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角下中泰非语言交际的礼仪互异

2016-06-30 08:58朱倩倩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5期
关键词:泰国人礼仪泰国

朱倩倩

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的文化背景容易造成不同的语言方面或非语言方面的文化互异,直接影响信息的准确传递,常常引起交际双方的理解偏差或误解,最终不能实现有效沟通、融洽交际。而表情语态、肢体语态等非语言交际因素与寒暄问候、赞誉抱歉等语言交际因素一样,都能影响双方在交际过程中对审美观、价值观的不同理解。

在跨文化交际里,由于非语言交际行为贯穿于整个交际过程中,往往比语言交际行为所起的影响更大。而只有准确地掌握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才能正确理解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行为的涵义,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跨文化交流。

中国与泰国两国民众在非语言交际行为方面互异较多,特别是非语言交际的礼仪规范方面。在跨文化视角下研究中泰非语言交际的礼仪互异,对促进中泰跨文化沟通,避免跨文化冲突,增强跨文化适应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见面礼仪互异

见面礼是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民众日常社交中最常见、最基础的礼仪,由于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文化方面的差异,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见面礼仪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中国最常见的见面礼仪有握手作揖礼、招手致意、点头欠身、脱帽致敬等,形式较为丰富多样。

而相比之下,泰国的见面礼仪则受其宗教信仰的影响,显得较为独特。

在泰国,合十礼几乎成为人们之间唯一的见面礼。行合十礼时,两掌相合,十指伸直,指尖朝上,掌心微开,举到胸前,略为弯腰,头微微下低,面带微笑。根据施礼者与受礼者的关系,合十礼分为站合十礼、蹲合十礼以及跪合十礼三种方式。同辈之间一般行站合十礼,双手举至胸前即可;拜见长辈时可行蹲合十礼,双手举止鼻间;拜见高僧和王室成员时,需行跪合十礼,双手举至额头间。

泰国的合十礼是以食指尖定位置的。食指尖的位置越高,表示对对方越尊重。依次为,食指尖与锁骨略为平行——食指尖与下略为巴平行——食指尖与鼻子尖略为平行——食指尖与双眉之间略为平行——食指尖与额头与发际之间略为平行。

在泰国除了合十礼之外,还有一种很常见却不为他国民众所熟知的见面礼仪——栓线礼,即主人用一根白色的棉质“灵”线,拴在客人的手腕上并打结,该“灵”线代表眷恋之环,寓意着希望客人能在泰国吉祥安乐、生活幸福。

二、左右尊崇互异

在当今中国的政务会议、军事会议及央企、国企内部的大型会议等政务活动中,政务礼仪往往采用“以左为尊”的传统做法进行排次定序。

其实,从古到今,中国的“尊左”抑或“尊右”的问题并非一成不变,至今仍存在争议。大体而论,秦以前官事尚左,凶、军、兵等诸事尚右,秦之后除了秦汉时期以及元代,大体都尚左。究其因,一说为古代帝王崇尚坐北朝南,则左为东,右为西,而日出东方,东方为尊,故座次上以“左”为尊;另说为《史记·魏公子列传》载,信陵君为迎接夷门侯生,大办酒宴会宾客。并“从车骑,虚左”,亲自前去迎接。即古时战车车座分左、中、右三个座位,左座位最安全,所以左位为尊。至于民国时期尚右之风兴起,大概是借鉴西方礼仪的结果。但不论何朝何代,在中国,一般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另外,古人认为左代表阳,右代表阴。“左为阳,阳,吉也,右为蝇,蝇,丧所尚也。”(《礼记·杂记》)同理,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崇尚男左女右,实际上就是男尊女卑。

不可否认,从东汉至隋唐、两宋,我国逐渐形成了左尊右卑的制度。如:左仆射高于右仆射、左丞相高于右丞相。虽然在蒙古族建立元朝后,一改旧制,规定以右为尊,如:元朝右丞相在左丞相之上。但是,在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又重新恢复以左为尊,此制为自明、清两代沿用了五百多年后,又沿用至今。

在西方国家,人们认为太阳从东方升起,朝气蓬勃,东边按照他们的思想就是右侧,西边就是左侧。而日落西山,黑暗将要降临,西边不吉利。

相比于中国“以左为尊”的传统,泰国则与西方国家一样,大到政治磋商、商务往来、文化交流,小到私人接触、社交应酬等方面,都尊崇“以右为尊”的原则,有着与中国截然不同的体现。

三、观念互异

(一)时间观念互异

时间观念作为非语言交际中的重要内容,影响着人们的语言、行为习惯、思维习惯。不同的国家、民族对时间观念的理解各有异同,中国人与泰国人在时间观念上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

主要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其一,一向忙碌的中国人习惯于单向计时制,对事情有明确的规划,习惯按照计划明晰做事;而相对休闲的泰国人则属于典型的多向计时制意识,没有清晰的日程安排,经常有“临时通知”的事情发生。

其二,虽然中国人与泰国人一样受历史、宗教的影响,都有环型时间观念,认为时间是不停运动的圈,如昼夜的交替、季节的往复、月份的轮流、年龄更迭等。但是,同样是环型时间观,二者对时间价值的观念并不同。中国自古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说法,较早地确立了时间的观念。在中国现代社会里,人们的时间意识更倾向于线型,认为当天之事当天毕,会争分夺秒地去完成工作。泰国人则不太重视时间的价值,认为时间是没有穷尽的,今天的事情做不完还有明天,不用急着去完成工作。

