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志国
摘 要:部分高考模拟题未能传播正能量,在选材上步高考题之后尘,模拟意义受到严重挑战。高考模拟题必须走康庄道:走正道;走新道;走稳道;走该走之道。
关键词:高考模拟题;命题误区;作文试题
最近看了几套比较有影响的2016年高考模拟题,产生了一些想法。
一、先看三道模拟作文题
例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某地一位老人接8岁孙女放学,在路口猛拍等红灯的公交车,要求上车,司机没有开门。进站后,爷爷上车,对司机大骂,同车的人劝阻老人无效,小孙女挺身而出:“爷爷是你不对,再这样你就别接我了!”然后转身对司机说:“阿姨,对不起,是我爷爷不对,我替爷爷向您道歉。”司机听后感动落泪。
此事一经传开,网友纷纷热评:
这小孩教得太好了,下一代都像这样何愁国不强;从小培养道德素质很重要。身教重于言传,爷爷怎么能做这样的榜样?爷爷还不如孙女明事理。
对于以上的事情,你怎么看?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石家庄市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
例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日,某校学生在网上吐槽:“奖学金才一元钱,还不如不去拼搏了。”“就一元钱,我看还不如不发呢。”“每年才几个人得,早该取消了啊。”记者了解到,该校今年奖学金的金额改成了象征性的一元钱,外加一个荣誉证书;该校把取消的奖学金总额转到了“扶贫助学基金”的账户上;校方解释,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不应“以获得奖金多少”作为学习的目标。此事引发了一些网友的关注,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该校校报的“学生心声”和“向校长建言”两个栏目就此事开展专题讨论。
请你选择一个栏目投稿,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广州市2016届普通高中毕业班模拟考试)
例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来,根本说不上话。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坏了一幅珍贵名画。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上,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2016年广州市第一次模拟考试)
【小结】
1.石家庄市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作文题,跟2015年全国卷I作文题内容相似,都是晚辈说长辈,不同点,一是女儿举报父亲,一是小孙女说爷爷并代爷爷道歉。
2.广州市2016届普通高中毕业班模拟考试作文题,跟2015年全国卷I作文题内容不相似,但形式接近,一个要求写书信,另一个为向栏目投稿,等于是书信,尤其是“向校长建言”,更是书信体。
3.2016年广州市第一次模拟考试作文题与2015年全国卷Ⅱ作文题内容相似,都是肯定之中比突出,体现思考、权衡与选择,不同点,一是三个人物都有风采,比谁更有风采,一是三则新闻都温暖,比哪一则更温暖。
这三道作文模拟题,很明显走了模仿2015年全国卷I、卷Ⅱ作文题的老路,或给予材料内容相似,或作文文体要求相近。
二、横向再看其他题
不仅作文模拟题与2015年全国卷相类似,甚至其他内容也有类似,尤其可笑的是,实用类阅读文章都是传记,这也罢了,选文后面还带一个尾巴——“相关链接”。如广州市2016届普通高中毕业班模拟考试实用类阅读在选文后面就带了一个尾巴:
相关链接
①实在说,先生赶上的并不是一个“钟书”的人理想的时代……乃杜门谢客以拒之。(杨联芬《钱钟书评说七十年》)
②……钱钟书自视甚高,性情狷介,对同辈学人多有臧否。(史飞翔《狂狷钱钟书》)
【小结】
为什么这样做?就是因为2015年全国卷I实用类阅读选文为《朱东润自传》,后面带了一个尾巴“相关链接”。
三、模拟题的误区
毋庸置疑,高考题有导向作用。每年高考题一出,各种模拟题纷纷效仿。如以上三份模拟试题,就很有代表性。
这三份模拟试题,一份来自北方历史重镇、文化教育中心——石家庄;两份来自南方开放都城、文化教育名城——广州。这两地,荟萃名家高手,拥有很强的话语权,具有一定的风向标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左右很多人的教育教学思想,不可小觑。
但是,不管如何,问题就是问题。
(一)模拟题中的对象缺乏普遍性,显得虚假,传递负能量
2015年全国卷I的作文材料,大学生女儿举报父亲,这种例子现实生活中也许有,但占多大比例,有多少针对性呢?试自问,我们有没有像材料中的父亲一样的行为?身边这样的父亲是多还是少,到底有多少可信度?现在交通法规处罚厉害,很多驾驶员守法意识增强,怎么会沦落到这种地步?女大学生的意识居然比大她几十岁的中国老公民强,是不是又带出另一个更严肃的问题:我们国家之前的思想道德教育很成问题?年纪越大,受社会教育的时间越长,问题就越严重;而年纪越轻,自我要求就越严,思想境界就越高。这样,材料所给的还是正能量吗?石家庄模拟题,更加离谱,老爷爷的思想素质居然比不上才八岁的小姑娘,这是不是一种深沉的悲哀,一种巨大的讽刺?试问这种现象即便有启发意义,又有多少普遍性呢?不能拿极端的例子作为全国高考作文题的材料吧,不能仿效失真甚至有点卑琐、丑化的作文材料吧,不能越编越丑吧,不能把正方年龄越编越小、反方年龄越编越大吧?
