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批墨是学派之争

2016-06-30 09:14张宇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孟子

张宇

摘 要:战国时期,墨家后来者居上,与儒家并称为两大“显学”,孟子为了维护儒家的地位,走上“批墨”的道路,但是孟子的这种批判并不是对墨家的全盘否定,而是因其危及儒家地位而进行的泛泛之批。

关键词:孟子;批墨;学派之争

墨学和儒学在战国时期并称为两大“显学”,秦汉以后,由于墨家的反宗法思想不适合以宗法制为特点的中国古代社会,敌不过以宣扬宗法制为中心的儒家,在儒家学说被付之于政治实践,成为蔚然大观后,再加上墨家学说自身存在的种种缺陷,它的社会地位逐渐降低。但是,纵观儒墨两家的发展史,它们自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墨学的形成与战国时期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思想状况分不开,这一时期,无论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战国政治特点是变法,通过列国变法运动,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军事上的特点是“战”,列国兼并与争霸战争空前激烈,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很大发展。

在这种特定环境下,以“兼相爱、交相利”为核心的墨家一系列治世、救民思想形成了,其思想方法可分为五项、十事,反映了当时小生产者和劳动者的正当的愿望,控拆了贵族们享乐腐化生活的不合理,替人民群众喊出了反对侵略战争的正义呼声,从而在中国历史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墨家思想。

在孟子时代,墨家学派影响巨大,提出的一些儒家所没有提出的社会学说和政治方案,更能适应战国初期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得到了当时从君王到庶民阶层的强烈兴趣,有后来者居上之势。由于墨家思想和儒家思想针锋相对,它的出现对儒家的存在和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致使孟子把距杨墨当作自己的一项重要使命。《孟子·滕文公下》载,他的弟子公子都问他:“外人皆称夫子好辩,敢问何也?”孟子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跛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上述这段话说明了两个问题,首先,虽然孟子骂杨墨是禽兽,其主要理由是“无父无君”,并未涉及其他学说,也就是说不包括墨家学派的那些具有时代意义的思想内容,从其“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跛行”也看出孟子距杨墨主要是属于学派之争,即不是孟墨所有的思想内容都是对立的;其次,从“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一句来看,孟子并不否认盈天下的墨翟之言有其合理的成分,只是为了维护自己学派的利益而刻意谩骂罢了,换句话说,孟子即使并没有剽窃墨家学说之意,但他要排斥墨家,就才必须让当时各阶层知道,墨家那些受人欢迎的思想学说在他所宣扬的儒家学说中同样存在,所以钱穆先生说:“孟子辟墨,而其罪战、民贵诸说,实亦渊源墨氏”[1],是很有道理的。

同样对孟子批墨持客观态度的还有孙诒让先生,他认为:“……缀文之士,习闻儒言,而莫之究察,其于墨也,多望而非之,以迄于今。学者……习斥杨墨为异端,而未有读其书、深究其本者,是暖姝之说也。”[2]孙先生认为孟子批墨没有道理,而学者们听到孟子的言论,则不加辨析,不读墨书,只是跟从孟子批墨而已。他的看法颇有真知灼见,道出了千余年儒家批墨泛泛而论的根源。

儒家学派到了孟子处,以“仁政”、“王道”为核心,而墨家以“兼爱”为核心。何为兼爱?在墨家看来,“‘兼爱思想内涵之一是爱无差等,强调爱人超越血缘(宗法制),超越阶级阶层,主张一切人皆应兼相爱;内涵之二是在道德范畴中要对等互助互利,即墨子所云的‘兼相爱,交相利”。[3]“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墨家认为“兼爱”就是“仁”、就是“义”,而“义”就是“利”:“义,利也。”(《墨子·经上》)因此,“兼爱”也就是“利”,“兼爱”是包括了“利”的内容的:“兼即仁矣,义矣。虽然,岂可为哉?”(《墨子·兼爱下》) 因此,有学者提出:“在作为孟子核心思想的王道中,墨家学派的那些具有时代意义的进步思想内容基本上都有所体现。” 李元旭也认为儒墨两者有相同之处,“在对人的自身的理解上,两者都注重修身、践行,对人的主体性一致强调;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两者都主张个人利益让位于群体利益,都坚持利他的伦理观;在天人关系上,两者都追求天人之间的和睦与融合……”[4]

儒墨两家的共通性,为孟子吸收和改造墨子思想奠定良好的基础。孟子在批驳墨子思想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受了墨子思想和价值取向的影响。很多学者较多强调诸子百家的相异与相分,甚至有人认为诸子之间壁垒分明、灿然有别。殊不知在相异与相分之背后,同时又隐伏着共时性文化背景下诸子百家的相通与相融。关于这一点,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早就一针见血地点明:“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易》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参考文献:

[1]钱穆.国学概论.先秦诸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31.

[2]孙诒让.墨子闲诂 [M].北京: 中华书局,2009:733.

[3] 薛柏成.墨家思想的渊源及历史影响新探[D].吉林大学,2006:28.

[4]吴龙辉.原始儒家考述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145.

[5]李元旭.论儒墨两种文化思想的共同之处 [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8(1).

猜你喜欢
孟子
孟子“善战者服上刑”之说辨微
柔软生活
《孟子·万章上》“攸然而逝”解
漫画《孟子》(一)
漫画《孟子》(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