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纳里多电影《荒野猎人》的宗教主题构建

2016-06-30 10:48
戏剧之家 2016年12期

黎 莉

(西南大学 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404100)



伊纳里多电影《荒野猎人》的宗教主题构建

黎 莉

(西南大学 新闻传媒学院,重庆 404100)

【摘 要】通过对“巴别塔”跨地域、种族与文化不可沟通的历史寓意,罪与罚、生与死的冷酷生命体验,爱与救赎中永无止境的“隔阂”与宿命轮回的宗教主题构建来展示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无法沟通的“隔阂”是伊纳里多电影一以贯之的思想主题表达,也成为伊纳里多电影极具隐喻魅力的“作者”风格之一。

【关键词】《荒野猎人》;伊纳里多;宗教主题

作为具有伊纳里多风格代表之一的《荒野猎人》,整部电影中也充满了对宗教主题的构建。电影改编自迈克尔·普恩克2002年的同名小说《荒野猎人》,但影片名的另一种翻译——《还魂者》更能表达电影的主题,电影的英文原名叫《The Revenant》,“The Revenant”一词来自于法语,“原意是指从死亡或长期失踪中归来的人”[1]也叫做亡魂。休·格拉斯在经“心死”的生命体验后,在穿越那原始、野蛮、令人心生敬畏的荒野后早已只剩下残破的躯壳与满身的伤痕。影片的最后,当死亡的菲茨杰拉德漂流在冰冷的水面上,大仇得报的格拉斯再次“看”到圣洁的妻子离去,飘雪中无望的眼神特写似乎是片名的悖论,心死无法复原,格拉斯将无法还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永远存在着无法沟通的“隔阂”。

一、“巴别塔”:跨地域、种族与文化的不可沟通

“巴别塔”的故事原型来自于基督教的经典书目《旧约·创世纪》,根据书中第十一章记载,人们在创世纪初想要建立一座通天之塔来歌颂自己说同样语言的伟大,耶和华知道后为了惩罚人类的自大,将他们分散到不同的地域,分成不同的种族,从而有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语言,从此人类无法交流和沟通。[2]“巴别塔”象征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屏障,它无影无形,但是根深蒂固,它更代表着人类内心永无止境的欲求和上帝严厉的惩罚及跨地域、种族与文化不可沟通的“隔阂”。

(一)人与他人:“画地为牢”的信任与背叛

电影《荒野猎人》讲述的是一个关于信任与背叛的故事,更是一个“画地为牢”的寓言故事。影片中,队长出于信任将身受重伤的格拉斯托付给菲茨杰拉德照顾,希望格拉斯能度过安详的“最后时光”,但为了私欲菲茨杰拉德不仅刺杀了格拉斯的儿子,还将他抛弃在冰天雪地的荒野,背叛了自己的承诺,在临走前将格拉斯与菲茨杰拉德等四人放置到自己安排的“安全”空间里,美其名曰照顾和陪伴格拉斯度过生命的结尾,实则“画地为牢”,将所有人圈缩于冰冷的空间中,坐等死神的到来。所以,菲茨杰拉德想要离开牢狱,前提是必须解决掉将死的格拉斯,格拉斯的悲剧因信任而发端,因背叛而启动,电影中所展示的信任,只是为了逃避责任的背叛。伊纳里多借用圣经里的古老寓言故事言说着人与他人之间如同“画地为牢”般的关系,信任如同背叛,人与人永远存在着无法沟通的“隔阂”。

(二)人与社会:“不可调和”的野蛮和文明

西方人相信,上帝创造了人类,而人类创造了社会的文化和文明。其中,白人因创造和相信法律而成为文明的象征,不管是新大陆的发现还是美国的西部大开发,西方人始终相信自己带来了法律并传播了文明。我们试想一个没有法律的社会,如同远古时期的原始社会,仅靠血缘和氏族维系,没有所谓的对错尺度,只有“自我观念”里的判断标准,睚眦必报,这样的情景是否像《荒野猎人》中的互相杀戮掠夺的野蛮印第安部落?是否像充满猜疑、暴力和血腥却自谤文明的美国和法国猎人队?是否像看似毅力坚定有着顽强意志却为了复仇而苟且偷生的格拉斯?无疑,《荒野猎人》是反传统的,电影的主角是反英雄的,而伊纳里多用如此残酷的事实告诉观众,野蛮和文明的判断标准从来不是一致的,文明人与野蛮人其实都是一种人。

