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华军
【摘要】摔跤运动是一项古老而又激烈的项目,在训练中容易导致运动员出现运动损伤,轻则导致运动员无法进行正常的训练,重者则导致运动员结束运动生涯。因此,研究摔跤运动中运动损伤成因,做好预防和处理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摔跤运动中运动损伤的部位特点以及导致这些损伤产生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一系列相应的预防及处理措施,以期有效减少运动员创伤患病的机率,保护运动员的身体健康。
【关键词】摔跤运动 运动损伤 措施 建议
【中图分类号】G8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205-02
摔跤起源于古希腊,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竞技体育运动。近年来,摔跤运动项目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摔跤运动是两人直接徒手接触中使用各种抱、勾、绊、摔、拧、推、拉、带等技术动作,将对手摔得分开或使其双肩着地来评判胜负的对抗性极强的格斗类项目。其强度大、对抗性强、动作复杂多变以及具有不规则的突然性等特点。因此在运动中出现损伤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减少运动训练、比赛中的损伤,如何减少损伤后对正常训练或比赛的影响,并迅速恢复技能、体能,同时又不造成损伤的慢性外延,这是目前广大摔跤教练及运动员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所以,为了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以及保证训练和比赛能够顺利进行,本文将对摔跤运动中运动损伤预防和处理问题进行研究。
1.摔跤运动中运动损伤部位特点及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
1.1 摔跤运动中运动损伤的部位特点
因摔跤为双人对抗性竞技项目,所以身体的直接接触是必然的。在运动中常易出现的损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1)皮肤的擦伤。由于摔跤运动比较残酷和激烈,在倒地的瞬间运动员某个部位就会很大的力度去接触地面,从而导致皮肤擦伤。(2)耳廓损伤。在摔跤运动中需要使用夹颈以及把握肩颈的技术,从而导致运动员的耳部经常受到挤压和碰撞而出现耳部充血和红肿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处理,以便运动员的耳廓出现软骨化或变形的情况。(3)运动员嘴鼻撞伤。在运动中运动员会出现头部相撞的情况,导致嘴鼻撞伤。(4)关节损伤。在摔跤运动中关节损伤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运动损伤,关节损伤当中比较常见的类型主要是关节脱臼和韧带拉伤。(5)腰背肌损伤。在摔跤运动中,运动员需要长期保持低站姿来完成进攻和防守,导致运动员的腰背肌处于紧张的状态而产生腰肌劳损。(6)胸肋挫伤。在比赛中,运动员经常处于跪撑对抗当中,双方的胸部会相互挤压,从而导致胸腔部软组织损伤或胸肋骨折。
1.2 摔跤运动中出现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在摔跤运动中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两个主要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摔跤运动本身是一种危险性较高的运动项目,从事这项运动比较容易出现运动损伤。另一方面,运动员或教练存在的主观因素,主要包括准备活动不到位、技术动作不规范、关节的灵活性以及身体的综合素质较差、高强度的训练、带病带伤训练、战术失误以及思想麻痹大意等。
2.摔跤运动中运动损伤成因及防治
2.1 皮肤擦伤及防治措施
在摔跤运动中倒地时最易发生皮肤擦伤。因此运动员在倒地时一定要尽量减小倒地的力度,以防出现皮肤擦伤,在出现擦伤之后,要及时利用生理盐水或是清水清理伤口,并用酒精进行消毒,然后在伤口处涂抹紫药水以及其他的有助伤口愈合的药物即可,对于比较严重的擦伤,还需要进行简单的包扎。
2.2 耳廓损伤及防治措施
运动员在对抗运动中要保护自己的头部,尤其是耳廓部位最为重要,以防对手对自己的耳廓部位造成积压或碰撞,在出现耳廓损伤之后,运动员一定要重视,注意休息和调整,以免出现软骨损伤或耳廓变形,对于比较严重的损伤要借助医疗手段进行处理和治疗。
2.3 嘴鼻撞伤及防治措施
在运动中,运动员一定要尽量防止和对手进行直接的碰撞,特别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头部以及嘴鼻处,以免嘴鼻处出现撞伤损伤。嘴鼻处撞伤一般来说都比较严重,出血较多,因此首先就需要进行止血,然后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对于比较严重的撞伤,要送医院处理。
2.4 关节损伤及防治措施
关节损伤作为摔跤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做好对这一损伤的预防和处理至关重要。对于关节脱臼的情况要及时让专业人员进行处理。对于韧带拉伤要及时进行冷敷处理,并使用加压包扎的方式进行包扎,让运动员抬高伤肢并适当休息,以减轻肿胀情况,在拆除包扎之后,要根据恢复的情况对运动员采取按摩、理疗或药物注射等措施进行处理。
