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新型平板式稻鱼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模式技术要点

2016-07-01 07:12陆君王凯伟吴敏芳
水产养殖 2016年5期
关键词:稻鱼养鱼鱼苗

陆君,王凯伟,吴敏芳

(1.丽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浙江 丽水 323000;2.青田县农业局,浙江 青田 323900)



山区新型平板式稻鱼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模式
技术要点

陆君1,王凯伟1,吴敏芳2

(1.丽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浙江丽水323000;2.青田县农业局,浙江青田323900)

山区稻田大多为梯田,田块小、田埂狭窄、耕作层薄、保水性差。传统的“平养法”水层浅,限制田鱼(瓯江彩鲤)放养数量和群体产量,而“沟坑法”又容易破坏耕作层引起稻田漏水而难以推广。因此,目前仍有许多山区稻田养鱼不另外进行开挖鱼沟、鱼溜和硬化加固田埂等田块基础设施改造,采用浅水投放小规格苗种的不投饲“人放天养”模式,所以鱼产量低,规格小,养鱼对稻谷产量增产带动少,综合效益不高。

笔者于2012—2015年在浙江省丽水市推广稻鱼共生高效生态种养集成技术过程中,在传统的平板式粗放养殖基础上,运用稻鱼共生原理,通过加高加宽田埂、加深水位;选择优质鱼类加大鱼种放养规格和密度;选择耐肥、抗倒伏、产量高、口感好的优良杂交水稻品种适度稀植;增投鱼饲料和有机肥基肥,并采用生态病虫害防控方法,达到稻、鱼产量双丰收,品质双提高。现总结完善“百斤鱼、千斤粮、万元钱”的山区单季稻田新型平板式稻鱼共生高效生态种养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技术的原理

该技术运用“稻鱼共生”的理论,通过加高加宽田埂、逐渐加深水位,增加投喂鱼饲料,加大鱼种放养规格和密度,增加鱼的生存活动空间,加快鱼类的生长,提高单位面积鱼产量。鱼在稻田中摄食稻田里部分害虫和杂草,既减轻稻田的虫害和草害,又可减投鱼饵;鱼排泄的粪便可肥田,鱼在稻田中来回游动,翻动泥土,起到松土作用,促进肥料分解,有利于水稻分蘖和根系的发育。利用加深水位还可以控制水稻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利于稻谷增产。增施有机肥基肥,少施追肥,并选择耐肥、抗倒伏、产量高、口感好的优质杂交水稻品种,适度稀植,使种植的水稻适合养鱼后肥度高和水深环境,稳定和提高产量。采用生态病虫害防控方法,使稻鱼种养有机结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稻养鱼,以鱼促稻。达到稻鱼双丰收、双增效。

2 主要技术

2.1稻田选择

养鱼稻田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排灌方便不渗漏,光照条件好的旱涝保收田块,最好集中连片。

2.2稻田基础设施建设

2.2.1加宽、加高、加固田埂要求田埂高50 cm以上,宽30 cm以上,坚固结实,不漏不垮。方法有四种:第一种方法是田埂硬化,可以在原田埂内侧和上面用水泥沙石硬化加固,厚度10~15 cm以上,使之成为永久性设施。第二种方法,用水泥板、条石紧贴田埂内侧,用泥土夯实,并用水泥浆勾缝。第三种办法,毛竹片编成篱笆,作为田埂护栏。第四种方法,塑料薄膜护田埂。

2.2.2开好进、排水口进水口和排水口要设在稻田斜对两端,进、排水口内侧用竹帘、铁丝网等做好拦鱼栅栏,栅栏的上端高出田埂30~40 cm,下端要埋入土中20 cm左右。拦鱼栅的孔径一般以能防止鱼逃出和水流畅通为原则,夏花田鱼苗孔径大小为0.3~0.4 cm。拦鱼栅要呈半月形固定在进、排水口上。

2.2.3搭棚遮阳为防止夏季高温烫伤鱼苗,在进水口或投饲点搭棚,为鱼的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2.4安装捕虫灯每35×667 m2~50×667 m2稻田安装1盏太阳能捕虫灯。

2.3鱼种放养

2.3.1放养前准备首先要稻田进行消毒和施肥。时间是田鱼下田前10~15 d,用生石灰50~75 kg/ 667 m2消毒。待6~8 d生石灰产生的碱性消失后灌水耙平插秧,并且一次性施足有机肥。

2.3.2鱼种选择选择瓯江彩鲤优新品种“龙申1号”或青田本地田鱼大规格鱼种(体长10~13 cm),这些良种具有肉质细嫩、抗逆性强、产量高、容易饲养,生长速度快等优点。鱼种要求体表光滑、鳞片完整、健康活泼无病虫害。

2.3.3放养时间冬片鱼种要在2月份以前投放,夏花鱼种在5月底—6月上旬投放。

目前,有条件的稻田一般改春季放养为冬季放养,这是为了增强鱼体的抗病能力,这样等到春季水温上升时,鱼就会提早觅食,产量也会有所提高。投放时要注意水温,水温差不能大于3℃,大于3℃要进行调温后投放。调节装运鱼苗容器的水温和田块的水温,使之基本一致,然后将鱼苗放于田块里,喂以精饲料。要尽量避免在炎热的晴天中午进行放养鱼种。防止出现温差造成鱼种的伤害。

