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的端午节。
端午从字面上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在古汉语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另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五月恰逢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又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有“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等叫法。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以龙为图腾的部族举行祭祀的节日,春秋之前便有在五月初五这天竞渡龙舟的习俗。除了赛龙舟,端午节还有其他活动。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苏东坡的一阕《浣溪沙》,写尽了端午节时的女儿佳话。上阕描述她们节日前进行的各种准备,下阕刻画她们按照民间风俗,彩线缠玉臂,小符挂云鬟,互致节日祝贺的情景。
“明朝端午浴芳兰”写的是沐兰汤习俗。一般人家是用随处可见的松、柏、桑枝和艾叶等煮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可祛暑毒、除热痱;宫廷官宦人家以及富贵门户则会加入上好的名贵香草香花,来制成兰汤沐浴。
“彩线轻缠红玉臂”写的是系五彩线习俗。实际上,不惟女子臂缠五彩线,更多的是给孩子系五彩线。此俗始于汉代,沿袭至近现代,成为今天我们熟悉的系由青、白、红、黑和黄色丝线捻成的五彩线。古人以五月天气炎蒸、毒虫滋生、疾病易于流行而称其恶月,而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和东、西、南、北、中五方神力,象征五色龙,正好可以辟邪和防止五毒近身。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要戴到六月六才能把它剪下来,丢进河里让水冲走。也有的地方是在第一次洗澡或夏季第一场大雨时,将其抛到河里。这个习俗在有的地方演变为戴香囊。香囊由各种花色的布缝制而成,内装由丁香、香草、白芷和雄黄等制成的香料粉,以五彩线为索戴在小孩身上,俗称香布袋儿,其用意也是祛病辟邪。
“小符斜挂绿云鬟”写的是女性佩饰习俗。旧时江浙一带过端午节时,妇女常佩戴一种饰物。《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淮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这大概就是为端午节特制的步摇了。想那一个个身材婀娜的女子,头上云鬓高挽,一支支造型奇异的豆娘随莲步轻摇,何其美妙。这或是有些地方的端午节有“女儿节”之称的原因吧。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民间传说中,与端午节、赛龙舟联系最为紧密的是屈原投江的故事。当这位忠于国与君的士大夫沉水而亡后,楚国百姓为打捞其遗体而划舟、为防鱼食其身而掷糯米饭。久而久之,就演变成在端午节这天赛龙舟和吃粽子了。
很多人大概不知道,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粽子的雏形。当时或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或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确定为端午节食品。从南北朝时期开始出现杂粽,米中开始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上林珍木暗池台,蜀产吴包万里来。不独盘中见卢橘,时于粽里得杨梅。”从苏东坡的这首七绝中,可见古时粽子品种的丰富多彩。
在端午节,人们还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用以趋利避害。此外,还有放风筝、斗百草、采仙药等习俗,有趣又有文化内涵。端午节将至,读者们不妨多去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