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琨 李嘉誉
摘要:民族民间舞蹈是各族人民在祭祀、礼仪、娱乐以及劳动生产时所跳的舞蹈。近些年来为了迎合时代的潮流,民族民间舞蹈越来越具有娱乐性和观赏性,其不仅具有丰富的民族特色,还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正因如此它在当代高校舞蹈教学课程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舞蹈知识的同时,也深刻展现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 教学改革 学生创造力培养
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一项历史悠久的艺术形式,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与文学、乐律相结合,并通过劳动人民的改编与创新来对不同民族的不同思想内涵与宗教信仰进行表达。然而,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加热哀于学习形体丰富的现代舞,对于极具民族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渐渐忽略,因此,想要让民族民间舞蹈得到传承,就需要积极调动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的热情,使我国民族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这一代人身上得到继承与发扬。本文从课堂实际出发,针对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存在问题,从各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改革探究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以此来达到提高学生创造能力的目标。
一、现如今民族民间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我国舞蹈方面的高校毕业人才大多都被选入了各大舞蹈剧团,因此在高校的教学编排中,常常以培养学生成为舞蹈工作者为侧重点,相对来讲忽略了对学生民族民间舞蹈知识的培养,使学生渐渐失去文化传承的意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课程不仅相对于其他舞蹈课程来讲是较为全面和系统的,而且广泛涉猎人类科学和社会科学,其大体包含了广义上的舞蹈应用理论基础与狭义上的舞蹈技巧教学这两方面内容。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方面的教学意义,更多的是对民族民间舞蹈技巧进行教学。
民族民间舞蹈的专业教材与中学的教科书式教材不同,更倾向于教学参考方面,这样一来就体现出民族民间舞蹈教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由于民族民间舞蹈来源于民间,舞蹈动作相对刻板而单一,教学方式也比较守旧,所以对于新时代的学生来说,这种旧的教学方式乏味而无趣,自然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了解不够深入与透彻,无法感受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艺术魅力。
通常来讲,各个民族通过舞蹈这种艺术形式想表达各种情感与思想都不尽相同,但相同的是这些内容都源于各个民族最传统的文化与信仰。尽管如此,在各个高校开设的民族民间舞蹈专业中对于民族文化的教学还是有所欠缺,而这种情况在非专业舞蹈教学中体现得更为深刻,陈旧的教学理念早已经跟不上如今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改革的步伐,因此需要及时调整教学理念,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化传承的意义。
二、从各高校民族民间舞蹈改革谈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一)更新教学理念是激发创造力的主要条件。从教学理念上来看,传统且单纯的为培养舞蹈工作者而忽略对学生进行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教育的思想过于落后,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确立新的教学理念来适应时代的发展。并且新的教学理念需着眼于对学生知识体系构建,在培养学生舞蹈形体素养的同时更注重各民族舞蹈文化教育的传承。另外还要将知识理念与舞蹈技术相结合,从而全面地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在精准表达各民族民间舞蹈精髓的同时,对各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这样一来就可以让学生在进行创新时更好地把握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与层次,从而完成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目标。此外,在完整保留民族民间舞蹈的传统精华的同时,及时更新现有的教学理念,对民族民间舞蹈进行跨时代的创新不但是其教学过程中的主要课题,而且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完善教材建设是培养创造力的根本措施。民族民间舞蹈是一个心灵体会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过程,是一个需要由内到外、理论到实践、熟悉到驾驭、直击心灵到灵活表现的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由此看来,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教材的建设是极为重要的,其内容的编写既要体现出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的精神风骨,又要紧紧把握住现代教学的特征,还要结合当地对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安排。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哪一部教材是完美而没有缺憾的,所以只有经过实践的洗礼教材才更显现出其独一无二的价值。也正因如此,教材的编写者必须要积极地对教材进行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为规范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以及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提供根本保障。
(三)丰富教学手段使培养创造力的重要策略。对于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来说,文化背景的分析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与多种形式相结合,以达到教学手段多样化的目的。第一,可以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设备,将各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各民族地域特色风光以及人文风情一动态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使学习率得到提升。第二,可以加设民族民间历史文化背景的课程,让学生了解舞蹈动作的由来。例如,藏族民间舞中的堆谐、弦子等动作就是由人民繁重的体力劳动衍生而来。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为全面而立体地了解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精髓,同时也为培养学生无限创造力开创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作为各高校舞蹈教学的重要课程,肩负着弘扬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艰巨使命。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依据不同民族的不同风俗特点,以各个民族民间舞蹈想要表达的思想及内涵为中心,让学生深入了解民族民间舞蹈的魅力所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民族民间舞蹈的兴趣。这时学生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有了兴趣,就会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通过探究有了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并在日常学习中融入自己的思想与领悟,创造出具有独特品味的民族民间舞蹈,使民族民间舞蹈得到真正意义上的传承与发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