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构建

2016-06-27 01:00
山西建筑 2016年15期
关键词:江湾体育场公园

任 波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一院,上海 200092)

谈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构建

任 波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一院,上海 200092)

简述了构建城市公共休闲空间需要的基本条件,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公共效益优先、多样化发展等方面,探讨了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构建策略,从而满足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需求。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公园,次生环境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是指在城市里对公众开放的、具有一定规模的、非盈利性的、经过有意识的规划设计的公共环境。比如城市里的各种广场、各类公园、规模不一的城市公共绿地、各类公共建筑周边的开放空间、各类滨水开放空间等。本文研究的案例——上海市江湾体育公园(见图1),位于杨浦区五角场市级副中心,国和路346号,其主体前身上海江湾体育场始建于1934年8月,由中国著名建筑师董大酋设计,占地面积360亩,是当时远东最大的综合性体育场馆,可以说是当时中国的奥林匹克中心。鉴于精美的建筑设计以及悠久的人文历史价值,这里最先被收录为“上海市第一批优秀历史保护建筑”。现今的江湾体育场及其周边区域在香港瑞安集团的倾力保护及打造下已变身为上海北部最具活力的集科创、体娱、公共休闲于一体的城市公共休闲空间集合。本人以一个建筑师的视角并结合自己切身感受来浅谈一下如何构建城市公共休闲空间。

1 构建需要的基本条件

好的城市公共休闲空间需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物质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建筑、街区、绿地等是物质条件,空间环境所要体现的主题与文脉则是精神文化层面的条件。

1)物质条件。物质条件其实就是社会经济水平的具体体现。我们生活着的每一个城市,都有其慢慢建立、生长直到繁荣的一个过程,而这其中城市街巷、小广场……都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民行为活动的不断丰富,慢慢拓展延伸起来的。这些最原朴的空间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城市公共空间。它们的建设、修缮改造都是建立在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的。这些公共空间的舒适与否,直接作用于广大市民,也在提升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这些城市公共空间中,公共休闲空间扮演的是最为贴近市民的角色。它的更新不仅是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也是社会结构的更替。江湾体育公园就很好的印证了上述观点。解放前,这里曾是国民党政府规划的“大上海计划”中最重要的国家级体育基础设施,但是由于战争的原因,它被废弃很久。新中国建立伊始,由于经济实力的薄弱,政府对荒废已久的体育场进行了有限的修补,还在这里举办过全运会。而在2004年,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有了强大的财力支撑和开放的政策用于整合社会资本,在这种利好局面下,2004年由上海市体育局和香港瑞安地产集团联合筹资近2亿元,对江湾体育公园进行了整体规划改造。这就是当社会的财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相应对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就会自然而然的上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2)精神条件。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有的精神内涵,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随着历史的演进也都散发着持久的生命力。如果拿城市比作一个人的话,城市的总体经济规模就是骨架,而精神文化就是城市的血脉。每个城市自己的地域文化会深刻的影响生活在那里的人们。人在生活中的各种表现,城市中每一处的具体外在,其实都是这个城市传承文化的内在体现。公共休闲空间必然也是这样的体现,背后都有着它形成的社会历史原因,这种积淀也正是所在城市独特的城市精神。决策者和具体的规划设计者都应尊重这些传承,力求保护的同时加以延续,在传承的同时加以时代的创新。在这一点上,上海的政府及开发商在对待江湾体育场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建筑的文脉续存与发扬上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整体的规划方案还是本着尊重历史,还原历史,修旧如旧的方针进行的。也在如何更好地拓展建筑功能、焕发新生机上做了大胆且富有成效的尝试。最精彩而具有想象力的一笔就是对西门前区域做了下沉式广场这样一个大胆的设计。这样设计本身更凸显了江湾体育场的雄伟厚重,仿佛向今天的人们展示着80载春秋沧桑。在孩子们玩耍,大人们公共休闲,老人们健步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感受着这个建筑、这个城市的精神和灵魂。

2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构建策略

2.1 以人为本策略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设计,第一位是以人为本设计策略。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是居民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的场所,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和满眼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会使城市居民在心理上产生压抑与被动。所以营建一个舒适的,能够缓解上述压抑的,以人为本的公共空间则是我们应该认真去做的事情。江湾体育公园的规划是由著名建筑设计公司SOM完成的。在设计之初,SOM就设想着一种将生活、工作、运动、公共休闲、创造集于一体的生活方式。以人为本,大量设置座椅,供孩童玩耍的装置,适宜的水景等。在此基础上,还秉承促进知识交流、科技发明、创新活动的创业者精神:在这样一个类似“硅谷”的公共空间模式中,包含了公共休闲的景观公园、以江湾体育场为主体的运动综合体,还有创智中心、创智SOHO区及科技园区(见图2)。

