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仙居县安洲街道中心幼儿园 陈晓洁
绘本与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奇妙融合
浙江省仙居县安洲街道中心幼儿园 陈晓洁
挖掘绘本,充分利用绘本中的绘画美开展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是促进幼儿审美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绘本与幼儿美术教育的奇妙融合,能让幼儿在一次次的视觉冲击中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促进幼儿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升。
绘本中蕴含丰富的绘画美、语言美和情趣美等审美元素,但不同绘本蕴含的审美元素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我们选择合适的绘本作为美术教育的载体,真正激发幼儿进行美术活动的兴趣,拓展幼儿的艺术表现方式,增强幼儿的审美情趣。
1.绘本具有欣赏与借鉴价值
优秀的绘本往往蕴含多元的价值,具有不同的审美元素。有些绘本是通过绘画的技巧,如线条、色彩、艺术风格来吸引幼儿;有些则是通过精彩的语言来激发幼儿的兴趣;还有些则是蕴含深刻的意义让幼儿回味的。利用绘本进行美术活动,则应更多的关注绘本的美术欣赏与借鉴价值,使之成为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载体,传递丰富的绘画技巧,丰富幼儿的美术经验。
2.表现手法适合幼儿绘画水平
绘画美的绘本通常具有鲜明的美术表现手法,如:线描、印染、剪纸、色彩融合与对比、拓印等等。因此,对教师而言,我们需要了解绘本突出表现的美术手法,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及绘画水平,让幼儿借鉴、模仿、创造各种绘画技巧,拓展幼儿的思维空间。
好的绘本无论是封面设计、线条运用、颜色搭配、空间构图、绘画技巧、风格统一以及运用手法都有它的独到之处,教师通过对绘本画面的挖掘及引导,开展多样的美术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对绘本画面的感知、欣赏、运用,满足幼儿视觉审美的需求,还能激发他们艺术创作的兴趣,使幼儿不断提高美术鉴赏能力与审美表现力。
1.利用多变的线条开展线描活动
线条是画面的基本元素。多变的线条构成了绘本的基本框架。简单明快的线条,不仅勾勒出了绘本中的主要人物,也使得绘本中的场景更加生动活泼。如图,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中,通篇使用了线描的手法来表现各种事物的质感:屋顶上的瓦片与砖头上的线条,简单明了。狐狸与母鸡身上的花纹,排列有序。狐狸身上的黑色三角形和简单线条的交替排列形成了有规律的花纹,如同华丽的刺绣,展现了浓烈的装饰画效果。
因此,我们以《母鸡萝丝去散步》为载体,开展大班美术活动《母鸡萝丝的农场》,让孩子们通过观察画面中狐狸、母鸡、树叶等线条的变化和排列,感受装饰图案的排列规律,尝试自己利用线条来装饰农场或农场里的景物,进行了一次线描画的教学。在活动中,教师与幼儿一起寻找图案装饰的规律,并将这种装饰规律运用到自己的画面中,提升了对画面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而在随后开展的一系列线描画的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又将这种装饰的规律运用到了其他的画面中并进行了创造和改编,在不断的尝试、创造、欣赏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感知。
2.运用鲜明的色彩开展色彩欣赏活动
幼儿对色彩的感知是幼儿审美教育的出发点。通过欣赏绘本色彩鲜明的画面,可以提升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将画面中的色彩与五彩缤纷的大自然联系起来,唤起幼儿心中美的体验与表达。
如绘本《彩虹色的花》色彩运用十分大胆丰富,以对比色和高纯度的色块来表达画面,以七种基本的色彩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丰富的世界。在小蚂蚁去奶奶家这一页,花瓣船的橘黄色与水洼的蓝色这两种大色块,充斥了整个画面,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使整个画面色彩明亮,富有生气。
此绘本不仅运用了色块的对比,营造强烈的视觉冲击,提升幼儿对色彩本身的感知,而且还通过色彩的组合及变化表现了时间、温度、情绪以及生命。在小老鼠到来的这一页,当小老鼠用彩虹色花瓣当扇子的时候,作者选择了蓝色的花瓣。孩子们看到蓝色,他们马上就会联想到水、大海、冰等等,蓝色给孩子们带来一种凉爽、安定的感觉。当孩子们看到小老鼠摇动着尾巴扇起了扇子,脸上一副高兴的表情时,纷纷发出感叹“哇!好凉快呀!”宁静的蓝色再与明亮的黄色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盛夏的炙热与海水的凉爽。
