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磊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各个行业对人才提出了新要求,独立学院学生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日益严重。因此,独立学院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提升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本文通过探索独立学院大学生的创新教育实践和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研究的实践,以期缓解独立学院学生就业压力,培养一批社会竞争力强、实践操作能力高的全能型人才。
【关键词】独立学院 大学生 创新 创业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2-0029-02
1.前言
在独立学院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缓解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学院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创新思想引领学生的创业步伐,以创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与此同时,独立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实现学生自我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除此以外,对独立学院而言,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不断提高我国创新水平,有利于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2.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实践
2.1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
独立学院应该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教育目标,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挖掘学生的求知欲,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首先,大学生必须具有基本的企业服务能力,即大学生必须掌握社会各个岗位的基本上岗技能,以便为企业岗位提供基本的服务。其次,大学生必须具有促进行业体制改革创新的能力。为此,独立学院必须为社会培养一批应用型人才,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调整专业课程,合理定位人才培养模式,将社会市场人才需求与课程教育、能力培养相融合[1]。最后,独立学院必须结合学院自身文化现象特色,走出一条特色的办学之路,从而为学生提高社会竞争力。例如:独立学院可以以“中国梦”为主题,把“中国梦”融入学院文化思想教育中,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节、开展主题活动和主题讲座等方式,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提升学生的修养,使学生发现自我价值,在其特有的区域中得以发展。
2.2以“中国梦”为主题,使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以发展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独立学院应该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从而让学生具备创新能力。例如:为了使对天文知识感兴趣的学生得以发展,独立学院可以成立天文专利社团,并加强对社团的宣传,吸引广大学生的积极加入。在此基础上,学院可以已经专业人士为学生开展讲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列举名人事迹,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创新的重要性。然后,社团开展一系列社团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带领学生参观天文台,以高科技设备的构成和使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带领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最后,社团要以学习反馈总结的方式,帮助学生归纳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使学生在总结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问题所在,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自己解决问题,提高自身创新能力。除此以外,一旦发现学生所研究和发现的观点具备专利申请条件,社团应该积极为学生申请专利,促进大学生创新成果的转化,为学生提高创业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学院应该让学生从实践操作中磨砺自身意志,提升动手操作能力[2]。而专业教师则应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与书本,走向社会和世界,使学僧了解所学专业在社会中的实际需求,从而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为此,独立学院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第一,开展研究型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选择学院指定的研究课题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培养学生探求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行为习惯。而在开展研究型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院可以将活动与企业和事业单位建立实习基地,进而为学生提供上岗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第二,开展服务型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例如:学院可以让学生参与关爱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的活动,提高学生服务实践能力的同时,有利于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第三,开展行业性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对某一行业进行调查研究,关注该行业企业对大学生知识能力和操作技能的需求,从而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3.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践
3.1树立科学创新教育观,构建创业育人环境
在独立学院中为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创办各项事业的综合能力”为宗旨。为此,首先专业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将就业教育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并将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然后,专业教师要树立科学创新教育观念,将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最后,专业教师应该为学生构建创业育人的环境,加大对国家和政府支持学生创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同时,学院还要制定鼓励师生创业的激励机制,为学生和教师提供相应的服务,促进学院师生养成积极参与创业的行为习惯。例如:学院可以为建立大学生创业中心,在增加学生创业实践机会的同时,为广大师生提供实践平台场所。再如:学院可以通过开设创业设计大赛、企业家论坛、创业成果展示等活动,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让学生感受创业的魅力,弘扬创新创业精神,激发学生创业意识。
3.2加强创业课程的建设,优化创业教育方法
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独立学院应该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模式,加强创业课程的建设,优化创业教育方式方法。具体措施为:首先,学院应该从人才市场需求出发,调整学科内容和教学内容,建立新型创业教育系统,形成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理论知识课程与实践操作课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其次,学院应该开展补充式创业培训,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理念渗透于培训全过程中。其中专业教师要注意巩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并注意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进而为学院培养一批专业基础扎实、操作技能强的创新型人才。例如:专业教师可以以模拟游戏、头脑风暴、实践参与等多种方式运用活页挂纸、多媒体PPT等直观教学用具,提高教学效果。最后,专业教师应该以丰富的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方式、兴趣激励方式等,将教学方式向引导、咨询和服务方向发展[3]。
3.3搭建实践教学的平台,落实创业实践教育
为了将创业实践教育落到实处,独立院校应该搭建实践教学的平台,例如构建创新创业实验室、开设职业培训点和校外创业实践基地等。而各大独立院校在搭建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为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奠定了坚实的物资基础,可以起到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另外,学生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身专业特点以及兴趣还好,模拟科技创新实验,并进行实践训练,一旦实验项目成功,则可以申报如创业园地进行进一步研究,使其得到更大的平台,得以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院校自身应该与有关部门联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然后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建立稳定的创业实践基地,推进创业教学体系的建立。
3.4创设教学评价的体系,建立教学管理机制
创设教学评价体系使落实创业教育的保障,其不仅可以实时监督教学质量,更有助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缺陷,进而有利于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学效果。为创设教学评价体系,可以从建立教学-管理联动机制入手。具体来说:首先,专业教师应该实行“学分制”管理,将创业实践活动、创业项目成果等纳入学分界定范筹内,进而建立多元的创业学分制,使学生从多种途径中,完创业任务。其次,将创业成果报至教学管理部门,进行学分成绩认定,以便充分体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最后,针对学生课程的考评,专业教师应该以平时考核(出勤、课堂表现、笔记、测验)与课程结业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从而让学生朝着评估结果去修正和完善自我,最终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进一步完善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独立学院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的核心竞争力,以“中国梦”为主题,引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养成主动寻找-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从而缓解学生的就业压力。另外,独立学院还要树立科学创新教育观,构建创业育人的环境;加强创业课程的建设,优化创业教育方法模式;为学生搭建实践教学的平台,将创业实践教育落到实处;构建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为学生建立教学-管理联动机制,从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最终使学生的就业压力得以进一步缓解。
参考文献:
[1]邢善萍.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探索[J].山东高等教育,2014,15(4):25-30.
[2]时全丽.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意义分析——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实践探索为例[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5):71-73.
[3]姜忠鹤.实现中国梦与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研究[J].物流科技,2014,16(9):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