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坤
摘 要:《中文的常态与变态》一文蕴含着很多语言学知识。从整体上来说,中文的变态与常态体现了语言的发展与规范的关系。通过对具体内容的分析,阐述了文中提到的“中文变态”的具体表现并探究了产生“中文变态”的原因:中英语言接触;汉语中的空位现象。余光中先生在文中提到的“变态”在如今的现代汉语中大都变成了“常态”。
关键词:《中文的常态与变态》;余光中;语言学
一、语言的规范、发展与自身的调节性
(一)余光中先生强调语言的规范性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的交际功能要求在特定的社会、民族或地域中语言必须是规范的,如果语言没有统一的标准,就会造成交际的混乱。他更为强调语言的规范性, 强调语言在变中应保持常态,要在了解汉语的常态、尊重常态的基础上求变。他在文中多次说道,语言使用者必须按照历史上被大多数人接受的语法规则运用语言。针对“坚持中文的常规坚持,会妨碍作家创新”的看法,余光中先生也做了有力的反驳。中文的常态与变态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汉语规范与发展的关系。
(二)传统汉语语法理论研究不足,缺乏规范性标准
中文之所以在五四之后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还因为传统汉语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字、音韵、训诂方面。关于汉语语法方面的研究很少,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更不用说语法的规范性标准。所以在舍弃文言文,口语书面语化的过程中,文人没有可以奉行的标准,只能借助于西方的语言学理论。例如:名词的单复数现象,文中指出:“人们”取代原有的“人人”、“大家”、“大众”、“众人”、“世人”。电视上也有人说“民众们”、“听众们”、“球员们”。“……之一”虽然是单数,但是背景的意识却是多数。由于汉语语法缺乏规范性标准,所以在语言接触的过程中,英语语法思维不断渗入汉语思维,影响着人们的遣词造句。
(三)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
上文中,我们提到了语言规范的重要性。但是,在语言发展的过程中,语言自身还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语言是一个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这个系统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在语言的发展演变中,语言自身并不是完全消极无能的,语言自有一套调整调节内在各种关系的功能。正是这一种功能保证了语言在满足人类交际需要的前提下,不断发展。余光中先生说的“中文中的常态与变态”就是汉语增值过程中的混乱现象。这种现象在任何语言中都是不可避免的,也是语言生命力的体现。语言的发展就是在混乱和规范中保持平衡的过程。这种混乱如果发展到一定程度,不适合语言的交际,就会在语言中消失,这就是语言中的自我调节功能。所以,我们在语言规范的过程中,不应强制性地凭自己的主观意愿改变语言的内部规律。要给语言的自我调节留下广阔的空间。
二、语言接触过程中,外语对汉语的影响
汉英语言接触对汉语的各个层面都产生了影响。其中,影响最大、表现最明显的是词汇和句法方面。这一时期,汉语受英语的影响发生的变化又被称之为汉语的“欧化现象”。
(一)欧化的具体表现
1.词汇层面
词汇作为语言中最开放的一部分,在语言接触的过程中,变化最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语在文学作品中应用较少。如:“许多人写中文,已经不会用成语,至少会用的成语有限,显得捉襟见肘。一般香港学生目前只会说‘总的来说,却似乎忘了‘总而言之。同样地,大概也不会说‘一言难尽,只会说‘不是一句话就能够说得清楚的。”
(2)抽象名词的泛用和弱动词现象。受西方语言的影响,汉语中原有的动词,化具体为抽象,出现动词名物化现象。余光中先生甚至认为“已经到了‘名词成灾的地步”。名词的泛华对动词也产生了影响,简单明了的动词逐渐成为万能动词的片词,导致了现代汉语中形式动词的出现。
(3)虚词“的”的广泛应用。由于抽象名词的增多,使汉语句子中出现越来越多的“万能动词+动名词”的表达方式。如文中“本校的校友对社会贡献很大。昨晚的听众对访问教授反应十分热烈。我们对国际贸易的问题已经详加研究。”等句子,在当时较常用的写法为“本校的校友对社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昨晚的听众对访问教授作出了十分热烈的反应。我们对国际贸易的问题已经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这两句表达方式的转换依赖“的”字才能实现。也产生了现代汉语中,一个极具争议的结构“N的V”结构。如文中提到的“他的收入的减少”“横贯公路的再度塌方”。这一结构中有关“的”和“V”的性质,语言学界一直争论不断,到现在还没有统一的看法。