我们以此为契机,开展了大班色彩欣赏活动《彩虹色的花》,将绘本《彩虹色的花》作为载体,引导幼儿感知色彩的多样以及冷暖和搭配,并尝试用冷暖色搭配的方法进行绘画。
在欣赏完绘本并感知绘本中冷暖色块的对比后,教师引导幼儿想象“春天来了,又有一朵彩虹色的花开放了,这一次会送给哪些小动物呢?”。幼儿根据对绘本的色彩感知大胆创造,对冷暖色进行尝试与搭配,通过色彩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感受,进行美的体验与表达。
3.借助精彩的构图构造绘画布局
好的绘本,不仅绘画精美、线条、色彩能使阅读者在视觉上引起愉悦,而且每张图画都有独特的构图方式。利用精彩的构图进行美术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们沉浸在构图细节的挖掘之中,还能提升他们对画面的构造能力。
⑴精美的封面:绘本的封面不仅仅只是一张书皮,从绘本的封面中就能读出很多有意思的信息。如绘本《蚂蚁和西瓜》,封面与封底巧妙地连成一块红红的大西瓜,可是西瓜上却有一些留白和一些黑色的小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许多黑色的小蚂蚁。红红大大的西瓜和黑黑小小的蚂蚁布满了整个封面,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极大地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又如绘本《城里最漂亮的巨人》,封面上一双巨大的脚和可爱的小动物相映成趣。封面上的腿甚至比一旁的长颈鹿还要长。孩子们一看,就会产生惊奇,同时这巨大的脚和小动物的大小形成鲜明的对比,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因此,我们及时抓住孩子们的兴趣点进行引导,以这两幅构图为例,让幼儿感受事物大小的对比,引导幼儿对事物的大小对比进行夸张的表现,通过对比来感受构图的美感。
⑵丰富的内文:绘本的内文是绘本故事呈现的主体,往往蕴含着很多丰富的构图细节。如绘本《蚂蚁和西瓜》,当孩子们翻到蚂蚁洞这一页时,立即发出了惊叹的声音:“哇!有好多条通道啊!”“像迷宫一样!”“还有很多的蚂蚁洞啊……”“这些蚂蚁们在干什么啊?”。带着这浓浓的惊奇,教师引导孩子们不停的探索这个像迷宫一样的蚂蚁洞怎么走,有多少条道路可以通行,食物从哪个路口能运出来,蚂蚁都有哪些分工,每个洞都是用来干什么的。就这一个蚂蚁洞,就足够小朋友们一次又一次地沉浸在发现新事物的乐趣之中。根据孩子们对画面细节的观察和兴趣,我们可以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想象创造蚂蚁王国、蚂蚁搬家等场景,以注重细节描绘的形式表现出来,提高他们的审美表现力和创造力。
4.利用多样的艺术风格开展综合美术活动
通过欣赏不同作品的艺术表现手法,开展多样化的美术活动,使孩子们拥有多样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表达。如绘本《小黄和小蓝》,作者运用撕贴的方式,将一黄一蓝两个抽象的色块拟人化,讲述了一个爱与融合的故事。绘本的画面既表现了色彩的融合,又表现了色块的对比,还展示了撕贴的技巧。因此,我们既可以引导幼儿开展撕贴活动,进行大小不一、形状、粗细不一的撕贴,也可以引导幼儿感知色彩的对比与融合,还可以对抽象的色块进行添画,通过多种形式丰富幼儿的审美感知和审美经验。
绘本中的线条、色彩、造型、构图,构成了绘本独具一格的绘画美,使幼儿在观察画面的过程中,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鉴别能力不断地得到发展。各种各样的绘画表现形式,柔和的线条和斑斓的色彩,都为幼儿打开了一扇通往艺术的大门,陶冶着幼儿的心灵。绘本与美术活动的奇妙融合,让孩子们借助绘本开展各种形式的美术活动,在美术活动中通过感知、欣赏、运用、评价,用多变的线条、五彩的颜色、丰富的构图将这些绘画美通过笔尖流落到“童画”上,表达经典之美、绘画之美、艺术之美,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发展。
参考资料
[1]蔡秉燕.浅谈绘本与美术教育活动的有效整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1):248.
[2]黄多芬.探析绘本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尝试[J].美术教育研究,2014(01):170-171.
[3]谭宁宁.绘本的多元价值——浅谈绘本中的图画对幼儿发展的意义[J].现代幼教,2008(0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