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森
今年五一劳动节,我参加了“北京121秦岭珍稀动物科学探索营”,在科学家的指导下考察了秦岭大熊猫。参加探索营之前,我查询了一些关于大熊猫的知识,原来人见人爱的大熊猫已经在地球上生存500多万年了,不愧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想着大熊猫那大大的黑眼圈,和它黑白相间、胖乎乎的身体,我就想早点见到它。
经过了从北京到西安,再从西安到秦岭的旅途,我和小伙伴带着期待与好奇来到了位于秦岭深处的熊猫谷。
科学考察开始,“熊猫爷爷”雍严格老师给我们讲解了《可爱的大熊猫》,我从中学习了很多关于大熊猫的知识,比如知道了大熊猫的习性、它们在秦岭的分布,以及科学家是如何知道大熊猫年龄的。
“熊猫爷爷”还告诉我们,在秦岭多次发现棕白色大熊猫,1985年3月26日在岳坝乡就发现了一只生了病的棕白色大熊猫,经过抢救治疗后痊愈了,成为了轰动世界性的新闻,被誉为世界奇观。
带着无比的兴奋与好奇,我们跟着“熊猫爷爷”来到了熊猫谷里的饲养场,见到了世界上唯一一只棕色大熊猫“七仔”,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测算大熊猫年龄。
“七仔”与其他熊猫的不同之处是它的四肢是棕色的皮毛。为什么是棕色的呢?饲养员叔叔告诉我们这是一种白化现象,他还讲解了“七仔”的生活习惯,并拿出了一袋“七仔”的粪便,因为我们需要通过这些粪便来推断“七仔”的年龄。
开始我以为熊猫的粪便很臭,闻了一下才发现粪便居然有一股淡淡的清香。后来才知道熊猫是“直肠子”,它吃进去的食物很快会被排出来,这些竹子就像经过了榨汁机一样,还能看出粗糙的竹纤维,也因为它的食物是竹子,所以粪便才会有竹子的清香。
接下来,老师告诉我们通过熊猫粪便中竹子咬节的长度可以判断熊猫嘴的宽度,再推算出熊猫的年龄。这个季节“七仔”最喜欢吃竹笋,所以粪便里没有多少竹节。
老师为我们准备了其他熊猫粪便中的竹节,教我们用游标卡尺来测量咬节。
我一共测量了30根咬节,最后算出的平均值为39.82毫米。老师告诉我,这么长咬节的大熊猫,其年龄应该在6~7岁。
原来动物学家是用这个方法来知道野生大熊猫的年龄的。我受到鼓舞,从“七仔”粪便中少量的竹节里,测量出其咬节长度大概是36毫米,老师告诉我“七仔”年龄在4岁左右,这和饲养员叔叔告诉我们的“七仔”的年龄一致。
在动物学家的带领和指导下,我从这次探索营活动中了解了许多关于动物学方面的知识,学习了测算大熊猫年龄的实际操作方法,同时意识到了保护动物的重要性。以后我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去发现更多有趣又值得探究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