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扬琴改革与创新初探

2016-06-30 13:37张强
戏剧之家 2016年12期
关键词:改革

【摘 要】四川扬琴是我国说唱曲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文化的变迁,普通大众对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缺乏基本的认识。同时,由于现代多媒体的影响,都给四川扬琴艺术的发展带来局限性,致使这种盛行百年的民间艺术逐渐衰退。如果一直固步自封、不进行改革创新,“四川扬琴”一词有可能将封存于史书之中。 【关键词】四川扬琴;改革;创新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276-02四川扬琴是我国四大扬琴流派之一,也属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和成长在有着悠久历史文化土地上的四川扬琴艺术对精神文明建设和巴蜀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在全球化日益增强的趋势下,各种现代艺术形式大量出现,传统的艺术普遍受到冲击,四川扬琴艺术同样面临尴尬的局面。一、在保留四川扬琴精髓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改革创新通过各个地区的媒体渠道或政府支持向民间搜救并征集与四川扬琴相关的资料,找寻挖掘能够演绎四川扬琴的民间艺人,并对现有的老艺人进行访问与保护,及时将各类四川扬琴艺人的演绎和口述进行录音、录像并保存。于此同时,总结出传统精髓的作品来进行研究,这包括对传统剧目的挖掘整理、锤炼及精化,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思考与改进。创新是文化生命力的源泉,是传统文化始终保持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新时期四川扬琴的发展得靠当代扬琴艺术家们用现代观点和审美理念对传统艺术进行全方位的探索与打造:(一)在唱腔结构上不再拘泥于传统,可以采用传统手法与“动机型”发展手法相结合的作曲技法的基础,大胆吸收现代音乐的曲式结构,根据现代观众的审美观,运用变化反复和严格反复等现代常用的音乐结构,改变与加固听众的印象和音乐记忆;(二)在内容、伴奏和表演形式上推陈出新,在传统四川扬琴朴素简约的音乐形态下充分发挥想象和拓展空间,增强扬琴的表现力,创新扬琴的表演形式,丰富作品编排中的肢体语言,改良音乐编配、舞台形式、合理运用安排演出场地,还可借用其他兄妹音乐的演唱技巧来丰富扬琴的音乐语汇,打破传统表演和音乐节奏的惯性,让观众有耳目一新的感受;(三)在乐队人数方面,可在传统的五人坐唱的形式上合理地进行调整,均衡的扩充整个乐队的音响力度等,适当的改良舞台服饰和演出效果,并在音乐、配器、时间和结构上合理的调配,在素材、剧本上与时俱进,增强其魅力,让传统的作品既不失古典之范,又流露出当下流行的新元素,以符合当代的审美情趣,适应新的文化艺术市场需要。二、创新管理机制,争取固定的演出场所和政府支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加强体制改革,完善用人制度,制订淘汰与激励制度,走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发展四川扬琴,使其能够立足于在当今市场的大潮中之中并成为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产业,必须满足大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并在建设文明社会新常态方面充分发挥它的特殊功能。艺术文化的产业化,要求艺术体制改革对专业的文艺团体进行市场化、企业化的实践。与此同时,从实际上尊重艺术家,提高她们的工资水准,改善她们的生活待遇,不至于让艺术家们为生活奔波跑场,为他们的艺术投入创造良好的后备条件,才能让四川扬琴得到更多空间的精研与创作;另一方面,四川扬琴的振兴当然不是仅凭艺术家们自身的单打独斗能够办到,更需要政府的支持,领导的重视和政策上的大力扶持。就当前市场形式看,来川旅游的消费群体是四川曲艺较大的演出市场,但目前来说固定的演出场所除了悦来茶馆几个小的场地外,没有符合能够接受较大旅游团的演出场所,而茶馆相对简朴,晚上很少营业,白天还有麻将娱乐的运营。因此可以建议在一些较大型的旅游景点、娱乐场所设置代表四川传统文化特色的展演场,并开设说唱曲艺、川剧变脸等特色文化的专场。