2.3.4鱼种消毒投放鱼苗种时还应注意对鱼苗种进行消毒。具体做法是,将鱼苗放入2%~3%的盐水中浸洗5 min.左右,以多数的鱼苗浮头即可捞出。

2.3.5放养密度一般成鱼养殖投放10~13 cm冬片鱼种500~1 000尾/667 m2;如果是专门培育的鱼种,其密度应控制在放3 000~40 00尾/667 m2。

2.4水稻栽培要点

2.4.1稻种选择根据稻田养田鱼的特点,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株型紧奏、分蘖能力强、抗病虫能力强和耐肥抗倒伏的高产杂交优良品种。如“Y两优1号”和“中浙优1号”、“8号”、“甬优”系列为主。

2.4.2秧苗选择选择长龄壮秧、多蘖大苗。一般基肥施腐熟厩肥750 kg/667 m2。追肥在水稻移栽后10~15 d,每667 m2施尿素7.5 kg。

2.4.3施肥以施有机肥为主,控制氮肥。一般基肥施三元复合肥(45%)30~40 kg,腐熟厩肥750 kg。追肥在水稻移栽后10~15 d,每667 m2施尿素7.5 kg。

2.4.4种植密度适宜控制水稻种植密度,采用壮个体、小群体的栽培方法,常规品种插播密度25 cm×25 cm、杂交稻30 cm×30 cm,视田块情况间隔一定距离留40 cm田间操作行。

2.4.5病虫害防治以农业生态综合防治为主。利用田鱼来控制杂草和水稻基部病虫害如纹枯病、飞虱等病虫效果显著,达到少用药或不用药的目的。在病虫害严重发生时可适当选用生物农药和部分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

确实需要用药时,螟虫类可选用苏云金杆菌防治;叶蝉飞虱类选用吡虫啉;稻瘟病选用三环唑或多菌灵;纹枯病选用井冈霉素。用药时同一品种在一季水稻中最多不超过2次,并严格掌握安全间隔期。

2.5日常田间管理

2.5.1坚持勤巡田每天早晨、傍晚各巡视一次,做好防旱、防涝、防逃、防敌害、防鱼病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检查田埂有无漏洞,拦鱼栅有无损坏,鱼的吃食是否正常,有无病鱼等现象。要防御水蛇、食鱼鸟、田鼠等对鱼造成危害,还要检查稻田水质是否缺氧,发现鱼浮头而且听到响声不下沉,就应该及时灌水补氧。

2.5.2病虫害防治鱼病防治要贯彻“以防为主、治为辅”的方针。一般用漂白粉、生石灰进行水体消毒;用食盐水进行鱼体消毒。当水温在10℃以上时,每隔15~20 d按5 cm深水层用生石灰1 kg/667 m2,化水后对全田泼洒或者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 g,用纱布包扎好,挂在进水口,让水流将漂白粉溶入水田中。出现寄生虫时,可用樟树枝、松树枝浸泡等方法来防治。平时要保持大田水质清洁,活水养鱼,增强鱼体的抗病能力。

水稻防病治虫喷洒药物时,要加深田中水位,防止水中农药浓度过高,造成鱼中毒。要选用高效低毒农药,禁止使用呋喃丹、水胺硫磷、菊酯类农药,对使用过菊酯类农药的器具,要先洗净后再用。养鱼田块的上游要严禁使用高毒农药,以免伤鱼。2.5.3饲料投喂养殖前期可多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利于鱼类生长,后期多投米糠、麦麸、豆渣、红薯、动物饵料等农家下脚料,以改善鱼品质。投喂应定时、定量、定点,一般每日投喂2次,即8:00—9:00,15:00—16:00。每次投喂的饵料的数量一般以20 min能吃完为宜;每次投喂的地点要固定,使鱼养成到固定地点吃食的习惯,以便观察鱼类生长情况;投喂的饲料要新鲜卫生。

2.5.4田水管理在水稻生长期前期用小流量,随水稻生长逐步提高水位,保持在5~20 cm之间并保水质“鲜、活、嫩、爽”微流水状态。以满足水稻生长和养鱼需要。在冬春水田空闲期则采用深水养殖方式,保持水深20 cm以上,以利保温、鱼种越冬和成鱼生长。

2.6收获贮塘上市

鱼达到商品规格后,可采取捕大留小的方法分批上市。但大批量的捕鱼时间在稻谷将熟或晒田割谷前。冬闲田饲养的食用鱼可养至第2年插秧前捕鱼。

捕鱼方法可在在夜晚缓慢放水,在出水口设置网具,将鱼赶至出水口一端,让鱼落网捕捞,或放浅水后用抄网捕捞后迅速转入清水网箱中暂养。

doi:10.3969/j.issn.1004-2091.2016.05.012

收稿日期:(2016-03-09)

猜你喜欢
稻鱼养鱼鱼苗
稻田里的农耕智慧
——稻鱼鸭共生复合系统
为什么自来水不能养鱼?
绿色水稻种植技术
养鱼记
惨!海南再现死鱼事件,石斑鱼养户亏上百万,刚投放鱼苗几乎全军覆没
鱼经
到2022年,安徽省稻鱼综合种养将达600万亩
鱼苗养殖中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怎样避免网箱养鱼患“营养不良”症
浙江:永嘉县建成国家级稻鱼共生标准化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