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云
2003年4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习近平在杭州高新区(滨江)考察科技工作时,要求杭州高新区管委会(滨江区政府)着力在优化环境、优质服务、引进人才上下功夫,打造“高科技天堂”,培育竞争优势、集聚优势,努力在全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发挥带头作用。次年,又连续三次考察高新区(滨江)。
此后,高新区(滨江)始终把“高”和“新”作为产业发展方向,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努力建设科技新城,高新区(滨江)在钱塘江南岸迅速崛起,成为发展前沿的核心区,成为浙江省最重要的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技术创新示范基地、创新型人才培养基地、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和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人才新政 理工科毕业生受青睐
习总书记在4月19日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古往今来,人才都是富国之本、兴邦大计。要把我们的事业发展好,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在经济环境整体低迷趋缓之际,高新区(滨江)的爆发式逆增长背后是政策和人才聚集叠加所致。现任高新区(滨江)党委书记詹敏说,有人才就有技术,有技术就有项目,有项目才有产业,优待人才,要把人才搞得多多的,把技术搞得棒棒的!
杭州有人才新政27条,高新区(滨江)有“5050计划”。滨江区于2009年率先出台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5050计划”,结合市场新形势新需求,于2016年1月出台新一轮“5050计划”。
近几年,滨江成为年轻人创业就业的新高地,2015年,全区新进大学生2.3万人,其中理工科占70%,因产业属性理工科毕业生更受青睐。
滨江区人才工作科科长周颖菲告诉记者,“人才新政”导向更加紧贴市场,在工作思路上“政府、市场”两力齐发,以政府的主导力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实现路径上“市场化、专业化”两化驱动,用市场化手段集聚专业化力量,推动人才生态国际化;在对象条件上“国际、国内”两才并举,不唯学历背景广纳人才;在评价方式上“人才、项目”两点并重,政府把关人才能力,市场评估项目绩效,分层次分阶段递进式扶持;在资助方式上“有偿、无偿”两资叠加,探索了市场化条件下政府无偿资助+股权投资的政策扶持机制。
为发挥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的集聚效应,滨江以更大力度推进新一轮鼓励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5050计划”。
对经认定的“5050计划”引进人才创办企业给予以下政策扶持:第一, 办公场所补贴。给予企业自设立或引进年度起三年内办公场所的全额租金补贴。第二, 研发创新资助。创业启动资助。经认定,给予20-1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助。研发经费补助。经审核认定,按实际支出额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研发经费补助。第三,银行贷款贴息。按照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给予最高500万元银行项目贷款的利息补贴。第四,政府天使投资。根据企业实际需要,给予“一事一议”政府天使投资。第五,创业发展资助。鼓励融资:政府按创投机构投资额的15%,予以资金配对,最高不超过500万的创业发展资助等;鼓励成才:对经认定的引进人才新入选国家“千人计划”或“万人计划”,浙江省“千人计划”,杭州市“521计划”创业类人才,分别给予人才创办企业500万元、200万元、100万元的创业发展资助等。
栽好梧桐引凤来,滨江的人才政策,引来各方人才向此聚集。
人才聚集 培育千亿级产业链
习总书记说:“我国是科技人才资源最多的国家之一,但也是人才流失比较严重的国家,其中不乏顶尖人才。在人才选拔上要有全球视野,下大气力引进高端人才。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有很多国家的人才也希望来我国发展。我们要顺势而为,改革人才引进各项配套制度,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只要是优秀人才,都可以为我所用。”
据杭州高新区(滨江)人才办统计,2015年,该区新增国家和省级千人计划专家各16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总数达56人,海归人员4500人,创办企业804家,大有聚天下人才为我用之势。
自2002年杭州国家高新区、杭州市滨江区管理体制调整以后,杭州高新区(滨江)逐步发展成为浙江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主攻网络基础产业和物联网、互联网三大重点领域,打造了从关键控制芯片设计,到传感器和终端设备制造,到网络通信设备、信息软件开发、物联网系统集成以及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智慧医疗等运用,再到网络运营服务、大数据平台的全产业链和技术体系,聚集了7000余家科技企业、200多家重点信息经济企业,培育壮大了一大批骨干企业,如电子商务行业,有交易额是沃尔玛2倍的阿里巴巴、网易、网盛生意宝、药药好、万色城等;数字安防业,囊括海康威视(全球安防第二,视频监控第一)、大华股份、宇视科技行业前三甲,以及红外成像技术突破国外封锁的大立科技;互联网金融,有互联网金融软件龙头企业恒生电子、同花顺、信雅达,还有第三方电子支付的开放合作平台+跨境支付平台连连支付等;智慧医疗,聚集了可穿戴式设备让基础医疗进入家庭的好络维、医惠科技、和仁科技及丁香园;网络基础设施,有IT基础架构的全球领导者华三通信,国内专业存储领军企业宏杉科技、华为杭研所、安恒科技等。
这些新兴产业的背后,无不凝聚着网信人才的智慧。引领和带动了杭州乃至浙江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共同形成了一个共生共荣、融合互补的产业集群。2015年,滨江信息(网信)经济规模1589亿元,形成业态完整的千亿元级的网信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