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银发一族”如何安享晚年

2016-06-27 21:04徐佳
财经国家周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子女老年人笔者

徐佳

老年人日益成为日本社会的“主角”,在贫富分化严重、养老压力巨大的情况下,如何老有所养,是日本政府面对的重大课题。

前段时间,笔者年近八旬的祖母来日本小住时日,对这里白发苍苍的老年人依旧奔波于职场辛苦劳作之状,唏嘘不止——在中国,这正是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的年纪啊!当老人家看见笔者从高速公路收费员那布满皱纹的双手里接过找回的零钱时,不禁为日本同龄人的“不幸”感到心酸。

在日本,高龄老人依旧坚守工作岗位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了,开公交车、在停车场做指挥、在商场里摆货……各行各业的老年人屡见不鲜。每一个来到日本的外国人,都能真切感受到这个国家老龄化严峻形势,被这里老年人对职业的执着所触动。

“下流老人”:贫困老年人已为日本社会敲响警钟

在日本,退休之后再次工作的老年人分为两类:一类不是为了赚钱,他们选择重返职场之目的在于发光发热、丰富自己的“第二人生”,日本社会普遍高度认同这种价值观念。另一类则属于贫困老年人,他们在退休后不得不继续坚持劳作以维持生计。

在日本,老年人更愿意把时问和精力花在自己身上,并不与子女的生活有太多交集。

在日本,笔者常看到这样的报道:老年人为了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故意盗窃只求能进监狱。诸如此类让人感到悲伤的故事并非个例,如今,老年人的贫困问题正在被日本社会认知。

2015年6月,朝日新书(出版社)出版了藤田孝典先生(在支援生活贫困者的非营利组织中任代表理事和社会福利师职务)撰写的《下流老人》(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老人)一书,给日本人敲响了警钟,引起重大社会反响。“下流老人”亦因此成为2015年度日本流行语之一。

藤田先生在著作中将造成日本老年人贫困之原因归纳为五大类:其一,遭遇重大疾病或事故,无法承受高额医疗费;其二,不具备进入养老院的经济实力(在日本,条件稍好的养老院收费“门槛”极高,动辄高达数千万日元。即便如此,“首都圈”养老院仍是供不应求);其三,子女没有工作,宅在家里“啃老”;其四,高龄离婚(独居后,生活成本必然会上升);其五,患老年痴呆症,身边没有可依靠的家人。

富裕的老年人群体催生“银发经济”

虽然存在一些贫困老人,“银发一族”仍是当今日本社会最为富裕的人群之一——只要曾是正式员工,退休后都会得到企业提供的一笔丰厚的养老金,用以享受晚年生活。据环球财经连线4月9日报道,目前,日本过半金融资产受老年人掌控。

不景气的经济环境导致众多企业放弃沿用多年的“终身雇佣制”,转向采取多元化的雇佣制度。很多日本年轻人因此失去“铁饭碗”,承受着巨大的工作与生活压力。以刚刚从校园步入职场的“新人”为例,他们的平均月薪只有约20万日元,房租至少要花费5、6万日元,再除去生活费、交际费,年轻人很难有所积蓄。相比之下,健康高寿、手握“重金”的日本老年人可以说是大大的“有钱有闲”,由此催生了日本“银发经济”。

无孔不入的日本商家自然不会错过如此绝佳商机。为了让老年人心甘情愿地大把花钱,相关企业可以说挖空了心思。很多日本旅行社都推出了专门面向老年人的旅行项目,以较慢的旅游节奏、高级舒适的服务项目为主打,得到了不少老年人的青睐。设有老虎机、麻将机等娱乐器械的日间陪护所悄然诞生,老年人在闲暇时,可以来此类“赌场”放松身心。这类场所提供的服务称得上无微不至,为防止老年人情绪激动导致发生意外事故,在“下注”之前还会有专业的陪护人员测量血压等健康指标。日本很多银行更是设立了针对未成年人的理财产品,其目的在于吸收老年人的资金——老年人为子孙后代留下财产是要交税的,而替子女买理财产品却可以免税。

“退”而不“休”:日本老人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

相比中国老年人以“含饴弄孙”为主的生活方式,日本的老年人更多倾向于走出家庭,大多“退”而不“休”,即便不再工作也都很忙。

年愈七十的中村女士是一位与笔者熟识已久的日本老人,受过高等教育、性格开朗。作为东京留学生交流会的会员,她积极地参加与各国留日学生的交流活动。她所在的交流会每年都会举行两次日本老年人和外国留学生一起旅行的活动,对留学生只象征性地收取很少费用,其余的部分均由老年人承担。对于留学生,这自然是与日本人近距离交流的好机会;就日本老年人而言,他们也非常乐于参与这种活动。中村女士和她的朋友们曾对笔者说,通过交流可以扩展他们的交友圈子,使她们心情愉悦,还可以预防老年痴呆症。

