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循序渐进训练体系的探究

2016-06-30 15:11李爱红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6期

李爱红

【摘 要】作文教学耗时费力,学生大量练习,教师大量批改却不见成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探索,认为传统的作文教学让初中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无物,缺乏真情实感,层次含混不清,学生怕写,老师怕改。怎样才能让学生不但不怕写作文,而且还非常喜欢写作文呢?笔者认为:作文教学要想有实效,必须做到循序渐进。本文结合作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验,与同行们一同探讨如何搞好初中作文教学这个问题。

【关键词】初中 作文 循序渐进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198-02

作文教学是初中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对初中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不仅能完成简单的作文任务,更重要的是能够对所给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拓展和延伸,进行有效的思维发散,结合生活实际,写出真情实感,做到条理清晰、结构合理、主题突出;能够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创作出高水平的习作。要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语文教师必须精心备课,认真研究作文教学新思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作文教学模式的改革。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要做到积极搭建循序渐进训练体系,逐步地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

1.作文对于初中教学所具有的重要性

写作文就是将自己的所感所想,运用语言文字的书面表达方式准确地表达出来,同时为了增强表达效果,可以美化语言,运用一些技巧和谋篇布局的巧妙构思增加文章的亮点,增强可阅读性。作文是语文功底的综合体现,是学生现阶段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

从以上对作文的理解来看,也就是从作文的初衷来看,作文应该是教学中比较容易学习的模块。但事实却相反,长期以来的教学中,作文以成绩高低为标准,以中考的考试要求为教学最终目标,使学生对作文、写作越来越反感,写作的质量自然也就无法提高。

初中作文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大模块,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思维角度来讲,可以培养学生思维方式,训练学生正确合理的思维能力;从语言知识角度来讲,是语言文化知识积累的体现,同时有助于语言文化知识的丰富与优化;从价值观角度来讲,作文将学生的价值观体现在文字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文了解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价值取向,了解学生的情感生活和心理状态。

因此,作文无论是对教学而言还是对学生身心发展而言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2.搭建初中作文循序渐进训练体系的意义

从教师的角度看,循序渐进指导作文教学,制订相应的训练计划,合乎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合乎作文教学规律,合乎学生学习的规律,能让写作教学更具科学性,摆脱传统写作教学的随意性、盲目性,同时牵动整个语文教学,使我们的作文教学走出困境,并且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还能克服作文教学中的随意性、盲目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解决学生作文的三大难题,即“没话写”、“不会写”、“写不好”。使我们的作文教学更加具体化,系统化,规范化,使学生在有序的训练下逐渐提高作文能力。

3.初中作文循序渐进训练体系的搭建方法

3.1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初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语言运用文字的能力。初中生要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必须建立在正确理解和运用词语的基础之上,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正确的理解和运用词语是初中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词语呢?一是引导学生在课文学习中积累词语,背诵精彩的片段。背诵是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材料的好方法。本人十分重视教给学生最基本的背诵方法,运用听写、默写的方法加以巩固。在教学中,每篇课文后面的词语都要听写。有时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平时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进行自查,自检等。其次是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进行积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看课外书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更是积累的好方法,看到自己喜欢的好词、好句、好片段勤动手,把这些都抄写在摘录本上,一有时间就可以拿出来通读,一学期下来,有的同学摘录本都有好几个呢,在作文的时候常常翻阅看看,适时运用,就会发现摘录的价值。再次运用“复述”的方法,让学生把积累的词语和看到的课外书的内容和精彩的片段进行复述。同学们都要交叉进行检查,精彩的片段和看书的内容只能到一个同学处复述。今年我们班有38位同学,一学期下来至少进行复述38个精彩的片段或课外书的主要内容,并且每位同学在交叉检查的过程中都有详细的记录。一周进行周赛,一月进行月赛,一学期进行期赛。开始时,笔者加以指导,现在改由同学们自己主持,学生们乐此不彼,他们的表达能力,表现力都增强了。由于学生们个个都有向好的、向上的发展需求,求进步,争取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这样由于平时的积累多了,在写作文时有很多的素材,信手就可以拣来。

3.2 巧用教材,训练阅读与作文技巧。叶圣陶曾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尽管初中语文教材中对作文的训练系统性不强,但是教材中的课文大多选自名家名篇,内容切合学生生活实际,题材多样,是中学生写作最好的范文。立足课堂,充分利用教材的示范作用,多角度,多渠道地引发和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写作能力是绝对可行的。

