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密度对海南茄衣大田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2016-06-29 14:20姚芳王慧方莫娇徐世杰杜佳时向东
天津农业科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产质量种植密度

姚芳 王慧方 莫娇 徐世杰 杜佳 时向东

摘 要:为探求适合海南茄衣生长的最佳种植密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JH-2茄衣品种,采用大田试验,设置了4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烟株农艺性状、大田生育期内烟株化学成分、调制后茄衣化学成分、调制后物理特性及产量5个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移栽时间的增加,各处理变化差异不显著,T3的农艺性状表现最好;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烟碱在整个生育期内的变化规律表现为先下降后增加,打顶后烟碱含量迅速增加,钾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氯含量逐渐减少;调制后从化学成分协调性来看T3处理最优;根据茄衣物理特性的要求T3处理最优;T2处理时产量最大,达到43.1 kg。综合各种因素,T3(120×40 cm,20 850株·hm-2)表现最好。

关键词:海南茄衣;种植密度;大田生长;产质量

中图分类号:S157.4+3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6.07.030

Abstract:The research aimed to explore the suitable planting density of Hainan cigar wrapper. Choose a representative of JH - 2 tomato varieties using field experiment, set up four planting density, to study the effect of five aspects: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y on the agronomic traits of cigar wrapper tobacco plant,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igar wrapper tobacco plant during the field growth perio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cigar wrapper tobacco after curing, physical properties after curing and yield. Results showed that : with the increase of transplanting tim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treatments, the agronomic traits of T3 was the best;with the increase of planting density, the changing rule of the nicotine throughout the reproductive period decreased firstly and then increased, nicotine content increased rapidly after topping. Potassium content increased firstly and then decreased,chlorine content gradually declined; the optimal processing was T3, according to the coordination of chemical composition after curing;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in cigar wrapper, the optimal processing was T3. The optimal processing was T2, according to the yield, the largest was 43.1 kg. Synthesized various factors,T3(120×40 cm, 20 850 strains·hm-2)was the best treatment.

Key words:Hainancigar wrapper tobacco; planting density;growth;yield and quality

茄衣是雪茄的精华部分,不仅影响雪茄的外观质量,也是雪茄品质和档次的外在标识。当前世界范围内雪茄消费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我国烟草行业对烟草制品的多元化以及行业自身国际化的要求,迫切需要我们在这一领域开展研究。但茄衣在我国试种时间不长,国内茄衣生产技术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研究适合我国雪茄茄衣的种植密度的内容较少。研究表明,合理的种植密度可以提高雪茄的产质量,在一定产量的前提下,产量和质量可以均衡发展,但当产量超过一定限度,品质则呈几何级数下降,与质量呈明显的负相关。种植密度主要通过烤烟有效截光叶面积、群体光合效能和田间微气象等主要因素影响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制约群体的生理、生态特性,从而决定烟叶产量与品质,种植密度过高或过低都将影响产量和品质。在烤烟中种植密度的研究比较广泛,而在雪茄烟中研究相对较少,探索适合海南茄衣的种植密度的研究,对于以后茄衣的推广和生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于2015年在海南省儋州市光村海南雪茄烟种植示范园进行,供试品种为JH-2茄衣品种。供试土壤为沙壤土,土壤基础肥力如下:碱解氮含量52.12 mg·kg-1,速效磷含量30 mg·kg-1,速效钾含量86 mg·kg-1,pH值5.4,交换性钙1.1 cmol·kg-1,交换性镁0.3 cmol·kg-1。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4个处理,T1:90 cm×30 cm,41 100株·hm-2;T2:100 cm×40 cm,24 975株·hm-2;T3: 120 cm×40 cm,20 850株·hm-2;T4:120 cm×50 cm,16 650株·hm-2。施肥方法:施肥纯氮210 kg·hm-2,氮-磷-钾比例为1∶1.5∶2.5,将复合肥、钙镁磷肥混合后,开双沟条施于垄下20~30 cm处。基肥:全部钙镁磷肥+50%复合肥+50%硝酸钾+30%硫酸钾;移栽后20 d第1次追肥:30%复合肥+30%硝酸钾+30%硫酸钾;移栽后35 d第2次追肥:20%复合肥+20%硝酸钾+40%硫酸钾,并按要求培土。小区选沙壤土,排灌方便,每个小区面积66.7 m2,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共需800.4 m2,现蕾打顶,成熟采收后采用凉棚避光晾制的方法调制。灌水、调制措施按规范化要求进行。