笔者在学业压力最大的那段日子每周都会去拜访中村女士。她会端出简单而温暖的日本家常菜,使身在异国的学子品尝到家的味道,于身心均是极好的慰藉。

老伴去世后,每月丰厚的“遗族年金(男人去世后,作为家庭主妇的妻子可以接着领取已故丈夫的退休金)”使她不必为生计苦恼,可以按照自己理想的状态生活。除了与留学生的交流活动,她还参加了插花班、外国料理班,并在自家的客厅里摆了两张大方桌,给邻里的孩子们聚在一起写作业提供便利条件。

不畏“空巢”:日本老人生活独立,与子女无多交集

中村女士很少提及她的子女,笔者只听说她的孙子们也住在东京,每年过年的时候会来看她一次。这情形不禁使笔者想起国内的“空巢老人”,从中国人的角度,不免让人倍感心酸。这就是日本老年人的普遍现状。与其说“孤独”,用“独立”来形容他们的生活状态更为准确。

在中国,老年人把大多数时间与精力投入到家庭当中,乐于为孙子辈操劳,三世同堂、其乐融融是他们最向往的生活。在日本,年轻人很少来看望父母长辈,老年人也极少帮助子女们照看孩子。日本老年人更愿意把时间花在自己的生活上,并不与子女有太多交集。他们头脑中没有子女必须赡养老人的观念,同时也不会为已成年的子女付出太多,更不存在必须为年轻人准备婚房这类事情。同样,年轻人也不会对老人要求太多。笔者的一个朋友嫁给了日本人,生了宝宝以后特地休学以便照顾孩子。

两代人相对独立,这不像传统的东方国家,倒有点像西方社情。日本老人不大理解中国老人为什么要帮子女带孩子。这并不难理解,按日本社会的传统,很多女性结婚后成了专职的家庭主妇,即便是职业女性,在生孩子以后也大多辞去工作。对于她们,结婚生子等于有了终身依靠,以老公和孩子为生活中心是理所应当的,自然不用老人来操心。近年,夫妻均在职场打拼的家庭多了起来,但上述观念依旧根深蒂固,照顾小孩仍旧是父母的职责。另外,日本不存在中国“传宗接代”的思想,年轻的小夫妻不生孩子,老人也不怎么在意。

为保障老人安度晚年,日本政府做了什么?

在日本,每4个人中就有一位是年过65岁的老年人。为缓解老龄化与少子化给社会造成的巨大压力,日本政府做出了一些积极探索。

为了推动企业积极雇佣老年人,日本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自今年4月起,对于将退休年龄提高至66岁以上的企业,日本厚生劳动省将给予65万日元/人的资金补助。

此外,从4月开始雇佣66岁以上员工的企业,每接收一位40岁至50岁的“跳槽”人员将获得40万日元的补助。此项政策一经实施,无疑会为原本很难实现再就业的中老年人提供较好的工作机会,可谓中老年求职者的“福音”。日本政府此举,既方便了以丰富自己第二人生为目的的老年求职者,也为确实需要经济来源的贫困老年人提供了良好的就职环境。

日本养老体系和医疗保险制度相对健全,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经济和身体状况选择收费不同的养老服务,75岁以上的老年人看病只需承担医疗费的10%。然而,即便日本政府与社会对老年人投入了巨大资源,但依旧是压力重重。这种挑战在东京及其周边地区尤为显著,数量庞大的高龄人口使得首都圈不堪重负——由于资源有限,很多老年人无法在首都圈内申请到养老院。

为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将因少子化而废弃的学校改造成养老设施的改建活动正在悄然兴起。同时,日本政府在2015年推出了“地方补贴政策”,旨在鼓励生活在首都圈的老年人移居到人口相对稀少的地方生活。一方面,此举能够减轻首都圈的压力,另一方面,相对于东京及周边,其他地方风景优美、节奏缓慢,医疗条件和养老设施都比较完备,更适宜养老。同时,大量老年人的到来,可以为地方带来巨大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也有利于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对上述政策,有老年人表示反感,他们认为,在即将落叶归根之时离开自己生活一辈子的大都市过于残忍。当然,也有很多老年人支持该政策,他们苦于首都圈不断上升的生活成本,乐于到美丽的乡村安度晚年。

猜你喜欢
子女老年人笔者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预防老年人跌倒健康核心信息
老师,别走……
Tomb-sweeping Day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性能相差达32%
教育子女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