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岩井俊二电影中的音乐

2016-06-30 10:48王芸萱
戏剧之家 2016年12期
关键词:电影音乐

王芸萱

(云南艺术学院 影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浅析岩井俊二电影中的音乐

王芸萱

(云南艺术学院 影视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摘 要】岩井俊二在自己的电影作品中,对青春有着无限的回忆和深沉的思考。从《情书》开始,他的每一部影片在电影主题和故事内容上都有或唯美或残忍的极端。本文通过岩井俊二的电影对声音进行分析,明确影片中的声音和画面所构成的电影元素可为观众带来独特的视听心理感受。

【关键词】岩井俊二;电影;音乐

岩井俊二作为新锐导演之一,作品中特有的唯美清新风格和残酷的青春感受深受年轻人的喜欢,被誉为日本电影界最具潜质的“映像作家”。岩井俊二从小就爱好广泛,他在学生时代就疯狂地迷恋电影、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MTV的导演工作。早期MTV拍摄的经验,使他日后导演的诸多电影中的音乐和画面更加融洽。经历了《情书》的温婉美好,《梦旅人》的决绝不忍,《燕尾蝶》的激昂梦想,《四月物语》的唯美奇迹,《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的青春残酷,到平静亲切的《花与爱丽丝》的回归。

一、电影中的音乐

(一)音乐之路第一部——《情书》

1995年时,岩井俊二的第一部剧情长片电影《情书》在日本和东南亚引起了空前的轰动。《情书》对于音乐的运用也成为了典范。由香港导演黄精蒲执导的影片《阿嫂》中,大部分背景音乐就是来自《情书》里的插曲,比如《Forever Friends》。中央电视台播出的节目《艺术人生》有时也会将这部影片中的钢琴曲作为背景音乐。影片开头钢琴曲《his smile》就已悄悄萦绕在耳际。音乐停止于小轿车的引擎声中,音乐在这里就起到了音乐功能中的以语言形式补充画面的作用。藤井树在医院里想到死亡时,空旷安静的走廊里有医生和护士推着担架车的声音和跑步的声音。在故意放大的呼吸声中,原本轻柔的钢琴曲突然变得大声,配合着快慢镜头的切换,不难感受到藤井树对死亡的恐惧。

(二)音乐之路第二部——《燕尾蝶》

1996年的岩井俊二在短片《梦旅人》获得“柏林电影节记者评审委员会奖”后,又立刻将小说《燕尾蝶》在荧幕上呈现出来,该片奠定了岩井俊二在世界文坛和影坛的地位。音乐家小林武史的加入成为本片的一个亮点。

1.影片中的音乐创作

影片挑选Chara担任女主角,她以特有的嗓音演唱了影片中大部分的插曲,这乍听起来所有人都觉得是呓语的声音,也是岩井俊二在音乐追求上的一个转变。人群中的固力果穿着红色的裙子,坐在那里低声吟唱着《南海姑娘》,这首改编的邓丽君歌曲就这样悄然触摸到观众内心柔软的地方。音乐起到了叙事的作用,为后面开酒吧、固力果做主唱,后来被发掘为明星埋下伏笔,元盗们在垃圾场捡着垃圾,背景音乐是固力果演唱的《sunday park》,这是整部电影中最美好的场景。音乐控制了画面节奏,也以欢快的形式烘托了画面,渲染了温馨的氛围。

2.影片中的歌曲改编

影片中的《My way》这首歌,用告白的口吻讲述了一个男人对人生的态度。这首歌第一次出现是在路上用录音机放着找到的磁带时,飞鸿他们听着听着就唱起来了。第二次出现的时候,固力果站在舞台上演唱了这首歌,在打击乐器的间奏中结束了。第三次出现时是飞鸿临死时,《My way》作为背景音乐,在浑厚的男声原唱中,画面闪回大街上奔跑的飞鸿,欢快的画面配合着低沉的歌声。最后一次出现,是固力果和凤蝶祭奠飞鸿时,两人哼唱的低吟像是历经沧桑后的平静。《My way》四次出现,把包含的主题与影片中人物的情绪相互交织在一起,也是这个故事的主线。

(三)音乐之路第三部——《四月物语》

在这部影片中岩井俊二参与配乐。片中女主角松隆子也是影片中全部的钢琴曲的弹奏人,虽然她的钢琴水平并不高,甚至很多时候都会弹错音,但是浑然天成的稚嫩和温婉简约使得《四月物语》中的钢琴部分明显区别于《情书》里钢琴运用的细腻。

