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效语文课堂的两种预习方法

2016-06-29 10:58邹通琦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黄果树主旨瀑布

邹通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133-01

正常情况下,学生一听到老师要求大家预习课文,目的就是了解课文,熟悉课文,乃至猜疑作者创作动机所在,也就是学生潜意识中的熟读课文,但是我们在导学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预习的有效甚至高效,古语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蕴意何在?因此,老师上课前的备课很重要,而学生的预习更重要,笔者结合近两年的语文高校课堂教学实践谈谈两种关键实用的预习方法。

一、质疑之法

在布置课前预习任务时,将质疑放到至关重要的环节。笔者常常告诉学生:“没有问题的学习是不会学;问题质量不高也是不会问。”这样鼓励学生勤学好问,的确可以提高预习质量。如在检查《黄果树瀑布》(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一文的预习情况中获悉: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高质量的问题。主要有:关于词语或句段品味欣赏的,关于文章主旨和表现手法探讨的等。例如:“这声音即刻改变了我对黄果树这一名词的成见”——此句中“成见”一词的理解与文章主旨、结构都有极大关系,学生能抓住这一关键词语质疑,说明预习是到位的。成见,正是作者原来对“黄果树瀑布”一般的甚至是无聊的感觉,(见第1、2自然段)写这一“成见”也正是为了引出后面内容——作者的新发现和新感受。还有“另一个瀑布在我的生命里复活了。”这是全文中心句,和上面“成见”构成对比,揭示文章主旨。同时这一“欲擒故纵”写法也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所以这一句可以看作全文的文眼。学生能抓住这一句提出求解,说明预习已很深入。借此我们就能顺势展开讨论:“复活”的正是作者自己亲身经历和感受到的“黄果树瀑布”。要求抓住“成见”和“另一个”两词语来深入体会作者的新发现和新感受是什么,由此引入课文重点内容的阅读。又如:“水在变形、在死亡、在合成、在毁灭、在诞生……”、“水和落水者的关系,这可能意味着死亡,也可能意外着得救”这些意味相反的用语,正好蕴含了作者独特的感受,是作者通过听、视、触等亲身感触获得的真实体验。在矛盾中达到平衡,写出了瀑布的动态、气势和生息,揭示了一定的生活哲理即消亡与新生的不断循环往复之理。还有:“呼吸着水汽,呼吸着潮湿”、“生命在巨大的水声中的惊恐疼痛,在潮湿中的寒冷收缩”、“我周身湿透,我有湿透的话要说”。这些句子中加点词语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作者的独特感受和新发现。“呼吸”一般不能与“水汽”、“潮湿”搭配,但呼吸是一种生命现象,所以这里是说作者用生命在感受着瀑布。“惊恐疼痛”和“寒冷收缩”都写的是作者身心表层的感触,正由于身心表层受到这样的刺激,反而引起了灵魂深处的兴奋和喜悦,这就是用“惊恐”表达兴奋,用“疼痛”表达喜悦、用“寒冷”表达温情、用“收缩”表达舒泰的独特手法。上述都是学生在预习中自己找出的质疑例子,可见他们的预习质量很高,为后面继续开展课堂研究性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三读”之法

语文学习重在读,而且要循序渐进地读,所以预习要做到如下三读:

一读通顺。先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接着扫除文字障碍,了解作者及为文动机背景等,最后完成导学案上的自主学习环节。

二读有问。在能通读原文的基础上再参考课后思考题和导学案上合作探究环节的问题,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以备课堂展示交流。(见上面论述)

三读有得。针对自己质疑的问题再读原文,开始动脑动手,利用语文学习笔记与小组的智慧分析解答,最后在全班展示交流。通过如上“三读”,才可以说预习到位。“三读”之法,其作用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能力,是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重要保证。

猜你喜欢
黄果树主旨瀑布
瀑布之下
壮观的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游记
主旨演讲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黄果树瀑布
黄果树瀑布
平淡真实显主旨
瀑布
吃透材料 凸现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