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2016-06-30 22:04黄春分戴怒
消费导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科技创新

黄春分 戴怒

摘要:皖西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探究导致这些不足的原因,从政府、农业中介组织、农业企业和农民自身四层金字塔的角度提出提升皖西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对策,寻求最佳均衡点。

关键词:皖西地区 农业产业化 科技创新

皖西地区位于安徽省西部,农业地位突出,区位优势明显,自然资源丰富,近年来农业产业化发展较快,粮食油脂、畜禽水产、白酒饮料、茶蔬果药、羽茧麻纺、竹木草柳等农产品加工产业已取得较大规模并形成地方特色。为进一步促进皖西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农业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有必要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探寻其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立足区域优势,突破区域劣势,找出对策发展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化,多元化提高农民收入。

一、皖西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1.龙头企业快速扩张,但总体实力不强。2014年已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省级88家、市级448家,年产值亿元以上龙头企业115家。省级龙头企业位居全省前列,市级龙头企业增长较快。2014年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820亿元,同比增长10%。羽绒企业国际国内贸易总额超50亿元,成为全国四大羽绒集散地之一。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地区90万农户经营致富,户均增收3000元左右。但是,龙头企业总体实力不强,产业优势不明显。大多数龙头企业规模偏小,不能发挥规模经济效益,降低成本。

2.基地建设步伐加快,但层次较低。皖西地区已逐步形成粮食油脂、畜禽水产、白酒饮料、茶蔬果药、羽茧麻纺、竹木草柳等六大特色产业集群,建成20多个以粮油食品、畜禽加工、羽绒纺织、林木加工为主的生产加工基地和工业园区,标准化生产基本实现,但总体建设水平不高,生产仍停留在较低层次,标准化、集约化水平低,产品科技竞争力不强,企业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

3.农业生产能力增强,但供需结构不平衡。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81%。农业生产稳中有增,2014年粮食、蔬菜、肉、蛋、奶和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92.6亿斤、265.59万吨、13.3万吨、2.46万吨和30.2万吨,除蔬菜和肉类生产平稳外,其他均较上年有所增长,其中粮食生产增长最快,六安市首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称号,霍邱、寿县再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市场竞争程度日益激烈,皖西地区农产品加工的深度和广度都不足,严重影响了对农产品的需求,造成供需结构矛盾。

4.农业产业化模式走向多元化,但未实现最优化选择。农业产业化发展至今,皖西地区结合本地实际,发展模式不断创新,目前已基本形成龙头企业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特色主导产业带动型、特色产业集群辐射型、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高科技示范产业园区拉动型、产业基地带动型、特色专业村镇建设型、规模化标准化种养型等多元化发展模式。但其中主要仍为龙头企业带动型,在该模式的选择中还未完全实现最优化,“龙头企业+股份合作社+农户”模式是农业产业化的最优模式,而皖西地区的选择多为“龙头企业+农户”型或“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农户”型,模式选择次优,导致产业化效益低下。

5.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仍有提升空间。根据2014年数据统计,皖西地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面积达到235万亩,占全市耕地总面积35%以上。百亩以上种粮大户2043户,千亩以上种粮大户168户,经工商登记注册的家庭农场达1190家,较上年新增970家,其中12户家庭农场成为首批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少数农民从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中获益,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但土地流转仍需加强,规模经营效益有待提高,农民收入有待进一步提高。

6.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但现代化水平不高。目前,农产品加工产业已成为皖西地区第一大支柱产业,随着特色产业集群和优质产业基地及工业园区的建立,现代农业体系步伐加快,农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层次得以提升。但产业集群效应还没完全发挥,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原料的标准化和优质化程度低。

7.品牌效益不断提升,但技术含量总体不高。通过创品牌、名牌的品牌带动战略,品牌成效显著。目前,皖西地区已形成了一批有竞争力的著名、知名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品牌,获批国家原产地证明商标4个,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种,拥有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省级著名商标农产品40个,省级名牌农产品26种。全市共有102家企业、298个农产品进行“三品”认证,150万亩绿色食品粮食基地、60万亩水产养殖基地、60万亩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蔬菜基地经环境监测合格,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0个,国家原产地证明商标16个,省级以上著名商标66件,总量居全省第一。但总体来说,初级产品居多,精深加工产品少,产品层次低。