1.3 测定项目和方法

1.3.1 农艺性状的测定 严格按照YC/T 142—1998烟草农艺性状调查方法进行大田期农艺性状的调查。

1.3.2 常规化学成分的测定 烟碱检测方法采用YC/T 160—2002,总氮检测方法采用YC/T 161—2002,水溶性糖检测方法YC/T 159—2002,钾的测定方法采用YC/T 217—2002,氯的测定采用YC/T 218—2002连续流动法检测。

1.3.3 物理特性的测定 叶片厚度的测定用BHZ-1型薄片厚度计测定;叶质重的测定用打孔铝盒称重法;含梗率的测定用称重法;平衡水分和叶重的测定方法用平衡水分称重法。

1.3.4 矿物质成分的测定 烟叶矿物质元素钾、钙、镁含量采用干灰化法-ICP分析仪测定。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ASS软件和Excel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植密度对茄衣农艺性状的影响

从表1可知,移栽后30~90 d,雪茄茄衣株高范围3.6~139.5 cm。大田生长中后期,表现为T3处理株高最高,且移栽后90 d,T3处理与T1、T4处理差异显著。茎围范围2.9~8.7cm,移栽后90 d,T3处理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其他时期各处理差异不明显。叶片数为8~17,各处理差异基本上不显著。不同生育期内,茄衣叶片叶长、叶宽均以T3处理为最优。

总体来看,移栽后30 d,各处理烟株长势差异不明显,移栽后50~90 d各生育期均以T3处理烟株长势最好。

2.2 种植密度对大田生育期内烟株化学成分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烟碱在整个生育内的变化规律表现为先下降后增加,打顶后烟碱积累量迅速增多。移栽后30~90 d,T1处理氯含量最高,其他处理叶片氯含量差别不大。叶片中钾素含量总体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不同生育期各处理对钾素影响不尽相同。随着生育期推进,叶片中总氮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移栽后50 d的达到最大值。整个生育期内,随种植密度增大,茄衣中氯的吸收量下降,钾氯比提高;氮碱比基本上T1、T4处理较高。

2.3 种植密度对调制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

由表3可知,各处理间中部叶总糖含量表现为T3最高,T1最低;顶部叶总糖含量表现为T3最高,T4最低。中部叶烟碱含量表现为T3最低,T4最高;顶部叶烟碱含量表现为T4最高,T1最低。中部叶氯离子含量表现为T1>T2>T3>T4,顶部叶氯离子含量表现为T2>T1>T3>T4。钾含量表现为上部叶T1最高,顶部叶T4最高。糖碱比、氮碱比中部叶T3处理最大,顶部叶T1,T3处理较大。钾氯比T4处理较大。

由表3可知,各处理间中部叶总糖含量表现为T3最高,T1最低;顶部叶总糖含量表现为T3最高,T4最低。中部叶烟碱含量表现为T3最低,T4最高;顶部叶烟碱含量表现为T4最高,T1最低。中部叶氯离子含量表现为T1>T2>T3>T4,顶部叶氯离子含量表现为T2>T1>T3>T4。钾含量表现为上部叶T1最高,顶部叶T4最高。糖碱比、氮碱比中部叶T3处理最大,顶部叶T1,T3处理较大。钾氯比T4处理较大。

