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2016-06-29 17:07黄秋燕
考试周刊 2016年48期
关键词:整合信息技术

黄秋燕

摘 要: 在新课改背景下,通过信息技术的发展,高中语文逐渐与信息技术整合。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作者主要以高二课堂语文教学为例,由信息技术给课堂带来的兴趣性、多样性、权威性、鉴赏能力四个方面谈谈感悟和收获。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高二语文 整合

在当前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整合已然成为我国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途径之一。现在广大高中语文老师最关注的焦点是怎样很好地运用信息技术的各种手段与语文整合以优化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从某些地区部分语文老师把语文与信息技术相整合的教学实践可得知,信息技术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老师在这个特别的平台上可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肯定,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得到体现,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创新和实践能力。

一、信息技术给学生带来的兴趣

语文必修五的教材内容是比较多的,在梳理探究这一部分时,我们要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面对教材内容,学生对姓名字号特别感兴趣。之后,让学生先在课余时间通过网络自由地查阅资料。并且专门抽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还有一些学生在搜索完的基础上在线利用词典查字词,可看出信息技术给学生带来了便利。这就是一堂很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语文整合的实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高二的综合实践的目标是: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培养学生收集、分析、综合信息,初步设计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构建知识模型,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已基本实现了这一目标。在未来社会中,这项技能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对待语文,也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语文。

二、信息技术带给学生的多样性

在学习高二语文的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首先组织几节课举行古代诗歌散文朗读比赛,让学生自主地在网上查一些诗歌散文创作的年代及背景知识,从而理解作品的情感基调,为朗诵做好准备。比赛时,利用教室的多媒体将学生各自搜寻到的诗歌散文的配乐或者背景图片等播放出来,瞬间使课堂有非常浓郁的朗读氛围。比如,一个学生朗读的是白居易的《长恨歌》,随着他深沉的朗读声,紧跟着投影仪上播出相配合的音乐,并且还有那个时代的换面。学生们在画面,音乐的氛围中极大地感受到沉重之感,情不自禁地感受到唐玄宗与杨贵妃之前的悲情,而且朗读的那个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由此可见,高中的语文课,不仅是文字课、语言课,还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综合艺术课。所以要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穿插各式各样的手段,而信息技术正好把多样带到课堂。部分老师在选修教材的诗歌朗读的安排上,让学生听磁带录音,这没有现场在配乐和画面的情境下效果好,现场朗读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有那种氛围能激发学生兴趣。信息技术的这种多样化的方式,能更好地吸引学生。

三、信息技术带给学生的权威性

在一堂语文课上,于丹老师的《丹韵词音》里的“诗意春风”一集在电视里播出,学生听得非常入神,并且一边听一边做笔记。这种讲座甚至比老师在教室课堂上给学生讲解更有吸引力。在高二一次单元语文考试中考察了一篇现代文阅读有关纳兰性德的文章,大多数学生都蒙了,几乎没有对其了解太多。对于这种情况,我会抽出几节课让学生听中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杨雨在“百家讲坛”中讲的《纳兰心事有谁知》一系列的讲座,从而使学生对于纳兰性德有进一步的了解。一些专家的讲座给学生看,那种名人效应、权威效应,是一般的语文老师无法可替代的。把信息技术的权威性引进课堂,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扩大了学生们的视野,还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深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修养。

四、信息技术带给学生一定的鉴赏能力

在学习高二语文必修五的《边城》那一课时,一些老师给学生在教室多媒体上放与课文相关的电影。学生都非常激动,可见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电影刚开始,非常漂亮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让学生目瞪口呆,教室瞬间鸦雀无声,学生看得非常入神,电影把学生带入美丽的湘西。看完电影后,学生对《边城》这一篇课文印象非常深刻,远高于老师光在课堂上讲的课文。之后学生带着对这篇课文的印象进一步鉴赏课文中的人物特点。老师让学生分组讨论,有些学生甚至还在续写课文。信息技术的力量有多大,带给学生的乐趣就有多大。

如某地区的高中语文老师根据学生的要求,给学生播放《穆斯林的葬礼》这部电影,学生对其印象非常深。有些学生已经阅读过此书,积极地互相交流感受,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阅读过,积极地找书阅读。瞬间,教室响起读书的浪潮。信息技术带来的功效,就是有利于培养学生敏锐的思维能力和鉴赏能力。

高中语文老师利用信息技术的多样化、权威性,使学生拓展了思维空间,还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新课改的理念下,高中语文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丰富了教学方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在高二语文教学内容的阅读、写作、口才、研究性学习等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下获得新的发展动力,更深刻、更高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的整合应深入探究教学方式、教学对策形成一种教学模式,推进语文教学的彻底改革。

参考文献:

[1]高中新课程怎样教语文.北京教育出版社.

[2]温儒敏.语文课改要摸清底细,直面问题[J].课程·教材·教法,2013(02).

猜你喜欢
整合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谈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