水、瓦斯和粉尘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当地面水和地下水通过各种通道涌入矿井时,如果涌水量超过了矿井的正常排水能力,就会造成矿井水灾,被称为“透水”。一旦发生透水,不但矿井的正常生产受到影响,而且还会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开采区和矿井都会被淹没,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4]
一些矿主为了获取利益,他们无视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 擅自进行采矿活动。 这些矿主没有经过任何专业技能培训,甚至对地质和采矿知识一无所知,仅靠胆大,雇上一批农民工来开矿,矿难必然不可避免。更震惊的是,在国家严格管理的高压状态下,矿主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下,矿难事故发生后,他们隐瞒不报,让矿工无辜失去生命。另外,部分煤矿工作人员和家属也竟然纵容事故瞒报。因为矿主以高出事故赔偿标准的经济赔偿作为“封口费”。他们违反了矿山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矿山发生事故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矿长或者有关主管人员;矿长或者有关主管人员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5]32
矿难事故的发生,与社会腐败有紧密联系。矿难频发的主要责任人是利欲熏心的矿主。人们受到利益的驱使,违规采矿已成为一种普遍社会现象,大多矿主花费大量的资金去贿赂政府官员,而不是投入到安全生产上。为了使得利益最大化,他们数次违规操作,禁而不止。面对这样的违规操作、危及生命的矿井,一些地方官员却不去禁止。在社会腐败的保护伞下,即使更多、更严格的安全生产法规,都只是一纸空文,矿主便无所顾忌地采挖煤矿。触目惊心的矿难不断发生,而政府官员并没有为此承担相应的责任,这折射出问责的缺失和司法的无力。
在全国的煤矿产业中,农民工在小型煤矿占较大比例。虽然采矿风险较高,众人皆知,但这却不是大量农民工涌入此高风险行业的阻碍,不是涌入具有薄弱简陋安全措施的矿井的绊脚石。因为采矿对于矿工而言,是一项工资相对较高而又稳定的工作。只要未发生事故,他们的生活就可以得到保障。这些不清醒的矿工认为这是他们唯一的选择,由于沉重的生活压力,只能以采矿得以谋生。
矿山生产具有特殊性,伤亡事故成为社会发展的一大困扰。人们在获取矿产和煤炭资源的过程中,同各种灾害事故进行斗争,同时,也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事故灾害与安全生产可谓是一对孪生兄弟,只要进行采矿生产,事故灾害就很可能发生。所以,减少矿难事故的发生和确保安全生产,已成为人们为之奋斗的永恒事业。[6]
三、煤矿工人体现的煤文化风骨
自然环境的恶劣严酷,造就了我们富于战斗精神的矿工队伍,形成了煤文化独有的风骨。任何文化的主体都是人,煤文化也是如此。一代代采煤者独有的风骨,是严酷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铸造出来的,它升华了煤矿工人的自身价值。历史的沉重感和现实的使命感汇集成一股推动现代文明进步的合力。煤文化风骨表现在:[7]
(一)矿工黑暗中对光明和温暖的向往
“凡骨岂关风雪月,抬头最喜艳阳天”。这是对煤矿工人这种风骨的最好诠释。正如巴金对旧中国煤矿的血淋淋情景的描述:“哪里是太阳?哪里是青天?我们埋在窑里,四面尽是黑暗,汗和血浸透了煤山,窑工们的哭声把窑井响遍。可怜啊,拿性命来换这一点点工钱!”[8]51
煤矿是在井下作业,井下是一个黑色的世界,煤矿工人,“你,高大的身躯坚毅的走向无尽的黑。”为了攫取光和热,就必须舍弃自身的光明和温暖,置身于黑暗之中,单一的产品,单调重复的生产,呆板、乏味的生活造成了矿工们心理上的压抑。于是他们向往光明和温暖,反映出煤矿工人的这种心态。
在《幸存日》这部作品中,“黑暗中的天使”是对小广西最完美的称谓,他展露了生命中最光明的一面。“你,和太阳一起升起,寒冷的黑暗在你身后悄然消退”。他喜欢用相机拍摄初升的太阳,一年仅仅拍摄了十一张,我们每天都可以见到的太阳,在他们眼里却是如此珍贵。看到这一幕,我不禁想起了身边那一位位可爱的矿工师傅,他们穿上工作服、长筒雨靴,戴着安全帽、矿灯,穿过幽深黑暗的巷道,进入几百米甚至几千米深的工作面,伴随着采煤机轰鸣的声响,太阳落下,月亮升起,他们升井时已是满脸尘灰,一身煤黑。他们在黑暗的地底下工作,无法感受阳光的温暖,而他们的生命却时刻面临威胁。
(二)矿工讲义气、重交情
由于矿工们经常在暗无天日的特殊环境中作业,所以造就了煤矿工人大多讲义气、重交情的崇高精神,所谓“站在煤堆上好说话”的俗语,就表达了他们“同行相亲”的朴实感情。
《幸存日》这部作品不是单纯地讲述求生救援的故事,而是围绕几位平凡的矿工,通过透水这场灾难,展现了一幕幕温馨感人的画面。作为影片的核心人物,老井王是《幸存日》中性格塑造最为成功,也是最典型的一个角色,从事于挖煤作业几十年的老井王,在退休之日,矿长把他调回井下完成任务,而这一去却是最后的离别,答应马上带着妻子去看北京天安门的承诺也化为泡影。也许正如矿工头所说,老井王会给他的矿工兄弟们带来好运。如果说在经历25天井下被困还能幸免于难算是幸运的话,那老井王真的是给幸存者们带去了好运,却没给自己留下存活的余气。这个人物的传奇色彩、人格魅力和其经历中天然的戏剧张力堪称全片的灵魂,特别是在矿难发生时带领徒弟们逃亡,被困后吃煤求生、隐瞒时间、下跪谢罪等几个环节的描写都极富震撼力。生理上的饥饿与疲惫,精神上的恐惧与绝望,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们,此时的他们只有与时间赛跑,与死亡抗争。