2.4 种植密度对调制后烟叶物理特性

从表4可以看出,单叶重、叶质重表现为T3>T4>T2>T1,且各处理间差异显著。厚度表现为T3>T2>T4>T1,T2、T3处理差异不显著,但T3处理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抗张力表现为T3>T2=T4>T1,T3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含梗率表现为T3>T4>T1>T2,T1、T2、T4处理差异不显著,但与T1处理有显著差异。平衡水分以T4处理最高,T3处理次之。

2.5 种植密度对调制后烟叶产量的影响

从表5可以看出,调制后茄衣产量随种植密度的降低先增加后减少。因调制过程中有部分茄衣发霉变质,最后得出一次调制后的烟叶产量跟密度有较大关系。

3 结论与讨论

种植密度是烟叶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种植密度还直接影响着光合利用率和田间通风状况、田间小气候等烟田环境,影响营养分配、烟田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制约着烟田群体的生理、生态特性,从而影响烟叶品质的形成。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株高、茎粗、叶长、叶宽等指标,基本上随密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从密度对叶长、叶宽及产量的影响分析来看,初步认为T3和T4处理较好。

化学成分的变化与植烟密度的大小密切相关,总氮和烟碱含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呈升高趋势,而总糖含量则随着密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各部位糖碱比、氮碱比均是T3处理最好,钾氯比则是T4最高。物理特性来看,T3处理各指标较优,种植密度T1处理外观质量最差。

综上所述,通过比较不同植烟密度下烟株生长状况、生育期化合物积累规律、调制后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品质因素,表明该茄衣品种在海南光村的适宜密度是T3:120 cm×40 cm,即20 850株·hm-2。

参考文献:

[1]秦艳青,李爱军,范静苑,等.优质雪茄茄衣生产技术探讨[J].江西农业学报,2012,24(7):101-103.

[2]汪文杰.氮用量对雪茄外包皮烟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06.

[3] 唐永红.烤烟产质量与施钾量及留叶数变化规律的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1998(3):23-24.

[4]韩锦峰.烟草栽培生理[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5]屈生彬,李光西,杨世波,等.栽培密度与施肥量对香料烟品质的影响[J].云南农业科技,2002(5):27-29.

[6]李海平,朱列书,黄魏魏,等. 种植密度对烟田环境、烤烟农艺性状及产量质量的影响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8(S1):489-490.

[7]徐树德,赵忠华,尚志强.种植密度对烤烟生长和产量质量的影响[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4):46-47.

[8]张广富,赵铭钦,王冬,等.不同种植密度烤烟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J].中国烟草学报,2011,17(1):54-61.

[9]张喜峰,张立新,高梅,等.密度、留叶数及其互作对烤烟光合特性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14,35(5):23-28.

[10]张喜峰,张立新,高梅,等.密度与氮肥互作对烤烟圆顶期农艺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12,33(5):36-41.

[11]黄一兰,王瑞强,王雪仁,等.打顶时间与留叶数对烟草产质量及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04,25(4):18-22.

[12]王瑞,刘国顺,倪国仕,等.种植密度对烤烟不同部位叶片光合特性及其同化物积累的影响[J].作物学报,2009,35(12):2288-2295.

[13]王正旭,陈明辉,申国明,等.施氮量和留叶数对烤烟红花大金元产质量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11,32(3):76-79.

[14]李洪勋.不同施氮量和密度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J].吉林农业科学,2008,33(3):22-26.

[15]曹务栋,潘文杰,薜小平,等.不同留叶数对烤烟新品系兴烟1号生长及产值的影响[J].耕作与栽培,2009(5):13-14, 43.

猜你喜欢
产质量种植密度
种植密度对伊犁河谷移栽橡胶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及其相关性状的影响
甘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技术研究
磷素配比及一体肥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研究
南阳烟区密集烘烤不同装烟方式对烤后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优化种植密度下的甘薯产量形成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