钢琴音乐响起在榆野把手放在火车车窗上,听起来只有几个十分简单的钢琴音符,却为整个影片定下了十分温柔的调子。在榆野骑着自行车在四月阳光下的街道上穿行时,流畅无比的吉他声正是想象中的生活;穿行在飘着樱花的街道上时,长笛与钢琴交相呼应,那也是生活的味道。架子鼓的清脆鼓点响在榆野在学校遇到尴尬后,混在操场中带着些许嘈杂的鼓声就像心中的无奈和失落。雨中的钢琴声已不同于之前的平静,依然是几个简单的音符但旋律却变得跳跃。

(四)音乐道路第四部——《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这是一部关于音乐的电影。《关于莉莉周的一切》中,音乐的功能已经不是简单地配合画面来打动观众,音乐自身被创作的情绪与意境已足以表达岩井俊二所要描绘的世界。这部电影的特别之处正是在于影片主题与音乐,电影人物与音乐的几度融合,像是在电影中做音乐、在音乐中谱写电影一样。

1.德彪西钢琴曲与电影的融合

阿希尔·克劳德·德彪西是一位受浪漫主义色彩影响的作曲家,他也是“印象主义”音乐的鼻祖。他的大部分音乐却颠覆了浪漫主义,像某种情绪的宣泄,一个一个如波浪的音进行的和声给人一种冷漠飘忽的感觉。岩井俊二通过色彩、光线、画面、音响和音乐达到与德彪西的共通。如在电车上,小山内老师带上耳机同莲见雄一一起听莉莉周开始,《芭蕾舞姿》响起,在剪辑上连接了下一个弹钢琴的画面。

2.音乐人物莉莉周与电影的融合

莉莉周的新专辑主打《呼吸》,带有少许的摇滚风格,依然迷幻诡异的梦呓。莉莉的歌迷是近乎疯狂地等待这盘专辑,歌曲伴奏中的管乐配器也迎合了歌迷的心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莲见雄一和星野的关系就发生了莫名其妙的变化,星野欺负莲见的时候,背影音乐是莉莉周的《you see me,I see you》,高潮部分的扭曲变调则表示了两人的关系就此发生变化。

(五)音乐之路第五部——《花与爱丽丝》

《花与爱丽丝》中所有的配乐都由岩井俊二亲自创作,大部分配乐是钢琴和小提琴,曲调虽然简单,却回应了片中浪漫的青春氛围。

小提琴的演奏有很强的存在感,音色悠扬而深情,很容易将听众带入情绪,像是女主角爱丽丝温暖的性格。影片中有段很有意思的小插曲,花接到宫本的电话,当花按照宫本的指示看到照片的时候,快速地点鼠标与音乐节奏的速度是一致的,此刻的花无疑是紧张的,缓慢的念经声同快速的音乐结合,更突显了花内心的急促。说到照片时间的问题时,音乐突然停止了,这时镜头里呈现的紧张感反而更强了。接着音乐继续,但宫本问道:“你到底是谁?”的时候,音乐再次停止。之前所营造的氛围已相当明显,完全不需要音乐继续也可察觉出花内心的心虚和害怕。这些都表现了影视音乐中的特点,要配合剧情的需要间断或者连续地出现来营造画面氛围。

电影中让人久久不能忘怀的一个场景是:爱丽丝穿着纸杯做的芭蕾舞鞋在挑选明星的工作室里酣畅淋漓地跳芭蕾的时候,音乐是小提琴和钢琴协作完成的《我爱你》,也是影片的高潮部分。若没有这段音乐,爱丽丝的舞蹈在画面里就显得单调,这段合奏与优美的芭蕾舞姿完美融合,是对青春的最好赞颂。小提琴的声音缠绵悠长,像爱丽丝细腻的情感,钢琴流畅的音阶反复出现,使得整段音乐有一种透明的质感。

二、总结

从来没有人否定过他的影像,但终要有人听懂他的声音。声音已是岩井俊二作品中的一个元素,对于他的电影,最好的标签就是“不是电影,就是音乐”。岩井俊二在导演的道路上,将电影与音乐发挥得淋漓极致,他会走得更远,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

参考文献:

[1]苏静,江江.嗨,岩井俊二[M].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2006.

[2]姜艳.影视声音艺术与制作[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3]岩井俊二.关于莉莉周的一切[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中图分类号:J617.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097-02

作者简介:

王芸萱,云南艺术学院影视学院影视声音创作与理论方向研究生。

猜你喜欢
电影音乐
音乐从哪里来?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