2.2 可持续发展策略

可持续发展策略就是应尊重本地区的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给下一代留下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规划设计的风格也不能盲目追求当下流行趋势,应从可持续的、健康绿色发展的策略出发,延续历史传承,创造出历久弥新的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江湾体育公园做到了在继承传统,保护历史的基础上又有创新,比如对于外围看台下空间的利用,就是很好的可持续发展:环体育场一周的看台下空间,对外进行了分隔和修缮。如今,这里有书店、健身馆、文化小剧场、创意设计公司、音乐乐器工坊等一系列文创机构。对于业主,增加了一项营收;对于公众,则方便的接受到了优质公共服务,也大大外延了公共休闲空间的精神维度,做到了最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2.3 坚持公共效益优先策略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是所有居民的公共资源。基于这个原因,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构建从一开始就要保证可进入性,应通过各种手段来营造公共性。公共休闲式园林、街心花园以及广场都是这一类形式。江湾体育公园设计初衷就是一个24 h开放的城市空间,这里没有围墙,人们随时可以进入。尤其受益的是老年人群体,老年人往往消费观念相对滞后,消费能力也有限,但是江湾体育公园对于公共效益优先做出了最佳示范,除了收费的各种球场,游泳馆之类。这里面的园林公园、健身步道、下沉式公共休闲广场、景观水池区域等等都是免费开放,供周围的居民公共休闲使用。早晨早至4点,夜晚晚至凌晨,这里都可以看到前来健身散步的人群。

2.4 坚持多样化发展策略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功能多样化可以使这里更方便市民的参与,更宜于人们交流互通。江湾体育公园具有非常多样化的发展形式:这里不仅有健身场馆,各种球类运动场,水上运动场馆;还有前面提到的各种各样的文化创意机构,儿童教育机构,各类设计公司;还有大型体育用品超市“迪卡侬”,各类轻型餐饮,诸如“星巴克”“香啡缤”等;甚至还在节假日会定期举办创意文化市集,大型年货赶集会,各类演唱演出,极限赛事等等(见图3)。这些多元化的发展态势也是和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成功打造相辅相成,二者密不可分的。

3 城市次生环境打造

城市是人类行为活动的产物。城市中的一切实物,几乎都是人们创造或是改造自然形成的。很多自然环境也都是经过人工改造而形成的次生自然环境。从景观学的观点来看,城市中的次生环境主要内容可归类为水环境、地环境、绿化环境三大范畴。三者相互对比穿插,构成了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公共休闲空间次生环境设计好了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文化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

江湾体育公园对于次生环境,可谓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由于优美的景观环境,这里聚拢了极高的人气,也就使得体育公园区域内汇聚了越来越多的商机。如今的下沉广场及其体育场四周,以儿童教育、体育品售卖、健身会馆、轻餐饮为主的商业欣欣向荣,受这里良好的氛围带动,周围瑞安主导开发的创意园区、写字楼也是租售火爆。

4 结语

城市公共休闲空间已成为城市设计中最为重要的节点和所关注的热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创新,未来的城市公共休闲空间规划设计肯定会朝着更加人本、多元、个性等诸多方面不断演进。构建城市居民美好的城市生活也正是城市公共休闲空间构建的基本导向。与此同时还应重视本地区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在保护和延续好自身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适度增加新的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功能,并合理的协调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达到城市与人的关系和谐共处,这就是构建未来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基本趋势走向。

[1] 陈建邦.修缮江湾体育场,创建“创智天地”[J].时代建筑,2006(2):81-82.

[2] 陈 凌.上海江湾体育场文物建筑保护与修缮工程[J].时代建筑,2006(4):16-17.

[3] 徐亢美.江湾体育场变身体育公园——历史建筑瑰宝修旧如旧重放异彩[J].文汇报,2006(3):49-51.

[4] 刘 盈.香港瑞安集团在上海的发展[Z].

[5] 肖 剑.城市休闲空间小议[J].山西建筑,2004,30(13):18-19.

Abstract: The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basic conditions of building urban public recreation space. Starting from aspects of human orient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ublic benefit priority and variety development, it explores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ies of urban public recreation space, so as to meet people’s functional demands for urban public space.

Key words: city, public recreation space, park, secondary environment

Discuss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public recreation space

Ren Bo

(Design1stInstitute,TongjiUniversityBuildingDesignAcademy(Group)Co.,Ltd,Shanghai200092,China)

2016-03-15

任 波(1979- ),男,硕士,建筑师

1009-6825(2016)15-0017-02

TU984.113

A

猜你喜欢
江湾体育场公园
珠水之畔 月映江湾 力诚·榕诚湾美学样板间江湾首映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Two Funny Men
我家有一位老兵
去体育场所时如何防疫
向Hollywood专业影院看齐 河源东江湾别墅私人影院
在公园里玩
最美不过荔江湾
他只做有“思享”的讲座,让小小微信装下一个“万人体育场”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