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春玲+高军
【摘 要】本文借鉴英国学者蒙娜·贝克的叙事理论,以《环球时报》的“关注中国”栏目的相关译文为例,探究新闻译者是如何建构出符合目的语读者审美需求和阅读习惯的新闻文本。 【关键词】叙事学;新闻编译;再叙事;建构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288-02经济全球化时代,人们对讯息的需求空前增强。作为国际传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编译也逐渐凸显出其重要性。然而,新闻编译不是简单的语码转换,编译过程中译者会受到诸如文化差异、国际形势、媒体编辑方针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基于以上情况,本文以蒙娜·贝克的叙事理论为基础,分析《环球时报》“关注中国”栏目的相关译文,研究新闻编译者如何在新闻编译中建构符合大众审美需求和阅读习惯的新闻叙事。一、什么是新闻编译清华大学刘其中教授认为,新闻编译是通过翻译和编辑的手段,将用源语写成的新闻转化、加工成为译语语言新闻的翻译方法。(刘其中,2009:204)从蒙娜·贝克的叙事学角度看,编译者作为故事的叙述者,通过发挥自身的主体性,选择性地翻译原文本中那些他们认为重要、有吸引力、有价值的成分,并选用自己认为最恰当的翻译策略实现文本的整合呈现。二、英汉新闻编译中的叙事建构建构具有模糊性,一组事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框定,产生不同甚至相反立场的叙事。例如,各种形式的暴力冲突可以建构为“内战”、“恐怖主义”,乃至“局部冲突”等(Mona Baker,2011:163)。由于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传播媒介中,英语媒体具有诠释事件的绝对优势。故而在英语新闻的编译中,译者要选择恰当的叙事框架建构新闻事实,与西方叙事话语展开叙事竞争并传播正确的思想观念。贝克认为翻译是一种再叙事活动,并提出了时空建构、选择性建构、加标示建构、参与者重新定位四种策略(Mona Baker,2011:159-205)。本文以《环球时报》2015年3至6月“关注中国”栏目的新闻以及英语原文作为研究对象,借用贝克提出的“选择性建构”和“标示性建构”两种再叙事策略,分析编译者如何重构原新闻叙事,建构符合目的语读者阅读和认知习惯的叙事。(一)再叙事策略之一:选择性建构选择性建构在此指的是新闻文本的选择性采用。文本的选择性采用主要关注的是文本内部的选择性采用,它是通过省略和添加的方式实现的,目的是要抑制、强调或铺陈原文中隐含的叙事或更高一个层面叙事的某些方面(Mona Baker,2011:173)。《环球时报》“关注中国”栏目选用的新闻语料大多来自西方主流媒体,传达的是西方媒体的声音,译者选择的新闻大多是西方的社论,常常有较浓的意识形态色彩,因此在选材时既要满足目的语读者的猎奇心理,又要考虑到报纸作为国家政治喉舌的根本性原则。在编译之前,需要对文本进行仔细的筛选和甄别,使之更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需求和认知习惯。1.词汇的选择性采用。在新闻编译中,对于一个常见词语的处理方法已经超越了语言学意义上的词语理解。译者面对的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单词,更是体现两种完全不同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的叙事话语。译者在编译过程中遇到此类问题时,在选词立场上必须准确,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用体现我国政府叙事立场的叙事话语和正确的价值导向去与西方叙事话语展开叙事竞争。例1.原文: Eastern Fortune Rice widened the road, it put up the streetlights and it dug up the poppies I had planted with my own hands and seeds in favor of this.” She kicked at the sod. “My poppies were orange and yellow and red. (Los Angeles Times, March 21, 2015)译文:她说,“为了这,东福米业拓宽了道路、竖起路灯、挖掉我亲手种的作物和种子。”“我的作物是赤橙黄(三种)颜色。”(2015年3月23日《环球时报》第6版)此文选自《洛杉矶时报》2015年3月21日的一篇题为《China's Marxist communal farming makes way for agribusiness》的文章,文章报道了在我国东北地区实行的农业产业化的相关情况。“Poppies”的意思是罂粟花。英文报道并没有说明所种植的数量,直接传递给读者的信息是: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可以随意种植罂粟花,中国法律并不加以约束,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罂粟花作为制取鸦片的主要原料,中国政府是明令禁止个人种植的,当然种植极少量用于观赏,这是法律无法约束到的。译者在编译时跳过“罂粟”这一在中国很敏感的词汇,用“作物”一词代替,既不会误导目的语读者,也维护了我国法律的尊严。2.段落的选择性采用。新闻编译者在选定新闻素材后就需要对其进行编译,有时甚至是重组,原因有两个:一是英语新闻篇幅通常较长,而中国读者崇尚简短的阅读习惯;二是由于新闻立场的不同,英语新闻涉华报道中经常会出现意识形态色彩较浓重的段落,甚至歪曲事实的报道,这就要求译者在编译时仔细甄别,选择性采用。