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指导策略探究

2016-07-01 07:32邓晓莉
关键词:写作文作文生活

邓晓莉

【摘 要】

小学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教学难点,学生不爱学,老师教起来也头痛,有的学生临近毕业也写不出一篇像样的作文。面临这种情况,老师如何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作文的教学特点,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小学作文 打破框框 策略 探究

小学作文历来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老师费尽心力,却收效甚微。学生怕作文,把作文视为“苦差事”,对此老师也是束手无策,作文教学水平难以提高成为困扰老师们的一个难题。如何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呢?怎样才能让学生由怕作文到爱作文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在作文教学方面的实践经验,试图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具体如下。

一、打破条条框框,放胆练笔,让学生敢写

刚接触作文的孩子,对作文充满了好奇,还比较有热情,乐于表达,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以后,很多孩子的热情全无,变成了畏惧、厌倦,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重要的原因是老师的“导”出了问题。一直以来,小学作文教学都是沿袭旧的教学方式,枯燥乏味的训练,条条框框的束缚,让孩子们无所适从,使他们产生了畏难情绪,对作文丧失了信心,失掉了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要卸掉孩子心里的包袱,抓住他们爱说话的心理,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我,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表达出来,并对其口头语言的表达及时给与表扬,肯定。让孩子觉得写作文就像说话一样,并没有那么难,而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以初写作文要从说练起,然后“我手写我口”。日记是最宽泛的文体,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可长可短。初学作文的孩子练笔最适合。所以从日记入手,打破条条框框,大胆的“放”,孩子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随意发挥,不拘一格,鼓励他们“写诚实的自己的话”,同时,对孩子的表达要及时给与鼓励和夸奖,让孩子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习作的信心,这样,孩子们才能敢于表达,乐于表达。

二、培养学生观察与积累的习惯,使学生有话可写

孩子写作文还有一难,那就是写作材料匮乏,没啥可写,很多孩子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孩子敢写,愿意写,还得有啥可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再巧的的手,没有米也做不出好饭来。作文知识学得再多,再好,没有材料也写不出好的习作。学生的周围蕴藏着许多写作素材,由于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不善于观察,不善于捕捉,对于身边的这些事物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因而大脑的材料库里总是空空如也,写起作文来当然无从下手。所以说,作文始于观察,没有观察,就没有作文。要解决学生没啥可写的问题,老师首先要从培养观察习惯入手,通过留观察作业对学生的习惯加以引导。例如精心设计一系列问题:1.柳树什么时候发芽?它的花是什么样子的?2.路口的信号灯是红灯在上,还是绿灯在上?3.教学楼一二楼之间楼梯有多少节?老师留的这些观察作业,让孩子带着问题,在观察中寻根溯源,边观察,边思考。有了这些问题作引导,孩子们开始留心周围熟悉而又熟视无睹的事物,不知不觉地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光养成观察的习惯还不够,还得善观察,会观察。老师要通过观察课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观察。老师还要鼓励学生调动多感官参与观察:眼观、耳听、鼻闻、舌尝、手摸,用心感受,这样的观察才会全面,深入,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在观察中,老师通过让学生做摘记,写观察日记等方式进行有意识的积累,日积月累,学生才会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语言也会逐渐的丰富起来。

三、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丰富写作素材,让学生乐写

作文“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而现在小学生的生活十分的单调,家里——学校——学校——家里,“两点一线”,加之他们又没有捕捉作文材料的能力,所以他们的作文题材雷同,“假”、“大”、“空”现象特别严重。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家长和学校要相互配合,丰富孩子的生活,给孩子创造观察和积累材料的条件,孩子的生活丰富了,感受才会深刻,写起文章来才会左右逢源,触类旁通。所以家长应该利用节假日多带孩子去公园,去郊外,踏青、放风筝、捉蝈蝈、让孩子参加各种家务劳动……在学校,老师组织孩子们参观、郊游、登山,比赛等各种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让孩子既体验到了生活的快乐,又获得了丰富的作文素材,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使孩子在习作时不仅有啥可写,而且快乐地写,再也不害怕写作文了。

四、读写结合,进行作文技巧指导,使学生会写、善写

学生有了丰富的素材,又乐于表达,是不是就能写出好的文章呢?不一定,乐于表达未必就能表达充分,未必就能表达的好。好的题目,引人入胜的开头,令人回味的结尾,巧妙的结构,都会影响到表达的效果,还有遣词造句,布局谋篇,都是牵一发,动全身。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作文技巧指导呢?技巧指导决不能空乏的讲作文知识,应该把教材作为范文,读写结合,进行作文技巧的指导。很多老师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割裂开来,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脱节,各讲各的,互不联系,忽视文本对学生作文的示范作用,这实际上是一种很大的浪费。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入的都是一些优秀文章和名家名篇,这些文章在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等方面,堪称经典,都是很好的范文,所以老师应该很好的利用它们,指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的写作技巧,让他们模仿。课文涉及什么知识就讲什么知识,涉及哪些技巧就讲哪些技巧,然后模仿,可以是片段的模仿,也可以是篇的模仿。教学时,老师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在欣赏课文佳处之后,根据自己习作的内容进行灵活模仿,做到仿其法而不袭其文。通过读写结合,模仿入手,以读促写,学生学会了表达,更加乐于表达,善于表达。

【结 语】

综上所述,要想让学生跨越作文这道坎,教师就要积极的寻找多样化的途径,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写作观念和写作技巧,促使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渐提高,为今后的发展奠定有效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育 英.走出作文迷津.书海出版社,2003(1)

【2】王玲燕.小学生作文技法篇.金盾出版社,2005(1)

【3】吴 凯,徐正刚.小学生作文入门.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2(3)

猜你喜欢
写作文作文生活
写作文的烦恼
小丁写作文
《我爱写作文》的魅力值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写作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