还有就是对现有演出能力的茶馆进行沟通与扶持,商讨营业方式和演出时间,并保留其地道的四川茶馆日常文化特色,通过种种方式为艺术家们提供更多的发挥余地,拥有长期的、较为稳定的演出场所和市场空间。三、加强人才培养、鼓励作品创作、提高社会关注度一方面,老艺术家们的执着追求在维系着四川扬琴艺术的生存与绵延,但是,作品的匮乏和后继无人的现状却带给他们无数的尴尬。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借鉴其他姐妹艺术或相关学科的推广模式,来思考四川扬琴的发展,比如说苏州评弹团对书目创作非常重视,对有创作潜力的演员进行培养进修,对新创作的能进书场的长篇进行高额的奖励等等。而京韵大鼓,则设有专门的曲艺学校,从小就对孩子进行培养。四川扬琴也可以利用丰富的校园资源:适当选取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扬琴曲目,采取学生们乐于接受的形式来进行宣传教育;定期开展民族音乐文化周活动,如举办讲座、图片展,组织以四川扬琴为主题的系列演出活动;广泛搭建四川扬琴的传承平台,争创办学特色,针对艺术专业院校,将现有的扬琴专业、民族打击乐等专业的学生当中选择声乐条件较好的人选来进行四川扬琴的专业学习等等。其次,四川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城市中整体的休闲生活状态,使得群众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特别是社区街道、院坝庭社等。我们可以利用这个平台,举办一些社区艺术节、民俗文化周或者是“曲艺成都”等系列广场文化活动。这样可以吸引或培养一批扬琴爱好者,大家都是在自然而然地进行交流和学习,没有严格的专业要求,也不用分辨“传播者”和“继承者”。如果有强烈意愿的爱好者,可以通过跟社区进行申请,或是跟专业团体或人员进行协商,这种灵活多变的交流方式,也是四川扬琴的另一种集体性的传承方式。另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省市间甚至是国际上的交流来挖掘人才和作品。从国际的平台出发,法国前文化部长米歇尔在第15届巴黎秋季艺术节上对四川扬琴作出了高度的评价,《巴黎晨报》评论说“这是一种真正的人物对话形式的说唱艺术,是真正的中国艺术。”2009年05月30日,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一篇名为《传授四川扬琴他带出了“洋徒弟”》的报道中提到四川扬琴省级传承人傅兵,在其教学传承中有教授来自俄罗斯、美国等国家的徒弟。近年来,曲艺文化越来越受到了外国友人的青睐,我们可以借此把四川扬琴更多的带出国门,通过孔子学院等相关机构进行学习交流甚至是联合办学。再者,我们可以通过定期举行的曲艺研讨会给四川扬琴的传承和创作出谋划策。专家学者们在研讨会上的交流与探讨,时刻对四川扬琴当前所面临的现状及保护传承的做法及时提出想法和思路,并结合政府主管部门提出指导工作的意见。这样一来不管是艺术创作活动中公众的态度,还是社会上的反馈,以及上传下达到文化艺术活动的专业团体和领导决策者,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四川扬琴艺术的发展。高尔基曾经说过:“一个民间艺人的逝世,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如果不及时作出决策或是调整传承方式,迟早会被时代所遗忘。传统民间文化不能丢,承载着巴蜀文化并有着特殊意义的四川扬琴是其他文化形态无法取代的。在此呼吁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到四川扬琴的传承工作中来,相信四川扬琴这门艺术瑰宝将会再现光芒。参考文献:[1]沙地.四川曲剧:困难与希望同在——四川民间戏剧现状及保护发展调研报告之三[J].四川戏剧,2005(4).[2]张强.四川扬琴中扬琴的运用与演奏艺术[J].大舞台,2015(11).[3]代梓又.四川扬琴史稿[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4]彭科伟.浅论四川曲艺的保护和传承[J]中国音乐,2013(4).[5]陈昀.从流行到“小众”——四川扬琴的历史回顾与现状调查:以蜀声琴社为例[J].四川戏剧,2010(4).作者简介:张 强(1985-),女,硕士研究生,成都大学美术与影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器乐演奏与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改革
不是改革的改革
改革之路
个税改革,你的税后收入会增加吗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