通过对课内、课外精品文的评析、鉴赏,精心点拨各篇制胜之法,让学生在讨论、练习中悟出写作的技巧。这样,既能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充实,开阔学生的视野,又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汲取写作知识的精华,从范文中探索到成功的奥秘,从而悟出“怎样写”的真谛来;还可以避免学生阅读中的盲目性,使优秀范文发挥“以一当十”的作用,这可以说是一种两全其美之法。

3.3适时鼓励,激发兴趣。教师适时的鼓励是延续学生写作激情的不竭动力。美国教育学家巴士卡里雅博士宣称:“把最差的学生给我,只要不是白痴,我都能把他们培养成优等生。”他的妙方就是赞扬和鼓励。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地探索,产生灵感,是形成创造性思维的内在动力。不管哪个年级,保护学生写作积极性都至关重要。因此作文教学中需要教师拿起表扬的武器,寻找学生习作中哪怕一丁点儿闪光点,尽情地表扬、激励,让学生从写作中不断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力,激发学生对作文的渴望和高昂的热情,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高度的激发状态,达到不吐不快的境界,从而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在广阔的思维空间里驰骋,产生不竭的创作动力。

3.4由易到难,逐步推进写作进程,树立学生的写作信心。写作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不能一蹴而就。它要求在训练上要有阶段的区分、层次的差别,要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循序渐进。在训练的内容与方式上,要由散到整、由小到大、由单一到综合地渐进训练。这样学生就能看到成功的希望,就容易树立写作信心。

3.41 指导学生进行分解训练:在平时,要抓紧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分解训练,对学生提出有层次的各个小目标,让学生进行逐级递进的单项训练。写记叙文时,进行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写说明文时,进行抓住事物特征的训练、合理说明顺序的训练、恰当说明方法的训练。写议论文时,进行确立论点的训练、筛选论据的训练、论证方法的训练、论证结构的训练。

3.42 采用台阶式综合训练:在单项训练的基础上,再采用台阶式综合训练。首先要对学生讲解一些方法和注意事项,还要说些鼓励性的话语,诱发他们的写作情感;然后让学生写,互相评、互相改,自己再改,再重作;最后教师快速批阅,指导学生重作,并选出写得好的张贴在教室里,或推荐给学校广播台,或鼓励向其它有关报刊投稿。这样,学生时时感到成功在望,必然产生达到成功的愿望,引起潜意识的内在冲动,产生写作热情和兴趣,努力写作。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逐级递进,不能把目标定得太高,要一步一步递进;同时,教师要及时跟踪、肯定学生的一点一滴的成绩,使学生对于自己取得的成绩有一种成功的快乐和恰如其分的自我欣赏和陶醉,这样他们才能经常保持积极进取的写作心态,从而树立写作信心,取得更大的成功。

3.5贴近生活,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写作素养的提升需要习作实践的引导。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作文教学与其他知识点的教学一样,也应体现生活化。教师在设计作文题目、写作内容时,要培养学生联系生活、贴近实际的意识和能力,要让学生写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出人的内心世界,使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实际。这样,学生才能够在习作中理解生活的丰富内涵,并真正受到思维的启迪。只有这样,作文教学才能彰显新的生机与活力。这对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素养,挖掘学生的创作潜能,培养学生的创作水平至关重要。

比如,在进行“写人、写事”为主题的作文时,教师可以通过给材料命题的方式进行作文训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材料上的信息,通过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感,谈自己的具体看法。通过这样的习作训练,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写真实、说真话的习惯,从而能综合提高学生的习作素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6增强作文训练实用性。一般的作文无实用性。只是为练习而练习。这样可能会降低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因此,我们应该多进行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作文训练,让学生把平时训练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例如经常写一些书信、调查以及小型文学作品等。这样就可以使他们提高对作文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增强写作的欲望和兴趣。

总之,生活中处处有文章,处处有作文。作文教学必须做到井然有序,活而不乱。教师还要创新方法,做到贴近生活,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素养。作文教学生活化可以优化教学环节,延伸课堂宽度,有效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学生创新思路,使学生写出文笔流畅、用词精美、富有情感、结构严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文章,提高学生习作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写作素养,从而实现作文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柏小武.“循序”才能“渐进”——关于提高高中作文教学质量的思考[J].甘肃教育.2007年05期

[2]余洪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教学的思考[J].吉林教育.2009年22期

[3]庞耀俊.新课标下初中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8年09期

[4]周传方.新课标下的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年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