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读书准备、读书尝试、读书探究、读书小结是体现学生的自主阅读的四个阶段。教学中要转变教学观念,真正树立学生在课堂中主人的意识,还给学习自主学习的权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准备 尝试 探究 小结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151-01
阅读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把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转变成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过程;把重视传授知识改变成激发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创新精神和开发学生潜能的学习活动过程。概言之,即进行自主阅读的过程。我在上《会摇尾巴的狼》这课时,教学是按读书准备、读书尝试、读书探究、读书小结的四个阶段来进行的。
一、读书准备
1.目标定向、激发动机
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学习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上《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时,引导学生思考:看了课题想知道什么?学生很快提出:狼为什么会摇尾巴?这正是学生想从课文中学会的。它也是教师备课时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这并不是巧合,而是教师在备课时有意识换位思考的结果,即教师把自己看成是一名学生,以学生的认知水平来阅读课文,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他们想要知道的是什么?最想学什么?实践证明这种换位备课的方法具有可行性,由学生本体提出 的学习目标,就是教师的“教”的目标转换为学生的“学”的目标,使教学目标一致,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更大的激励性。
2.基础准备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自学课文、自学生字词、汇报自学情况。教师只需要在此阶段检查一下。课文中的关键词,在此阶段解决。如《会摇尾巴的狼》一课,“陷阱”一词,为自主阅读扫清词义障碍。
二、读书尝试
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中应有一个初步感知的过程。根据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在读书尝试阶段应完成两项任务:一是引导学生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初步感知全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找出疑难问题。二是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及使用该方法的原因。
三、读书探究
(一)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是探究的基础。
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的心里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产生问题开始的,可见主动提问的重要性。在长期师问生答的模式下,学生处在备答的处境、被问的地位,养成了较强的解答问题的能力,而缺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要培养自主意识的学生,必须要让学生经过由“会答”向“会问”的转变,这样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会摇尾巴的狼》这课的教学正是向这个方向努力的。根据课文对话多的特点,指导学生从狼和羊的对话以及他们说话的动作、神态中去提问。学生掌握了提问的方法,仿佛有了自主阅读的“钥匙”,这把“钥匙”不仅指导学生提出了很多不理解的问题,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发挥。
(二)培养学生释疑的能力是读书探究的目的。
1.变序释疑,启发思维
先“果”后“因”,把事情某个紧要部分提到前面解释,从而形成悬念,以此启发学生思维。在《会摇尾巴的狼》第一、二、三自然段的教学中:狼“怎么爬也爬不上来”,想象狼怎么爬?估计学生提不出来这个问题,解疑时,由学生的问题:狼为什么“连忙打招呼?”入手,通过抓住“连忙”一词引导学生读第一句话:狼掉进陷阱里,怎么爬也爬不出来。然后,读没有“怎么爬也”这四个字的句子,把这两个句子作比较分析,此时学生就通过抓住重点词语比较分析,在读书过程中解决了这个问题。再如在第七、八、九自然段的教学中,学生提出四个问题:(1)狼为什么说自己的的确确是狗?(2)狼为什么说它“还会摇尾巴”?(3)狼为什么要“使劲”摇尾巴?(4)“老山羊看到这条硬尾巴,心里完全明白了。”它明白了什么?实际上只需要解决第四个问题就解决了前面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往前读书寻找答案。
2.层层释疑,训练思维
根据《会摇尾巴的狼》这篇课文,句与句之间关系是很紧密的,一环扣一环,相互串联的特点,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揪住学生的心,促使他们立即进入思维状态。教这课时,老山羊为什么上当?可以这样释疑:因为老山羊看到了狼的硬尾巴,并发现狼前面所说的话都是花言巧语,这样就把全文串了起来,前面问题的“果”成为后面问题的“因”,促使学生不断地进行思维判断,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状态。
3.想象、讨论释疑,发散思维
根据文言金尽而意未尽的语言材料,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会摇尾巴的狼》一课的结尾:最后老山羊走了。让学生想象猎人来了后会怎么样,借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讨论,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积极思考,相互交流,探讨,以求得认知的深化。讨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智慧,使思维迅速发散与集中,扩大信息交流和思维容量。讨论,还能促进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效果相当明显,印象最深的是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课,有学生提出:狼说话中“为了救一只掉进陷阱里小鸡……”,小鸡很轻,很可能真掉进陷阱里去了。因此狼说的话中有真的一面。为此,我抓住了这一契机,让学生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同学们展开激烈的讨论,最后达成共识:即使小鸡真的掉进陷阱里去了,狼看见后也许会跳进去,但不会是为了救它,而是把它吃掉。从讨论中同学们进一步认识了狼的狡猾,说明狼在撒谎。学生从反面分析推理,弄清了事物间的因果关系,训练了逆向思维能力。
四、读书小结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学习目标进行检验、总结学法。学生通过自身积极参与,掌握了该掌握的知识要点,领悟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心中积蓄了一种强烈的表现欲望。教师可以抓住这一契机,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强化学习的方法,真正做到教法为学法服务,从而也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樊洪敏.试论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04)
[2]刘凤宏.小学音乐审美教育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01)
[3]李红云.浅谈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04)
作者简介:
周洪波(1962年10月-),男,四川广安人,大专,小学高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