(4)连接词的广泛应用。汉语是重意合的语言,古汉语中虽然有连词“与”但使用频率不高,主要靠词语之间的内部逻辑顺序组织语言。例如“君臣、夫妻、父子”体现的不仅是语法上的并列关系,更是一种社会的等级关系。而在西方社会中,注重民主自由平等,所以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and”的使用频率最高。再加上英语的造句方法是形合法,连接词是必不可少的。汉语受西方语言的影响,更频繁、更大量地使用连接词,尤其在文学或学术作品中。
(5)“有关”“关于”等介词的滥用。英语是形式化语言,不管是形态变化还是词性都有形式标记。甚至在表达逻辑关系时,也会使用特定的介词,如“由于”“关于”等。而在汉语中,逻辑关系存在于语言生成的思维过程中,古代汉语中表示逻辑联系的介词较少。汉语中的名词句,就是利用人们观念中的逻辑关系生成的句子,没有显性的语法规则和语法标志。例如:《天净沙·秋思》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就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逻辑写的。受外语的影响,中文中表示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和介词应用越来越广泛。表现最突出的就是“有关”和“关于”的应用。
2.句法层面
(1)句子由简洁变得繁琐。英语可以依靠连接成分把句子无限延长,英语句子可以向右无限扩展。而汉语的特点是句式灵活、措辞简单、较多使用短句。当时的文学作品中,汉语句子越来越长是一种明显的欧化现象。如:“问题很多”在当时经常说成“有很多问题存在”。
(2)时态和数的产生。古汉语中没有时态和数的变化。欧洲语言语法则主要借助时态和数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在语言接触的过程中,汉语也逐渐有了单复数的区别。一方面,表示复数“们”的广泛应用。另一方面,“……之一”的泛滥。
(3)被动语态的广泛应用。余光中先生提到:“目前中文的被动语气有两个毛病。一个是用生硬的被动语气来取代自然的主动语气。另一个是千篇一律只会用“被”字,似乎因为它发音近于英文的by,却不解从“受难”到“遇害”,从“挨打”到“遭殃”,从“轻人指点”到“为世所重”,可用的字还有许多,不必套一个公式。”受到英语中的表达方式的影响。
(二)外语渗透与语言的发展
文中提到的中文中的变态,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中文中的常态。从中可以看出,外语渗透在汉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语言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受社会因素、地理因素、政治、历史等多方面的影响。外语的传入,可以弥补汉语的不足,从而推动汉语的不断发展。
三、语言中的空位现象
在翻译学中,“空位”是指在认知过程中,被激活的信息无语言形态标识。引入语言学范畴,“空位”即指的是各语言之间“此有彼无”的现象。中文中抽象名词的大量使用和名物化现象,都是由汉语中的抽象名词空位造成的。理论上将,凡动作行为都应该有与之相对应的抽象名词。在英语中,大多数动词都可以加上“ing”形成与此动作有关的抽象名词。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具体名词较多,抽象名词较少,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必须让动作行为做主语,由于汉语不依赖形态标志。无法像英语一样将动词变为抽象名词。直接把动词用在主语的位置上。所以形成了汉语中“词有定类,但无定职”的现象。文中提到的例子“横贯公路的再度坍方,是今日的头条新闻。”作为新闻标题必须突出信息焦点。焦点通常是句子的主语,因此,把“再度坍方”作为句子的主语,形成了动词的名物化现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语言的复杂化。汉语中的“空位现象”将会不断显现。
参考文献:
[1]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2]邵静敏.现代汉语通论(第二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邓伟.试论五四文学语言的欧化白话现象[J].广东社会科学,2011(2).
[4]王稷频.为病了的中文把脉开方—从“名家求疵”看余光中的文学语言观[D].浙江:浙江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