其三,守时观念。中国人对待时间的态度较为严谨,守时被认为是传统美德,迟到则不礼貌。泰国人对待时间的态度则较为随意。

其四,集体时间与个人时间。泰国信奉佛教,相信时间是一种轮回,无论计划做什么,总是会因为某些规律重新轮回,因此更多地重视自身的时间安排;中国人则是比较重视集体或他人的时间。

过去,中泰的时间观念是相似的。然而随着国际交流的频繁、社会的飞速发展,中国人的时间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更倾向于单向计时制、线型时间观,而泰国人的时间观念仍属于多向计时制、环型时间观,两国时间观念的差异给交际造成了障碍。

为了双方交际的顺利进行,避免因时间观念差异引发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增强自身的跨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中国人要了解泰国人的时间观念特点,切勿以自己的时间观为准绳进行评判。应该了解、尊重持有多向计时制、环型时间观的人做事容易缺乏计划、缺乏效率的特点。

(二)消费观念互异

泰国人的消费观念更趋向于短期取向,他们中有不少人认为短期内可以消费就应该进行消费,是一种提前消费的思想。但是,他们比起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又属于长期消费取向。但无论如何,泰国文化使泰国人更喜欢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中国文化却让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存在矛盾性。一方面,中国人喜欢储蓄,这说明中国人有着一定的长期消费取向,希望通过储蓄来保障未来的生活。但是,中国人对于一些东西的消费却又表现得较为短视,如房地产等投机行为。总体来说,中国文化仍然更为偏向长期消费取向

(三)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取向观念互异

泰国的宗教文化底蕴深厚,一向认为人作为宗族、家庭的一员来到人世,家族应该予以保护,成员应该报之忠诚,泰国人思考问题,决策出发点是“我们”。泰国人注重群体的关系,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人在关注自身感受的同时,也应关注身边他人的感受,保持一种和谐平静的生活。

中国文化受到传统意识形态的影响,主流思想依然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人们之间也更注重情感的交流,并不强调个体存在的价值。

(四)男性化与女性化观念互异

由泰国的“人妖文化”不难看出,泰国在男性化还是女性化的维度上更倾向于女性,由于人妖这一行业导致的旅游业风生水起,利益驱使人们更加认可了这一行为,女性的地位得以不断提高。泰国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与男子平等,例如在无男孩的家庭,财产可由女儿继承。虽然提高女性地位方面,中国一直在亚洲国家中表现的较为突出,中国女性日趋自强与独立,但是仍未能改变男性化占主导的地位的现状。

(五)色彩文化观念互异

初到泰国的人会发现,满街都是穿黄衣服的人。泰国人解释道:此乃百姓热爱国王的表现。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是当今世界在位时间最长的君王,从2006年庆祝他登基60周年起,人们就用穿黄色上衣来表达祝福。这样的理解似乎正确,其实这不过是一种巧合。代表泰国国王的明黄色,并不是王室专有,而是来源于泰国的“七彩文化”,就是每星期7天都用不同颜色来表示:自星期日始,红、黄、粉红、绿、橙、淡蓝和紫红色按序排列下来。七彩来源于印度宗教与神话。古代印度即有“九曜”之说,即指太阳、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罗睺与计都9个天体。泰国是个佛教国家,深受印度文化影响,从而发展出自己的“七彩文化”:每周7天,各对应一颗星,并由一位神守护,颜色也就不一样。如今,“七彩文化”仍然盛行。普密蓬·阿杜德国王生日在星期一,对应的星体是月亮,代表色是黄色。所以与国王相关的都是明黄色调,包括他穿的礼服,活动庆典会场布置、相关纪念物品等等。王后生于星期六,对应土星,代表色是紫红,与王后相关的活动则挂满紫红色的旗帜。“七彩文化”体现在泰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泰国最著名的朱拉隆功大学,是以泰国历史上功绩最大的曼谷王朝第五世国王名字命名的。五世王生于星期二,所以朱拉隆功大学象征色就选定粉红色。洛坤府的象征色是紫红色,是为了纪念泰国南部现代教育先驱僧人披拉,他生于星期六。曼谷的轻轨线不像北京地铁那样以数字命名,而是以颜色命名,分别称为红色、紫色、蓝色、绿色捷运线等。每年12月5日普密蓬·阿杜德国王生日,也是泰国的国庆日,曼谷都要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仪仗队的制服就是7种颜色。

而在中国,除了国人熟知的“红喜白丧”外,似乎没有多大讲究。

参考文献:

[1]杨存田.中国风俗概观[M].北京大学出版社.

[2]杨媛莉.中英非语言交际礼俗的文化差异[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9.

[3][美]爱德华·霍尔.刘建荣译.无声的语言[M].上海人民出版社.

[4][美]爱德华·霍尔.何道宽译.超越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

[5]闫春宇.文化视角下的中西时间观——线性与循环时间观比较分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

[6]严明.跨文化交际理论研究[M].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7]施宏.非语言交际的文化差异[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0.

猜你喜欢
泰国人礼仪泰国
泰国人对数字化生活习以为常
泰国人对“路边野餐”情有独钟
泰国人买彩票痴迷车祸数字
泰国的中秋节
金日泰国欢乐之旅
礼仪篇(下)
孝——礼仪第一礼
知礼仪,做谦谦君子
我的泰国之旅
入乡随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