8.利益联结日益紧密,但联结机制不稳。随着农户利益链与企业产业链的融合,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建立,订单生产全面开展。但在农产品原料市场波动时,农户和龙头企业双方均存在违约现象和道德风险,农企之间还未真正形成经济共同体,共担风险,共享利益,产业经营机制运行低效。农业合作组织也不规范,带动作用不强,公司制、企业化成分不高,资金融合、市场开拓能力较脆弱,利益联结机制不稳也不完善。

二、皖西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不足的主要原因

1.金融支撑力度不够,农业企业融资问题突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大量连续的资金投入,而其融资渠道主要有五种,即政府财政、银行信贷、企业农民自有、挂牌上市、招商引资。表面上看融资渠道多元化,但政府财政资金有限,银行贷款条件严格,企业自有资金偏低,上市融资较困难,招商引资进程缓慢。虽然全区通过各种形式争取专项资金,整合各类开发项目资金,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同时也组织开展多次银企对接进行直接融资,摸排和争取重点龙头企业进入主板上市企业、二板企业和新三板企业后备企业资源库,但仍无法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农业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制约了龙头企业的发展,其实力和竞争能力自然不强。

2.农业科技投入不足,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科技投入在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它一方面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农产品层次。皖西地区农业生产中机械化水平不高,科技推广力度不足,加之农民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不足,主要农产品转化能力相对较低,深加工转化率只有30%。初级产品仍然占主体,精深加工产品、高科技产品少,辐射带动能力差。大型龙头企业虽然积极参与大学科技园建设,尝试与省级高校签订市校合作战略协议,与科研院所联合设立新产品研发基地,但农业企业总体缺乏创新,不愿创新,创新能力不足,面向市场需求的科技研发体系还没真正建立起来,农业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制约了产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

3.农业市场开拓力度不够,销售渠道集中且单一。因大多数农产品高科技含量低,在市场上的科技竞争力弱,加之专业化合作组织的作用力不强,农产品销售难、价格低、销量少普遍存在。同时,市场开拓欠缺专业人才的推动,农产品销售通道难于扩展,还未完全实现农超对接、电商合作和走出去开设专营店或连锁店等多元化的销售方式和渠道,市场份额上升力不足。

4.新型的专业化知识队伍欠缺,农民农业素质不高。人才是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关键要素,它通过有效整合资本、科技、劳动力等基本要素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以期实现最大的效益和最低的成本。现代农业的生产和销售需要一批懂科技、通农业、善管理、愿带领的新型专业化知识队伍。农业技术革命、农民科技武装势在必行。皖西地区农业产业化专业人才少,管理水平低,带动力不足,农民知识水平低,不敢或不愿跟随,即使愿意参加培训效果也不佳,农民农业素质整体提升度不高。

5.农业组织带动力不足,农户经营效益不高。随着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虽然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的数量都在持续增加,但农场仍以自产自销为主,经营效率低下。农民合作社等农业组织也并未真正发挥企业与农户、农户与市场、农户与基地之间的纽带作用,联合度不高,联合力不强,发展模式滞后。

三、提升皖西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提升皖西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水平,需要政府、农业中介组织、农业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和农民自身的联合,明确各自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职能边界,形成最优金字塔,达到最佳均衡点。

(一)政府:合理配置,有效扶持,做好坚强后盾

1.积极整合并优化配置支农资金,达成衔接,形成合力。一方面全面整合所有支农资金,扩大整合范围,将整合纳入制度安排,保障整合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另一方面,将整合后的资金向经济效益好、产业关联度达、核心竞争力强、带动能力明显的龙头企业倾斜,向专业化水平高、示范性强的基地建设倾斜,向科技创新能力强、集群效应明显的产业园区倾斜,充分发挥市场的优化配置作用。

2.建立监督保障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农业产业化各项项目建设质量的提高需要一个科学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通过定期检查与日常监督相结合、全面检查与专项监督相结合、内部检查与社会监督相结合的方法全程监控,配以一系列的信息反馈系统比较分析项目成本和效益,保障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

