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桂
【摘 要】 改进和加强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是体校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索激发运动员学习文化课的热情和信心,使专业课与文化课相辅相成,是有力提升他们全面素质和竞争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 运动员;文化课;体育训练;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2
随着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这一特殊群体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2010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加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阶段的文化教育工作,打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基础,切实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养。
探索激发运动员学习文化课的热情和信心,使专业课与文化课相辅相成,是有力提升他们全面素质和竞争能力的关键。本课题通过对本校青少年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分析影响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寻求提高运动员文化课成绩的方法对策,为学校培养亦文亦武的青少年运动员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模式。
一、造成学困生的成因分析
1.内在因素
(1)无明确的学习目的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运动员学习目的不够明确,而学习目的是直接推进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青少年运动员这种无目的的学习,使他们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老师、家长催一催、逼一逼,他们才动一动,这样的学习由于缺乏内生动力,因而收效甚微。
(2)依赖心理强
由于教育模式的问题,中国孩子本来就缺乏自主性,依赖性强。这不仅反映在生活上,在学习上也如此。运动员“学困生”在学习上尤其表现出对教师、同学很强的依赖性。
(3)学习习惯差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智力因素仅占20%左右,非智力因素要占到80%。在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置。可反观运动员,学习习惯基本没有养成,课前无预习、课后无复习;上课丢三落四、心猿意马;遇到难题不深究,绕道走,作业基本靠应付……这些都是在学困生身上反映出来的学习习惯。
2.外在因素
(1)社会因素
一是日益严重的社会功利思想让“学困生”滋生了厌学情绪,认为有钱就可以找工作,“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一些家境好的学生看到有的人通过关系找到了工作或者挣到了钱,干脆放弃学习。
二是政府对运动校的重视支持不够。各地政府将更多精力和目光盯在了中小学教育上,认为体校运动校的社会关注度低,作用小,对学校长期不关注、不解决运动校办学的困难,任由其发展,学校办学资金严重短缺,教学训练设备落后,这些都对体校学生的接受心理造成不利影响。
(2)学校因素
一是旧有的固化僵硬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青少年运动员全面发展的需要。当前,很多体校仍然沿用几十年如一日的学习训练模式,一般上午文化课,下午训练课。这种模式下学生既对文化课容易生厌,又对体育训练易于疲倦。
二是教学训练相互割裂,“两张皮”。教练只管训练,教师只管学习,教练员和文化课老师工作不沟通,课程无衔接,各管一程,训练课与文化课没有形成良性相动。
三是课堂教学效果低下。长期以来,由于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体校办学相对封闭,既缺乏和普通学校之间的学习交流,又缺少和同级体校的互通有无,既没有外部压力,又没有内部动力,部分教师教学思想、方法陈旧。
(3)家庭因素
一是家庭在关键阶段对孩子疏于管理。有的家长一方或双方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由父母一方管理。有的父母则都出外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看管,这种局面往往无法督促和管理好孩子。
二是家庭结构的影响。现代社会中家庭的不稳定因素显著增多,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成员的关系更为复杂,离婚率不断上升,给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运动员带来了不良影响,给他们的心灵抹下了阴影。
四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脱节。体校的孩子家长因为孩子成绩差,最怕老师请,只要老师不请,就不愿意主动和老师联系,导致老师和家长在教育上形不成合力,两者之间长期相互脱节,形成“真空地带”,一些孩子就此成为“学困生”。
二、运动员“学困生”转化的对策探究
1.广泛地关注他们,多一份地关爱他们
(1)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这情感。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就是说学生对学习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对该科目教师的情感转变而成的。因此,注重师生情感的培养,是培养和维持运动员文化课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
(2)真正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要在课堂上广泛关注他们,多提问,多鼓励,以运动员学困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为基础,适当降低对他们的教学要求,实施“分层教学”和“分层作业”策略,使每个运动员每天都学有所得,获得学习成就感。