其中“下跪谢罪”这个环节最具有震撼力,即在生命垂危的边缘,矿工的师傅老井王在被困的1000米井下,向徒弟们下跪谢罪。究其原因,原来是老井王收了矿主1万元和高档酒,他才带着矿工冒险下井完成任务。这是一个让人颤栗的情景。当死亡的恐怖气息笼罩着每一位想继续生存下去的生命时,德高望重的老井王忽然良心发现。于是,这个兄弟们眼中一向品行高山仰止的老师傅选择了真诚,年迈以及极具威严与自尊的他向年轻的徒弟们下跪了,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襟怀。尽管老井王最后身披黄土,远离人世,坠入那永久的黑暗,但他的高大形象却在观众面前显得更加高大和丰满,这就是真诚的力量,用自己的生命阐释了矿工讲义气 、重情义的独特风骨。
(三)矿工的自强不息
煤矿作业的艰苦、危险,铸造了煤矿工人的韧性、刚毅、胆识和魄力,他们对生活有着极强的承受能力,在大自然的肆虐面前,世世代代保持着自强不息的风骨。
对于矿工们来说,他们只记得井口微微的光亮 以及升井后美丽的蓝天或繁星点点的夜空,每到这个时刻总是感觉生命的美好和生存的意义,在普通时候感受不到生命的可贵,然而在生命濒临消逝的时候,生命的韧性表现出令人不可思议的力量,这就是生命的高贵。对于每一个生命,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不管他以什么方式存活着,但他都有自己的轨迹。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生命就是这样一如既往的坚韧,每一个倔强而努力活着的人都值得我们尊敬。
《幸存日》中老井王就是这样一个让我为之尊敬的人,他几乎用一己之力给我们完美诠释了生命的意义,教会每一个煤矿人应该敬畏自己的生命。老井王是诚信的范本和骄子。这部作品固然给观众多元的立体启示,可我仍坚持认为,最打动我的还是老井王的诚信与坚毅。男儿膝下有黄金,从另一个角度讲,老井王跪出了真善美,跪出了做人之典范,同时,也跪出了影片的艺术之碑,心灵之碑。
煤矿工人的生活好似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格调是悲壮的、苍凉的、粗犷的,又是凝重的。中国的煤炭工人如煤炭一样朴实,他们背负着中华大地,他们是中华大地的脊梁。随着时代的变迁、技术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煤矿的生产环境已经大大改善,但它仍是社会上最艰险的行业之一。从事煤炭开采业的工人不仅要有吃大苦耐大劳的体力,而且还要有经受恶劣条件考验的顽强精神。煤矿是男人的事业,但又不是每个男人都能胜任的,这种及其艰难的事业,只欢迎坚韧、刚毅的男人、极富阳刚之气的男人。井下的天地只属于他们。
中国的煤文化具有不断发展和蓬勃的生命力,我们要不断的弘扬和发展煤文化,使煤文化向更高一层的方向发展。创作出更多有关煤文化的作品,使煤文化能够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董业亮.枣庄煤文化保护与开发研究[D]. 山东:山东大学,2008.
[2]君子;生死25天:三名矿难兄弟绝地自救 ——贵州省晴隆县新桥煤矿透水事故[J].职安广角,2010(98):76-78
[3]贵州省新桥煤矿特大透水事故[EB/OL];http://www.docin.com/p- 677487508.html ;2009.7.12.
[4]钱鸣高;煤炭的科学开采[J]. 煤炭学报,2010,35(4):529-534.
[5]许名标,彭德红; 煤矿事故致因理论分析与预防对策研究[J].中国矿业,2006,15(12):31-34.
[6]舟舟.中国的矿难之痛[J]. 神州,2005,1(48):36-39.
[7]曾江华,刘守仁.中国煤文化[M].北京:北京新华出版社,1993.
[8]春雨;萌芽·煤·雪(上)——谈巴金的小说《雪》[J],当代矿工,2003(11).
[学术编辑房玉柱]
[责任编辑李兆平]
The Coal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of the Movie “Survived Day”
ZHANGCong-min
(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119,China)
Abstract:Coal culture is a force which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y. Five thousand year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created rich connotation of Chinese coal culture, and also created a unique external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oal culture. Mine is a piece of fertile land which attracting numerous artists to writing, who created and interpreted a grand of work with cultural value and heritage value. In the movie of “Survival Day”, the code of life, the value of life, the reflection of Mine Disaster and mine workers reflected the character of coal cultural.
Key words:coal culture; life; reflection; character
收稿日期:2015-12-21;修回日期:2016-03-27
作者简介:张聪敏,女,山西运城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0X(2016)06-0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