(二)亦步亦趋,紧跟其后,模拟意义丧失殆尽
笔者敢断定,2016年全国卷作文题绝对不会是晚辈教育长辈的内容,绝对不再写书信体,也绝对不会再去写谁比谁更怎么样的话题。从往届作文题看,高考几十年,从没有重复往日的故事,从没有过相同或者相近的作文题目。第一,命题者不会这么傻,傻到年年炒现饭。他们属于智者,高瞻远瞩,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朗朗乾坤尽在眼底,神州风云全装心中,认识水平、学养水准、思想境界、道德要求、研究能力、个人素质、团队力量均超凡,怎么会在高考作文命题上重蹈老思路?第二,教师不会这么傻,傻到看不出高考作文命题规律,傻到看不出命题者的心机。时代在变,社会在变,思想在变,怎么可能会有老面孔?再笨的老师也知道,高考作文题的改变是常态,是趋势,是方向,是引导,是能力,是智慧,是高度;而不变,才是迂腐,是低能,是衰竭,是违背事物规律,最终会被淘汰。正因如此,教过高三的教师都知道高考作文命题绝对不会重复。第三,学生也不会这么傻,傻到相信来年会考跟今年一样的高考作文题。但是,他们是被动者,跟着教师来,跟着权威机构来。当然,教师有主动选择权,但有时会被权威机构“绑架”。
怎么也想不到,全国这么多模拟资料,这么多作文模拟题,怎会漫山遍野出现仿照上年高考的作文题呢?有些权威机构,郑重其事炮制模仿全国卷的作文题,并且煞有介事、正襟危坐大谈模拟作文题的意图及优势;尤其不可理解的,还组织全省举行大型命题分析会议。命题人是怎么一个念想,命题机构怀揣什么样的意图,主管机构剑指何方?夜深之时,扪心自问,能给出一个答案么?
笔者如此感慨,是因为现象普遍、问题严重,是因为看到做事态度与做人境界与习主席提出的治国方针有距离,是因为看到高考模拟命题所走之路已经到了该作适度纠偏之时。
四、高考模拟题须走康庄道
(一)走正道
所谓“正道”,即指传播正能量之道。何谓“正能量”?百度有比较准确的解释: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能量,就是“正能量”。正能量,既可以是一种处事或处世的心态,亦可以是处事或处世的方法。只要是为着好的结果,好的方向,有益于公众、集体利益的行为,都是有正能量的行为。北京大学一位教授曾经解释,“正能量”就是追求“真善美”。
在模拟题素材的选择上,不能脱离真善美,不能脱离时代主调,不能伤害民族情感,不能丑化国民形象,不能背离民族传统,不能扭曲传统审美,应该重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康的思想情感。
譬如,在文言文的选材上,表现民族之间的尖锐矛盾、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的就应该避免,反映官场黑暗、你争我斗的就应该避免,而崇尚公道、舍己为民、勤勉务实、反腐除奸、兴修水利、大办学校、倡导孝道、追求俭朴、致力和睦、抵御外侮、发展科技、发明创新、著书立说、弘扬传统,等等,大可入选,一定要确保内容健康向上。在古诗鉴赏的选材上,抒发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官场失意、人生难料、生命短暂等情感消极低沉、境界不高的,就应该避免,而胸怀壮志、杀敌报国、建功立业、为国分忧、为民请命、思念友人、讴歌爱情、向往自然、欣赏风光、赞美韶华、表达哲理、充满阳刚、流淌快乐、奋发向上,等等,大可入选。在作文题目的素材选择上,一定要注意情感因素,一定要关照大多数学生的审美标准,一定要注重材料的真实性与合理性。
恕我直言,2015年全国卷I的作文题素材和石家庄市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模拟考试的作文素材,在表现正能量方面,是有严重问题的,肯定年轻人却否定年长者,讽刺国人素质,贬低国人形象,否定了我国长期以来的思想道德教育。
