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军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107-02
小学《科学》课是一门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启蒙课程。它以培养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科学》教学是以实验为基础,以探究活动为重要形式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学生活动,让学生动起来,达到在活动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在教学中充分满足学生的要求,联系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论联系实际;做到眼心结合,手脑并用;积极开展综合实践,给学生广阔时空,努力促进学生主动地去学习。
一、积极开展观察活动 , 让学生做到“眼心结合”。
观察是让小学生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有意识地去认识客观事物与现象的一种方法。当我们在教学中给学生们提供了观察的材料之后,首先不要指定他们观察材料的哪些特征,提出这样、那样的观察问题,限制儿童的自由观察活动和观察方法,而是尽量地鼓励他们主动地、独立地、尽可能地利用自己的感官,以各种方式观察提供的材料。陶行之先生提出的“做” 是指广义的“做”,既要用手做,也要用眼、耳、鼻、嘴等各种感官做,更要用心、用脑去做。其中一个重要含义就是“眼与心” 的结合,即观察与思考要有机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学生从小就要在观察过程中学习眼与心的有机结合,通过无数次的观察经历逐渐掌握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揭开事物本质特征的观察方法和技能。为此,老师应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去观察;训练学生运用多感官观察,真正做到“眼”与“心”的有机结合。例如《开花了,结果了》这一课时,为了使学生自行认识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过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会结果;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等科学概念时,我事先采集了几种植物的花。上课前,便将装有花朵的小盒放在实验桌上,当讲到花包括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几部分时,让学生观察各种实物。首先不要提出任何问题,而是放手让学生带着对花朵的神秘感和好奇感自由去观察,学生在观察花朵的活动中,喜欢用眼看,鼻子闻,手去摸,甚至有的控制不住还将漂亮的花朵一片一片地扯下来观察,对学生的这些活动,教师不要加以干涉制止,只要他们是在进行观察花朵的活动,不论观察方式如何,其实都是利用自己的各种感官获得感性认识,并自行获取知识,增强探究能力。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开展学生的观察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其做到“眼心结合”。
二、积极开展实验教学 ,让学生做到“手脑并用”。
实验教学是促进学生手脑联系的桥梁,要让学生真正做到“手脑并用”,就一定要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正如陶行知所说:“要创造,你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非用脑不可,手和脑在一起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因此,《科学》教学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因为实验过程本身就是行知结合的过程。实验教学通过学习各种实验操作启发学生探究自然界事物的相互联系,在探究奥妙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前学校条件比较差,实验教学难以开展,现在我县大多数完小都有实验室,以现有的条件,加上我们教师的创造,教材中的实验基本都可以做起来,能否积极开展实验教学,主要是我们的教学理念问题。当然实验教学也决非是教师简单地做几个演示实验,而要让学生动起来。在实验中,我们要不断地“设疑——动手——观察——质疑——探索——讨论——解疑——结论”,才可能激发学生动手的愿望,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达到培养创造性人才的目的。
1、设疑难 , 引导学生争论。
《科学》课教学如果只是对着课本“念经”,必然会使学生“味同嚼蜡”。学生常常会“昏昏欲睡”,课堂气氛当然也就“死气沉沉”。在此情况下,如果采用争论设疑法,提出疑难,引起争论,往往会收到意料不到的教学效果。争论设疑,就是通过设疑来引起学生争论,以激发学生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和辩论,打破课堂上的沉闷,以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教学效果。如《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这一课。桌子上放着两盆液体,我出示两个马铃薯,马铃薯在一盆液体里沉,另一盆在液体里浮。把两个马铃薯放入盆中,都浮起来了,放入另外一盆,马铃薯都沉下去了。“咦,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进入实验,兴趣更浓、注意力更集中,不仅加深了实验结论的记忆,更学会了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问题的方法。接着学生动手实验,按照方法烧盐水,真的烧出了粉末,学生认为这就是盐。证明了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就是盐水。这样学生亲身实验,学习积极性高,效果也很好。通过观察实验活动,锻炼学生,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勇于探索未知的能力。
2、创情境 , 诱导学生思维。
教师针对不同的课题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方法,利用与科学课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谜语、游戏、演示、实验等手段来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并以此来设疑,使学生在感性上得到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求知欲,为后续的学习和探究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如:《了解空气》一课,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创设情境,首先演示了“纸的奇遇”实验,当学生看到烧杯中的纸团被压到水下却并没有如他们预期中的被浸湿时,顿时被激起了求知欲,这时教师又适时提问:“是谁保护了杯中的纸团不被浸湿呢?”学生根据实验事实,初步推断出可能与空气有关,那么究竟是不是空气呢。由于课堂一开头就引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自然也就产生了如我们怎样才能看到空气、摸到空气等等一连串的疑问。
3、倡交流 , 训练学生推理。
当学生获得了许多实验信息和直接经验后,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交流讨论,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解读和分析数据,对实验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根据实验现象、数据进行分析推理,作出科学的结论。以培养学生分析能力、推理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目的。还可以让学生对各种实验结论进行评论,从而懂得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讨论时,要求每个同学都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一点、两点。交流中善于发现别人的亮点,敢于质疑;师生共同讨论交流时,各小组发现发言者的想法与自己有出入时,要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形成辩论的氛围。如在教学《光的传播》一课,设计实验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做完小孔成像实验后进行讨论交流时,一学生说“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因为我们小组在屏上看到了蜡烛火焰的倒像。”这时,另一小组的一个学生马上反驳说“不对,我们小组也在黑纸片上挖了孔,但没看到屏上的成像,因此光不一定是沿直线传播的”。在辩论中,学生的思维显得极其活跃,每个学生都在积极主动参与,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三、积极开展综合实践,给学生广阔时空。
《科学》课上有很多内容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去进行调查、考察或实验,这些活动在课堂上是无法完成的,带领学生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上这一类课行之有效的方法。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其生活性、综合性的课程内容,自主性、探究性的运行方式,个性化、开放性的教学组织形式,为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让学生学会学习,把更广阔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创新的前提是自主学习,有了学生自己的时间保证,才能玩得尽情尽兴,探究也就更加深入有效。为了让学生有更广阔的时空,我们在《科学》教学中更应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等一系列天文知识课文,《食物链》等表现多种生物类课文,这类内容除了可以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外,更好的办法是把学生带到大自然,让学生亲近大自然,亲眼看一看,亲手摸一摸,亲耳听一听。这不仅能进行直观地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