(三)人与自然:“以物寓人”的冷静与冲击

《荒野猎人》中有一个时长不到五秒的镜头具有震撼力,格拉斯独自立于苍茫的荒野之上,眼前是无数白色野牛头骨堆积的骨塚,画面静止三秒,冷静的视点、广角镜头的拍摄骨塚显得无比高大,荒野显得更广袤苍凉。野牛头骨堆积的塚更像是一座“巴别塔”冷静的屹立在自然与人类之间,美好的自然风景仿佛在陨石的坠落中与人类无情的杀戮中毁于一旦。电影的故事从猎杀熊以皮换钱开始,美国与法国猎队跋山涉水来到神秘的密西西比,来到原始野蛮的印第安区域,忍受着寒冷的冰冻天气只为了牟利。在电影中我们没有看到关于猎杀熊的场景,只有熊与格拉斯瞠目结舌的打斗场面,只看到熊爪划烂格拉斯皮肤的镜头,喷涌的鲜血逼真得让人感到恶心,但是,这个场景就是人类猎杀熊的真实写照。

二、罪与罚:生比死更冷酷的生命体验

俄国十九世纪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罪与罚》讲诉了这样一个故事:穷学生拉斯柯尔尼科由于贪欲杀人,在经过自己的忏悔和基督教徒的规劝后,投案自首,被流放西伯利亚。[3]在伊纳里多的大部分电影中讲诉的也是一个个罪与罚的故事,他悬疑和冷酷的镜头语言逐渐剥开真相外衣,《荒野猎人》是人类的杀戮与被杀的循环故事,是苍凉孤寂的自我流放与体验生命濒临死亡的故事。

(一)罪:苍凉孤寂的自我流放

原罪是基督教义最核心的思想之一,来源于亚当偷吃禁果的传说,亚当的“罪孽”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与生俱来都有罪,它认为人类“性本恶”。[4]影片《荒野猎人》的故事由“欲”而起,与事件相关的每一个人物,他们一切行为的动机都是出自内心的“欲望”,美国猎队贪婪而遭至印第安的围剿杀害,法国猎队因好色而受到追杀,菲茨杰拉德嫉妒傲慢而抛弃格拉斯,格拉斯愤怒于儿子的死亡而展开复仇,都是人类触犯原罪的体现。《圣经》里流传着这样一个道义:“背离真爱与道义的人,必将流散四方。”在电影《荒野猎人》中所有触犯原罪的人都在一望无垠的荒野忍受着苍凉孤寂的自我流放。印第安酋长漫无方向地寻女,猎人们毫无办法地困于冰雪沧原,影片的最后,菲茨杰拉德逃匿与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没有方向,没有结尾。

(二)罚:濒临死亡的生命体验

格拉斯因生下印第安血种的儿子而受到队友的嘲讽与不屑,尽管他经验丰富、技术老练,在唯一的亲人——儿子死后,妻子与族人屠杀的场景不断出现在他的脑海,愤怒占据了他的内心,复仇成为他人生唯一的事业,原罪已经形成。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讲求“善恶有报”,在西方人的观念里也是相同的,《圣经》里记载着对触犯原罪的人有这样的惩罚:“你亲眼所见的景象,必使你发狂”。格拉斯亲眼目睹妻子与儿子的死亡场景,对于他来说,是一种生比死更冷酷的生命体验,活着更痛苦。格拉斯的复仇之路漫长而残酷,导演伊纳里多借用了“道路母题”的寓意,格拉斯经历的是“一次真实同时具有象征意义的路途,他获得了自己的信仰、生命的意义,个人身份的确认。”[5]只有复仇格拉斯才能找到生存的意义,完成自己的人生轨迹。

