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楚晗
读是我们敬畏伟大作品的一个形式,这种形式具有目的性、审美性,我们在诵读伟大作品的时候,总是想从中获得某种人生启示,对节奏、词句、结构的审美感受;当然,文学作品也具有实用性,相对而言,诵读活动也具有获得实用价值的目的性。学生会通过诵读获得人生启示,使之整理自己的生命,引路人生。此外,就是了解文章内容、主旨、层次、表达方式,这不仅使学生游刃有余的面对大大小小的语文考试,还对学生今后的习作、诵读具有巨大作用。可以说,诵读部分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但教师往往没有摆正诵读的位置,常常将诵读放在课下,或直接省略。由于课上诵读的缺席,诵读方法之掌握更无从谈起,诵读之能力形成更是天方夜谭。所以,基于诵读的重大作用,教师应摆正诵读的位置,提炼诵读方法,使学生形成诵读能力。
一、摆正诵读态度,奏起激情诵读之曲
态度是一切活动展开的基础,它也是对活动之意义认识深浅的刻度尺。拥有好的态度,如木匠拥有好的锯齿,活动很容易见成效。对于诵读活动也是如此,拥有好的态度,如同拥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推着你向作者文字的最深处靠拢。所以,不要将诵读当成玩笑或者一个形式,要摆正诵读态度,有目的的,感性的去读。尤其是篇幅较小,感情较集中的诗歌、散文,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以诚挚的态度去感受其中的节奏感、韵律美、词句美、结构美。不应付、始终保有激情。将诵读当做一个神圣的仪式。当然,对于大多数初中生来说,还没有这样的自觉诵读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对其进行影响,使之摆正诵读态度。在这里,教师可利用比赛或学生示范的方式提高诵读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增加诵读在学生心中的分量,使之萌发重视诵读的意识,进而摆正态度,奏起诵读激情之曲。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它是一首著名的散曲,词人以唯美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秋郊夕照图”,漂泊的游子牵一匹瘦马伫立在凄秋的风景中,孤寂之情又增了一分,让人如何不断肠。这首曲子以凝练的语言、深远的意蕴、精巧的结构冠冕“秋思之祖”,名副其实。在这里,为了让学生摆正诵读态度,通过有效诵读来感受从曲中流溢的美,获得对该诗主题、思想的体悟,教师可制造一种氛围,让学生感觉到对这首曲的诵读是神圣的。教师不需要危言正色,要引导学生进行诵读比赛,在诵读较量中,学生都会发挥最佳状态,摆正对诵读的态度。另外,教师还可让学生示范诵读,其他学生也会效仿示范诵读学生的认真劲,让一个学生的态度带动一群人。
二、掌握诵读之法,奏起有效诵读之曲
诵读之有法,如同画圆之有规,教师的教得心应手,学生的学省力有效。对于诵读教学来说,教师可应用诸多方法。从传统课堂上来看,教师几乎一致采取范读的方式进行。但无论是教师范读,还是录音范读,如果不延续进行学生个体的诵读,就可能成为无效诵读教学。简而言之,当学生被堵住嘴,耳朵所听来的声音只会止于头脑瞬间的反应,而不会促使学生形成永久的能力。所以,时过境迁,教师应该摒弃这些陈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个体站出来“发声”。在这里,教师可采取对比诵读、情境诵读的方式进行。对比诵读是学生与名家经典诵读的对比,在两者诵读的感觉差异中找改善的突破点,学生诵读能力因此有所增强。情境诵读主要针对学生的感性诵读。情境是文字营造出的立体世界,学生流连其中,感情得到积淀,会更深刻的感知文字的感情气质,并用声音、声调、语速把握感情的发展。
以卞之琳的《断章》为例,这首简短的小诗原是长诗的一节,不过它自成独立的画面,虽然简短,却展现一幅具有深远象征意味的图画。楼上看风景的人和桥上看风景的人在不同空间里产生联系,明月、窗子、你、别人的梦又形成了巨大的关系网。小诗在错杂的关系中显得绮丽和丰富。这首诗的场景司空见惯,语言也朴素,但诗人能在平凡中见不平凡,这种不平凡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诵读方法来展现。在这里,教师可让学生以对该诗主题的理解为基础进行有感情的诵读,然后再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名家的朗读,让学生说差距和差异,并在反复的改正过程中增强诵读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播放诗中情境,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感情得到蓄积,诵读之声萦绕耳畔。
三、加固诵读训练,奏起诵读能力形成之曲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的形成需要很漫长的训练过程。于诵读来说也是如此,不是说将一篇文章诵读得惟妙惟肖,诵读能力就形成了。能力的形成需要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过程。简而言之,学生要在许多篇文章的诵读中使自己变强,变得能够驾驭更多篇文章的诵读。在这里,教师要不断鼓励学生“遇文则读”,并写一写诵读笔记,如怎样的感情要配合怎样的语调、语速、声音等等。长此以往,学生必然能形成诵读能力。
诵读是走进作者语言世界的一个途径,在读中,我们总会感受到语言,包括词汇、语句、节奏、韵律所散发着的美感。当然,也会在语言层次的变换中,找到文章的主题,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文章情感、思想的转化、变换过程。因为读,我们与作者拉近距离,因为读,我们推开文章的大门,酣畅淋漓。所以,教师要重读,奏起诵读的三部曲,让学生形成诵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