(3)加强对运动员学习的跟踪监督,督促其得到有效转化。课任教师和教练在转化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他们的跟踪督促,随时要跟踪检查老师布置他们的学习任务,反复抓,抓反复,督促其完成当天作业和学习任务,利用每天的作业和单元检测查究他们在阶段内出现的问题,及时矫正,促使他们得到有效的转化。
2.建立有意识转化“学困生”的思想,自觉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
(1)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激发运动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注重对“学困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建立长效机制,使他们回到正常学习的轨道。
(2)改革教学机制,充分激发“学困生”学习的内生动力
动机缺失是造成学生学业不良的主要障碍。因此,在对运动员“学困生”进行教育、转化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增强自我信念非常重要。
(3)改进对学困生的评价方法。评价不应以一般的成绩评定来替代学习评价,应该对学生多进行学习态度及主动性方面的评论。我国学者据此在分层递进教学实验里就采用了形成性评价和鼓励性评分法,实践证明它对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是有效的。
(4)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要转化运动员“学困生”,只靠硬性的、统一的文化知识辅导、补习不行。首先,教师要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分层施教与分层递进教学实验证明,让运动员自己选择学习目标比硬性规定学习任务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其次,让运动员在完成自己所选择的学习目标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我信念,胜任感。
3.合理开发和利用教材,适当降低学习难度
运动校使用的是普通学校教材,不适应体校学生学习实际。如果我们能够根据运动员的实际学习状况合理利用和改进教材与教学方式,对激发运动员的学习兴趣,拓展运动员的知识面也大的好处。
4.架通教练员和文化课教师联系的桥梁,形成教学合力
从加强教练员和文化课教师的协调联系入手,让教练员走进教室,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让文化课老师走进训练场,了解学生在训练场顽强拼搏的另一面。这样更有利于教练和教师的相互理解和沟通,便于更全面的了解学生,从而找到了个体教学的契合点。通过赛前测试,取消文化课考试不合格学生的比赛资格,逐渐让学生认识到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让运动员认识到学习、训练同样重要,二者相辅相成,双向用力,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教学合力。
5.把好招生关,招生注重运动员的文化课基础
学校和教练员在挑选运动员苗子的时候,应和文化课老师相互配合,有意识考察其文化基础、基本素养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在实践中,摒弃了那种把体校单纯看作专门招收所谓“四肢发达”学生的学校,而是严格坚持素质标准,坚持“少而精”,尽可能选择德、智、体兼备的有潜力的学生,为训练高水平的运动苗子打好基础。
6.高度重视对学困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
实践证明,作为一名教师,能运用心理科学这个有力武器,去教育、管理好每一位学困生,能有效地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学习成绩。
人的行为总是在心理支配下的行动,结合学困生实际开展心理知识讲座,使他们掌握一些心理科学知识,有助于心理发展,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行动。教师可利用个别谈话、个别教育的时机,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对有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诱导,从而加强学生的个别教育。
三、学困生的转化效果
经过课题组老师将近一年对运动员学困生的课堂关注、课外辅导、同伴帮扶等一系列的转化措施,学困生在各方面均有大的进步,主要体现在:
1.学困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们比以前爱学习了,对学习也充满信心。上课也能主动发言了,作业比以前认真了,而且大多学困生在学习上遇到问题,可以主动去问老师和同学了,这些学生的行为习惯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慢慢形成。
2.通过改变对学困生的评价手段,充分发挥了他们应有的特长。书画展览、演讲比赛,汉字听写、文艺节目表演中有好多学生不良学生表现非凡,学校给予他们表彰奖励,使他们的特长得到了应有的发展,也充分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通过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部分学生逐渐变得乐观、积极,他们又重燃起了自信之火,拥有了一个孩子应该拥有的快乐童年。
4.在本研究的过程中,无形中将学校、老师、孩子、家长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形成了孩子健康成长的一个和谐整体。
参考文献:
[1]李先国等.对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的反思[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3
[2]任丽.体校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
[3]闫晓晖.体育运动学校青少年运动员文化课学习态度影响因素及对策.太原市体育运动学校,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