三、爱与救赎:无止境的“隔阂”与宿命轮回

上帝为了拯救“性本恶”的人类,让自己的儿子耶稣背上十字架到人间救赎人类,传播爱与希望,告诫人类。在伊纳里多充满着冷酷无情阴郁情感的影片中,我们能依稀能看到爱的存在。《荒野猎人》中格拉斯对儿子的父爱,《巴别塔》中理查德对妻子的疼爱,但是影片中的爱带来的却是无止境的“隔阂”,人类似乎无法获得救赎,“巴别塔”的寓言就像是无止境的宿命轮回。

(一)爱:无止境的“隔阂”

爱,是人类共通的情感体会,会穿越古今跨越国界,对爱主题的表达是世界电影史的重要内容,但是在伊纳里多的电影中,表现的却是无爱,无法爱,或是爱了,变成了无止境的“隔阂”。《荒野猎人》中的格拉斯在妻子死后将所有的爱转移到儿子身上,受到印第安人围攻的危机关头他仍旧不放弃寻找儿子,用儿子母族的语言与他沟通,格拉斯体现出一个充满着关怀的父亲,但是儿子为了维护他却被菲茨杰拉德残忍杀害,格拉斯的复仇与其说是为儿子复仇,更像是为自己复仇,为自己男性的尊严、父亲的权威而复仇,他的爱间接造成了儿子的死亡,他的爱,成为阻挡在父子之间无止境的“隔阂”。

(二)救赎:宿命轮回

耶稣背负十字架,通过死亡的经历来救赎人类,启迪人心。电影《荒野猎人》中的格拉斯却用复仇来救赎自己的灵魂,还魂,但是大仇得报之后又能怎样?无望地看着远方,拖着残破的身躯,未来一片渺茫。如同《搜索者》中约翰·韦恩饰演的西部牛仔,当仇恨得以宣泄,获得心灵的救赎后自己并没有体会到如释重负的快感,一切又回到原点,孤独一人的原点,没有依靠没有信念的原点,宿命又开始轮回,爱与救赎,是无止境的“隔阂”与宿命轮回。

四、结语:最暗的夜最亮的光

从2001年电影《爱情是狗娘》开始到2016年的《荒野猎人》,伊纳里多的镜头始终关注人的命运和人的情感,他用杂乱斑驳的画面、强烈对比的色彩、触动心灵的音乐、令人深省的台词来讲述一段段充满宗教主题思想的残酷故事,他用跨地域、种族与文化不可沟通的“巴别塔”历史寓意、罪与罚生与死的冷酷生命体验、爱与救赎中永无止境的“隔阂”与宿命轮回,揭示出人类永远无法沟通的“隔阂”。

伊纳里多的电影也在讲人类生命的意义,告诉人们该怎样看待生命、度过人生。正如影片《21克》中的台词所言:“人们说人死的那一霎那都会失去21克的重量,所有人都是,有多少沉淀在这21克里?又有多少消失了?何时我们失去了21克?21克不过是一枚五分镍币的重量,一只蜂鸟的重量或是巧克力的重量,也是我们灵魂的重量,到底生命的重量是多少?”也许没有答案,也许答案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如同《巴别塔》结尾的字幕:“黑暗的夜,最亮的光”生命或许如同最黑的夜,充满“隔阂”无法沟通,但是总会有最亮的光,它是人类内心的善念、人类永不放弃的爱,亦或是活着就好,人类可以试着去打破“隔阂”,拥抱光亮,也许奇迹会出现。

参考文献:

[1]Leofreak.《荒野猎人》——小李受难记[J].环球银幕,2016,(1):51.

[2]张智华.影视文化概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

[3]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

[4]李娜.电影中的基督教主题[J].电影评介,2010,(6):15.

[5]戴锦华.电影理论与批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120-02

作者简介:

黎 莉(1992-),女,四川人,2015级硕士研究生,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