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峰
摘要:提高烟草企业经济效益,往往离不开减少消耗,实现降本增效。因此,围绕降低车辆维修费用这一核心工作,结合烟草行业精益管理工作的开展,明确车辆维修费用管理目标,并将其控制在合理区间之内。
关键词:烟草企业 车辆维修费用 课题研究
一、降低车辆维修费用课题选题理由
降低车辆运行费用是烟草企业基础管理上水平,构建责任烟草的需要。烟草行业的企业文化提出构建“责任烟草”,旨在建设一个低耗费、高产出的行业发展方向。完善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可控费用,降低管理成本,必将是烟草企业基础管理上水平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我公司车辆维修费偏高且逐年递增。2015年度我公司车辆修理费这一项直接消耗性支出占当年车辆运行费的37%,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百公里维修费为28.26元,单辆月平均维修费为1487元,与同体量单位相比费用数额偏高,不利于企业成本费用的控制。
二、车辆维修费用较高情况的现状调查
通过分析研究,发现我公司车辆故障多发、送修频繁,是导致维修费居高不下的最直接原因。车辆老化程度与维修频次、维修费用成正比,保养程度与维修频次、费用成反比。通过分析比较,认为配件费较工时费更具缩减可行性,配件费的降低与日常维护、比质比价等密切相关。
目前我公司车辆保养费用占比偏低,异常损坏偏高,应注重加强保养,避免异常损坏修理类型。了解汽车的基本知识和日常维护,纠正不良的操作习惯,把车辆技术性能与操作结合起来,对减少故障率、降低驾车成本、延长汽车经济使用寿命有直接影响。
三、车辆维修费用较高的要因确认
通过对于车辆运行费用较高的原因分析,我们找出四个主要末端因素。一是缺乏系统性培训:经过查阅培训资料,虽然有相关安全知识培训,发现无相关车辆机械性能及维修保养知识的培训;二是考核力度不够:通过查阅考核记录,发现目前考核方案中只存在清洁与日常检查考查,并无维保方面的细化条款,导致驾驶员维保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三是车辆维修保养规定执行不到位:公司没有出台车辆的具体保养规定,对于日常保养随意性很大,导致车辆保养维护不及时;四是“日趟检”流于形式:“日趟检”制度执行不到位,整体车况难以保证及时维护到位。
四、制订降低车辆维修费用对策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驾驶员维保知识水平。定期进行针对性培训,组织开展驾驶员岗位技能培训,培训遵循针对性和实效性原则,内容以实用型和可操作性为主,侧重于车辆结构性能、驾驶技巧与习惯、维修保养要点、物流规范和制度等技术知识和实际操作规范,培训过程重在问题解决,通过学员交流与互动,达到学以致用、以学促变的目的。邀请高级机械师进驻现场授课,针对车辆经济性、安全性进行讲解指导,传授车辆日常维护经验、恶劣天气驾车注意事项等,使全体驾驶员了解车辆技术性能,正确驾驶和维修保养车辆。
(二)落实弹性考核,控制维修成本。细化考核管理办法,将车辆运行费用指标细分至百公里耗油量、百公里维修费两个二级指标,对近三年来汽车维修费用进行统计,按逐年指数上升幅度,将略高平均数费用作为全年维修费用参照值。司机必须严格按照“三好”(即“管好、用好、养护好”)和“四会”(即“会使用、会检查、会维护、会排除故障”)对驾驶车辆负责。注重过程考核,考核实行百分制,提高维护保养方面考核分值的比重;注重清洁保养与维修控制,双管齐下,完善过程考核机制,将车辆养护水平、汽车维修费用与驾驶员的月度绩效工资、评优评先等挂钩,保证费用指标分解到部门和司机个人,加强控制维修费用责任心,年终对每位驾驶员所执管车辆维修情况进行核对,及时兑现奖惩政策。
(三)建章立制,提高车辆管理水平。修订完善定点维修制度,根据车辆维修单位的技术水平、维修价格、质量声誉以及驾驶员满意度进行多方评价,每年采用招投标方式确定最优性价比维修定点单位,定期进行跟踪再评价。制定维保技术规定,强化维保技术应用。根据不同的车型和配件,针对季节和路况等客观情况,制定车辆使用规范、操作护规程、零部件维修保养具体细则等。加强车辆维修费用内部控制,规范维修费报支流程。不定期抽查维修费用金额大,维修频率高的车辆,确认费用真实准确性,程序合乎规范性。建立单车维修费用台账,对每次维修的项目、费用、维护保养里程数、配件材料、维修频次、结算信息等进行详细登记,录入计算机,并加强车辆维修后的间隔使用距离的管理,保证公开透明,便于监控,也便于对驾驶员进行考核。建立派车单制度、费用申领制度、统计月报制度。及时统计各送货车辆的具体油耗量、里程数、维修费等各项指标,按月计算汇总,按季度在企业内部网站公示。
(四)重视检查监督,落实车辆“日趟检”制度。修订完善《车辆维修保养定额标准》和车辆日常“日趟检”制度,进一步完善维修费用管理程序设计,严格汽车维修申请、审批、结算程序。日常维护方面,制定定期保养制度,推行“例保日”活动,根据汽车零部件失效规律,找出各部位需要维护的周期,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和检查,保持汽车正常技术状况。制订车辆维修保养计划,对车辆实行定期检测和保养,车辆的一级保养由司机负责完成,定期保养分为周例行保养和专项保养等形式。每季度进行一次送货车营运检测,按时年检,确保及时诊断,保持性能,减少故障隐患。落实“日趟检”制度,保证车辆使用合理,车况状态良好,并做好检查记录,留存检查痕迹记录。公司与驾驶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确保“日趟检”制度落到实处,保障公司生产经营高效运转。
五、降低车辆维修费用措施实施后效果检查
2015年末,通过对所有车辆的运行技术参数进行检查,全部车辆符合相关要求,基本维持最佳状态。落实“日趟检”制度与定期保养维护规定后,保养费用有所上升,但相应地,维修总费用却存在降低的趋势。车辆的完好率提高了2%,小修频率降低了12%。全市车辆近三个月小修率平均下降15%,配件费用也较好地稳定控制在维修总费用60%的占比水平,百公里维修费为19.17元,单辆月平均维修费为935元,达到了降低车辆维修费用控制目标,实现了企业降本增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