因此,在模拟题的素材选择上,要追求理性,避免纷争;要讴歌赞扬,避免讥讽;要关照正面,少谈负面;要崇尚高雅,拒绝低俗;要能经得起反复推敲,不可大意造次。在选材的宽度、高度与深度上,要走出一条康庄正道,让考生获得美的熏陶。
(二)走新道
模拟题,毋庸置疑,带有猜题性质,体现命题者的预判能力。如果失去预判性,模拟题也就毫无吸引力与生命力。这就要求命题者必须走出一条新道来。必须了解高考题一般会在哪些板块有所改变,哪些题年年都有不同。作文题的变化是最大的,从没有过高考作文题与往年尤其是与上一年相同的现象。但太多的模拟作文题却在不断复制上年高考作文题,虽有小异,但存大同,只是换了场景和人物,一看就知是翻版,没有走出新道。这是命题者走捷径思想的结果,同时又犯了骗人眼球的错误。这样的模拟作文题有何意义呢?高考题出现前,没人往这方面编;高考题出现后,人人争着编,人人有话说,一个个似乎都是权威专家。其实,这种人连事后诸葛亮都比不上,因为事后诸葛亮并没有参编作文模拟题,骗人钱财,也没有浪费学子的宝贵时间,谋财害命。2016年广州市第一次模拟考试,是一场盛宴,北方朋友可能不甚了解。它的规格仅次于高考,学校重视度、参与度可谓空前。但命题方却端出一盘类似去年高考题的陈菜,没有任何创新,有失水准,让人大跌眼镜。不管怎样,这么大的模拟考试,绝对不能走老路。连三岁小孩都知道的常理,命题方却出现思维短路,其中玄妙不得而知,此处不作深探。
怎样才能走出一条新道?一是站的位置要高,要能俯视大地,高瞻远瞩,要对高考所有命题都熟透于心,尤其是高考作文题,要熟知命题内容、命题情况、命题规律,在全盘掌握情况后,再做出英明判断,决定要走的方向和新的道路。二是灵敏度要高,要想走在前面、走在前方,就要根据国情和民情、时代热点和冰点,做出相应改变。三是落脚点要准,先定大方向,再定大范围,再布小细点,再逐步排查与筛选,找准开辟新道的落脚点。
(三)走稳道
所谓“稳道”,就是稳定之道。每年高考题,考点是固定的,大部分题型是稳定的,这有利于走出一条高考模拟题的稳定之道。因为高考题板块结构和题型不会大改,就决定高考模拟题也不能大改。
高考模拟题的命题者必须对近几年高考题作一番了解,了解哪些板块固定,哪些题型不变。譬如,文言文、古诗鉴赏、背诵默写、文学类阅读和实用类阅读以及作文,不管全国卷还是地方卷,年年都考,这是不变的板块。再如全国卷论述文阅读和文言文阅读的三道选择题,文学类阅读和实用类阅读的一道选择题,成语、病句和连贯的三道选择题,以及根据语境补出语句等题型,都非常稳定。
同时,还要了解变的部分。知变与不变,更好地把握不变部分,才能做到胸有成竹,底气十足。
(四)走该走之道
以上三道,必经之路。但万物归源,不能脱离根本。高考模拟题应走该走之道。何为“该走之道”?
第一,所有知识点的模拟训练为该走之道。高考模拟题必须对考点作一个覆盖,不要出现死角与盲点。只有一一过关,才有胜算。没有一定的预判能力,就扎扎实实,摸着石头过河。如果盲目自高,严重脱离基础,完全置知识点于不顾,一味体现创新,大胆预测,超级预判,肯定会害人不浅,为千夫所指。著名高考专家、广东省特级教师张月东先生说得好:“扎实训练、不做预测就是最好的预测。”应该始终牢记,高考模拟题必须回归知识点的落实与巩固,走该走之道。
第二,必考、常考与偶考,已考、刚考与未考,心中有数,了若指掌,为该走之道。对以往高考题尤其是近几年高考题必须研究透,要获得最基本最准确的信息,哪些题是必考的,哪些题是常考的,哪些题是偶尔考的,哪些题刚刚考过,哪些题从未考过,综合这些信息,才有可能走好下一步,做出有一定水平的预判。没有功夫奠基,一切都是瞎闹。只有做足功夫,高瞻远瞩,才能指路把关,让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引领与训练,让他们长出结实有力的翅膀,获得腾飞的力量,翱翔九天。
高考模拟题,说近却遥远,似乎都是命题专家的事;说远却很近,教师在做模拟题,学生天天在练模拟题,次次考试都在比,希望能坐上渡船,到达成功的彼岸。
高考模拟题,须走康庄道。
(责任编辑:李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