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学华++冯少虹
【摘 要】 善堂文化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凝结了潮汕大地宗教、宗族、人伦等文化元素的善堂在经历了近代经历了停办、破坏殆尽、复兴等历程后,出现了发展的断层,加之宣传不到位,善堂文化面临失传危机,这直接导致了善堂文化的影响力有所削弱,因此借助多种方式,尤其是现代媒体进行善堂文化的保存和传承刻不容缓。
【关键词】 潮汕善堂;善堂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5-00-01
潮汕善堂是具有浓郁的岭南和潮汕文化特色以及民间信仰性质的慈善组织,在几百年的历史浮沉中,善堂以其善举哺育和救助了一代又一代的潮汕人,善堂文化也成为了潮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和发展善堂文化,不仅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还有利于增强潮汕人民的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然而目前潮汕善堂文化的传承现状仍不乐观。
一、善堂文化传承与宣传现状
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善堂也逐渐成为潮汕人民不可或缺的公共救助机构,得到了民众较为广泛的认同。然而,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潮汕民众对善堂的了解程度偏低,年轻群体尤为突出。如今潮汕地区保留的善堂数量较多,但却由于未能对潮汕善堂文化进行妥善保存和有力推广,使得善堂文化面临潜在传承危机。
一方面,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善堂文化经历了文革破坏、停办等波折后,出现了发展断层,加之学界对现代善堂的关注较少,目前善堂文化的记录及保存工作并不到位。
另一方面,善堂管理人员的宣传意识较为薄弱。如诚心善社的会长就认为,过度宣传有违善堂“低调做善事”的本质。这一慈善理念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善堂慈善的初衷不应仅仅局限于帮助有需要的人,而更是为了把这种互相关怀,慈德济世的观念传递给每一个人,让整个社会形成一股互帮互助的慈善文化氛围。目前,只有规模最大,管理理念较为先进的存心善堂较为重视善堂的文化推广,并结合了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进行宣传,而其他多数善堂则基本固守着传统的宣传方式。然而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潮汕民众对善堂的了解程度偏低,年轻群体尤为突出。可见,目前善堂宣传达到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存在宣传意识不强、宣传方式趋于传统等问题,尤其是在年轻群体中的认同感和影响力较为有限。
总的来说,在历史和宣传等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善堂文化存在潜在的传承危机。因此,善堂有必要加强对优秀善堂文化的传承,加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为新时期善堂注入活力,以扩大善堂文化影响力。
二、对策及建议
(一)多种方式保存文化记忆
首先,保存善堂文化应当从善堂自身做起。各大善堂可通过梳理现有文献资料、记录善堂老人口述历史等方式,对善堂的发展建立清晰的脉络并做好文献整理保存工作。在梳理史料的基础上,可在善堂内设置文化墙,讲述本善堂的发展历程,让来往的民众更加了该善堂的历史与文化。
其次,积极寻求与政府的合作,借助政府的力量保护和发扬善堂文化。如可由政府和善堂合作建立善堂历史文化博物馆,向游客和潮汕民众展示善堂文化,展示的内容也应当丰富化,可包括善堂文化的发展史、变迁情况、重要文物展示、活动介绍等。
再次,可与学界合作,促进对善堂文化的研究。正如著名潮学泰斗饶宗颐先生曾说:“善堂文化是潮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提倡“潮学”,如果摒弃善堂文化的研究,就会有遗珠之憾。各善堂可与学者合作,由善堂提供相关史料,由学者利用先进的科学研究理论和方式,对善堂的材料(如碑记、牌匾、雕塑等)进行整理与研究。相关学者还可尝试将研究成果带进校园,增强善堂文化在年轻一辈中的传承力度。
最后,可利用现代媒体,保存和推广善堂文化。例如,拍摄善堂纪录片或者以善堂的故事、人物为主题的电影。我们所熟知的电影《大峰祖师》就通过讲述善堂始祖的生平,向观众展示善堂的历史沉浮和慈善精神。
(二)扩大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
在传媒化时代下,宣传方式及力度对民间慈善机构的影响巨大。目前,由于善堂的宣传不到位,民众尤其是年轻群体对于善堂及其活动的了解并不多,这不利于善堂影响力的扩大。
首先,善堂的管理人员应适当转变过去“轻宣传”的观念,积极寻找更好的宣传方式和媒介,让更多的民众深入了解善堂,认同善堂文化。
其次,善堂应适时地调整宣传策略,注重“内外兼修”,既要依托自身资源,又要灵活运用现代传媒。一方面,可在善堂内部张贴具有善堂特色的宣传海报、标语,或印刷善堂图文集,记录近善堂近期活动和救助情况,供来往民众自由领取,使民众感受到慈善的氛围,更好地了解、领悟善堂精神。另一方面,灵活运用现代传媒。各善堂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引入熟悉新媒体运作的专业人员,清晰把握目前社会需求,尤其青年群体的需求喜好,建立如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博客等多样化的新媒体平台,并精心设计其内容及运行方案,以适应各类群体的需求,借由新媒体的强大传播力扩大善堂在各年龄层尤其是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
(三)加大善堂文化的推广力度
在善堂文化得以保存的基础上,善堂可利用多种方式传承善堂文化。
首先,借助发展契机,开发与善堂文化相关的旅游业,扩大善堂文化的影响力。目前汕头市政府以“汕头开埠文化”为核心发展汕头旅游业。善堂可借此契机,发展旅游业。善堂是独具当地文化特色的建筑,可与周边具有城市老记忆的建筑相联系,建立共同的旅游文化圈,如存心善堂将与汕头老妈宫、关帝庙、汕头中央银行旧址等古建筑群形成汕头历史开埠的见证,并致力于将顺兴街的特危民宅改造成汕头开埠文化广场。其他善堂亦可借鉴,与周边老建筑群共筑带有潮汕记忆的文化广场,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还能增强民众对于潮汕善堂文化的认同。
其次,积极申请文化遗产,扩大影响力。申请文化遗产,不仅可让善堂文化收到潮汕民众更多的关注,亦可在全国范围甚至世界范围中扩大善堂文化的影响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地传承善堂文化。当然,申请文化遗产需要政府、善堂、学者等多方合作与努力。
三、小结
一代又一代的潮汕民众践行着大峰祖师慈悲济世的精神,使善堂成为了潮汕人民重要的精神纽带。面临当前潮汕善堂文化的传承危机,笔者力图结合现代经济科技发展现状提出一些对策及建议,望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马希云际云:《潮汕善堂大观》,汕头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杨正军:《近30年来中国善会善堂组织研究述评》,《开放时代》,2010年
3.杨正军:《潮汕民间善堂组织的历史嬗变》,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