“关注中国”栏目于2015年4月10日刊登了一篇名为《英媒:解放军高涨的雄心背后》的文章(编译自2015年4月8日英国《金融时报》)。该文章原文篇幅长达30段,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军备力量的增长及其可能给国际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中文新闻篇幅的局限以及与原作者政治立场的迥异,译者删除了原文中诸如此类的报道:Chinas neighbours, such as Taiwan, Japan, Vietnam and the Philippines, are becoming skittish about Beijing beefing up its hold over disputed islands.原文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认为台湾是中国的邻国,中国肆意挑衅周边国家,并威胁到它们的领土安全。在西方媒体的叙事视角下,中国合理发展军备的行为被描述为中国正在朝军事化国家迈进,这是西方世界有意识地“妖魔化”中国,以达到宣扬中国威胁论,孤立中国的叙事目的。因此,译者在这里有责任站在中国的立场上重新叙事,删掉不符合事实的内容,呈现更多的客观事实。由于中国新闻读者大多习惯于接受新闻文本所呈现出来的事实,过激的言论会使读者感觉愕然,删除具有褒贬色彩的言论,翻译符合当下语境的新闻,能得到更大的叙事效果。(二)再叙事策略之二:标示性建构贝克认为,相互对立的命名体系和标题是常用的操纵人们对叙事解读的标示手段(Mona Baker,2011:187-188)。1.命名标示。命名权属于叙事话语的一部分,对一个名称的不同译法,不单单是称呼问题,还代表着一种政治和社会立场以及对其他立场的否定。(胡兴文,2014)例3.原文:Auntie Yi was once a village cadre whose politics were forged in this region, formerly known as Manchuria.(Los Angeles Times, March 21, 2015)译文:易大妈曾是在这个地处中国东北的大荒地村的一名村干部。 (2015年3月23日《环球时报》第6版)“Manchuria”意指满洲里,是西方人对东北的非官方称谓。对东北的命名不单单是称呼问题,还代表立场观点。用“Manchuria”来象征东北地区,建构起了中国东北地区农民仍生活在剥削压迫中的形象,为文章奠定了一种嘲讽叙事基调。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充分注意到了这一标示性建构的目的,将“Manchuria”译为东北,不附加西方赋予东北的标签,坚决捍卫我国的尊严。2.标题建构标示。新闻标题是一篇新闻报道的门面,以其先入为主的功能影响受众对文本的理解。在编译过程中,译者要利用标题进行建构,达到更加有效传达我方叙事话语的目的,同时也要满足新闻标题的贴近性原则,让受众觉得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激发阅读兴趣。例4:Developing Countries see Hope in Beijing -Led Bank(华尔街日报 3月24日)译文标题:发展中国家在亚投行看到希望
(2015年3月25日《环球时报》第6版)报道讲述的是发展中国家及美国的欧洲盟友纷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但是美国拒绝加入,并对亚投行的前景作出评价。原文标题中,作者用“Beijing-Led Bank”来指代亚投行,带有明显的讽刺意味,似乎在暗示亚投行是由中国政府操纵的为自身利益服务的工具,加入亚投行并不会给成员国带来实质性的帮助。美国媒体有意将亚投行建构成中国政府操纵的为自身利益服务的工具,具有明显的政治目的。对此,译者在标题翻译时,直接采用“亚投行”替代“Beijing-Led Bank”,客观公正地阐述新闻事实,不带任何褒贬色彩。在译文中,译者也删去了中国如何主导亚投行为自身服务这一叙事,并将该事件重新定位,去掉亚投行由中国主导这一标示,正确引导舆论。三、结语基于《环球时报》“关注中国”栏目对英汉新闻编译的分析,编译者应吸收西方媒体叙事中的合理成分,重新建构不合理的部分,做到既不一味回避尖锐的批评,也不无条件顺从西方媒体的强势话语,最终达到理性重构的目的,给予目标语受众更多理性的反思空间,实现文本的创造性转变。参考文献:[1]刘其中.汉英新闻编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2]刘洪潮.怎样做新闻翻译[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21.[3]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三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36.[4]Baker, Mona. Translation and Conflict: A Narrative Account [M]. La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6.[5]曾庆香.新闻叙事学[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6]胡兴文.叙事学视域下的外宣翻译研究[D].中国知网,2014.[7]程维.“再叙事”视阈下的英汉新闻编译[J].中国翻译,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