3.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一方面加强商业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之间的协调配合,查漏补缺,为农业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提供建设、生产、销售、储藏各个环节的全方位配套金融服务,逐步优化服务水平。比如商业银行可简化贷款手续,增加授权授信额度,农村信用社在重点开展小额农户贷款的同时,可以主动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等。另一方面,逐步放开合法规范的民间金融活动,在完善风险管理体制的前提下鼓励农业企业民间筹资。

4.扶持企业技术研发和升级改造,提升精深加工水平。扶持企业建立面向市场需求的科研开发体系,及时更新技术装备,创新精深加工产品,形成自主知识产权。通过科技园和研发基地建设、校企合作研发,提升产品档次,提高品牌技术含量。

(二)农业中介组织:勇于培养,高效联结,创造辐射效应

1.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联合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中介组织要积极去行政化,勇于和企业联合培养新型农业专业化人才,避免服务流于形式。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农业技术培训会、出外学习、出外考察、开展技术竞赛等多种形式提高农业人员素质。

2.规范利益联结机制,提升农业协会的聚集力和发散力。龙头企业要最大限度地保障和保护农户的利益,逐步引导和规范农业协会等中介组织,不断增强其自主能力和扩散力,将农业、农民和企业的利益牢牢联结起来,形成互惠共赢的局面。

(三)农业企业:积极开拓,敢于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1.推进产业集群,提高辐射力,打造规模经济优势。农业企业应依照政府的产业布局,依托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和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等,逐步调整自身的产业重心和发展重点,推进产业集群,扩大规模,增加效益,真正实现农业发展的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吸引大规模招商引资和开发项目,让农业和农户都从规模经济中获益,辐射带动农业和农户的进一步发展。

2.加大科技创新,提升产品档次。农业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应逐步建立专门的质检机构,通过一系列的质量体系认证提高企业的制造层次和水平。选派科技特派员到农村基层创业,逐步扩建科技专业大院,组建科技创业链,推广新技术,引进新产品,鼓励科技创新项目,推进科技转化力度,全方位提升农业科技产品的档次和质量。

3.拓宽销售渠道,全方位推进品牌带动战略。农产品交易的方式和渠道成为决定农业企业销售业绩的关键。农业企业要在维护传统交易方式的基础上创新新型交易方式,比如订单销售、农超对接、冷链物流、电子商务,逐步完成新旧连结。通过举办农产品推介会,农业产业化交易会拓宽渠道,积极开展“邮乐农品网”、阿里巴巴、天猫购物等电子商务平台对接与合作,推进特色农产品网络销售。同时要加大品牌农业建设力度,积极申报和推介驰名商标、绿色无公害、国家地理标志和名牌农产品,以品牌带来效益,逐步提高品牌知名度。

4.打造产业和产品特色,延长产品生产周期,延伸产业链。对于每一个农业企业来说,拥有自身产业特色和产品特色是其生存发展的关键。将特色转化为特长和优势,通过项目研究和科技投入等手段不断延长产品生命周期,提高产品深加工度,增加产品附加价值,延伸并稳定产业链条。

5.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形成多元化的有效融资机制。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效率不高一直是制约农业企业生存发展的重点问题,新型农业企业应有力地抓住农业产业化金融服务环境改善的机遇,从国家贴息贷款、银行贷款、招商引资、资本市场上市、民间融资等多方面不断拓展融资渠道,通过政府支持、中介担保、存款保险等方式降低融资风险,努力提高融资效率,真正实现多元共赢的局面。

(四)农民:与时俱进,科学武装,争当新型带头人

新世纪的农民应积极参加专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各类系统性培训,做现代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应努力培养法律意识,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向科技带头人、优秀经纪人、合作组织领办人、技术推广员、种养高手等带头人看齐,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质。同时应积极支持农业农村改革,积极寻找市场新机遇,多方面拓展收入来源。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化科技创新
南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苗族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论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要素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
探析电商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与促进
农业产业化的战略意义与未来方向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