2.5 腰背肌损伤及防治措施
腰背肌损伤会导致运动员肌肉疼痛、肿胀、发硬等症状,严重的情况还会导致运动员的肌肉出现收缩变形的情况,因此,在摔跤运动中,运动员一定要注意休息,放松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腰背肌肉。在出现肌肉损伤之后,如果疼痛难忍,则需要服用镇静止痛剂,同时采用痛点药物注射或理疗的方式来缓减肌肉损伤的情况。
2.6 胸肋挫伤及防治措施
在摔跤运动中,运动员双方的胸部经常会互相撞击,从而导致胸部软组织损伤或肋骨骨折,针对这种情况,运动员在平常的训练中一定要注意训练胸部肌肉群,增加胸部的肌肉量,提高胸部肌肉的抵抗能力。在出现肋骨骨折之后一定要及时送医,对骨折处进行固定,并做好相应的医疗处理。如果出现胸肌挫伤,则需要运动员注意休息和调整,辅助其他的各种治疗手段,如按摩、重要外部、理疗等,以减轻运动员的疼痛感,使运动员尽快恢复。
3.对摔跤运动中预防运动损伤的建议
3.1 运动员在运动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
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目的就是利用各种身体训练来提升运动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机体的活动性能,克服机体的惰性,并且做好准备活动还可以让运动员做好心理准备。具体进行什么样的准备活动,需要根据运动的类型和运动的量来确定,并且还要综合考虑运动员的状态和当时的气候条件等因素,这样才可以确定合适的准备活动,达到减少运动损伤的目的。
3.2 提高摔跤技术能力,掌握正确的倒地技术动作
提高摔跤技术能力,掌握正确的倒地技术动作是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运动员自我保护的能力。在运动中,如果在重心出现偏移而倒地时,运动员一定要立刻低头、屈肘、团身、憋气鼓劲,尽量用肩背着地,而不要用手臂直接撑地,以免出现手关节骨折情况。另外,在平常的训练中,运动员除了掌握正确的倒地技术之外,还需要加强肩颈部以及胸廓部肌群的力量训练,以提高肌肉的柔韧性。
3.3 提高关节的灵活性
在摔跤运动中,对运动员灵活性的要求较高。在运动中,手、腕、膝等关节处的应用较多,要想摔倒对方得分,必须要获得对方相应的把位,主动去控制对方,然后再利用技术动作,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手臂、脚腕等频繁参与其中,但是由于这些关节处外面包围的肌肉较少,因此容易出现各种运动损伤,所以说在训练的时候一定要加强关节处的训练,提高运动员关节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保证各个关节处的姿势都准确到位,以防止出现运动损伤。
3.4 注意培养头颈转动的运动能力
在摔跤运动中,运用头桥技术动作是防止自己处于危险状态以及对手得分的主要措施,而要完成这个动作,需要运动员的颈部具有较强的负荷能力,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颈部损伤。因此,在日常的训练中一定要加强头颈部的训练,提高头颈部肌肉的耐受力,并在训练中摸索做头桥技术动作时颈椎以及各个关节的紧张或松弛规律,以提高头桥技术水平,提高头颈转动的运动能力,减少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3.5 重视训练后的恢复工作
人们都知道这样一个常识:运动后不能立即停止不动,还需要保持一定时间的缓冲运动,以放松运动员肌肉,这一点对于摔跤运动来说更加重要,因此在运动之后一定要安排合理的放松内容。另外,如果条件允许,在运动之后可以进行沐浴、按摩、桑拿等,必要的时候还要使用药物或理疗的方式来加快肌肉的恢复速度,保持肌肉的弹性。
3.6 做好运动员的思想工作,帮助运动员克服心理障碍
做好对运动员的思想工作,有利于提高运动员的认识,帮助运动员克服恐惧的心理,从而端正训练的态度,提高训练的质量。首先,需要对运动员进行专项理论学习,加强对训练的认识,提高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其次,如果出现运动损伤,运动员一定要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最后,运动员一定要善于从运动损伤事故中吸取经验教训,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故。
4.结语
总而言之,在摔跤运动中,运动损伤是运动员身体健康最大的敌人之一。因此,研究摔跤运动中运动损伤的产生原因以及预防和处理措施的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对运动员加强日常的训练,着重培养协调能力、反应能力以及拼搏奋斗的精神,注意劳逸结合,利用系统科学的训练方式来提高其技术能力;做好对运动员的思想工作,克服心理障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创伤患病率,在保障运动员身体健康的前提下,促使其取得更好的成就。
参考文献:
[1]义锋.业余摔跤运动中容易造成的损伤及预防措施分析[J].广东科技.2014
[2]颜卫红.摔跤运动损伤的原因及预防[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3
[3]蒋寿团;蒋寿银.浅析摔跤运动损伤成因及其防治[J].商情.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