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尺度”多大

2016-06-27 09:03本刊编辑部
新传奇 2016年11期
关键词:尺度一带经济



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尺度”多大

3月5日,李克强在两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2016年中国将继续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

如果说几十年前,冷战格局的影响让中国民众对向外部世界全面开放还有些犹疑;那么如今,学习并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秉持开放和共赢的心态追求国际合作,显然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强大共识。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促进了中国经济30多年的高速增长,让中国有了如今产业的积聚、物质的丰盈、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2013年秋天,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构想的提出,对外开放进程迈向了“全方位开放”的新时代。

中国经济30多年保持高速增长

对外开放,坐拥丝路盛景;固步自封,等于闭目塞听。如果说几十年前,冷战格局的影响让中国民众对向外部世界全面开放还有些犹疑;那么如今,学习并借鉴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秉持开放和共赢的心态追求国际合作,显然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强大共识。

日本外交学者网站曾刊登了一篇题为《从火车看中国经济奇迹》的文章,作者回顾了自己20年前在中国留学时乘火车中转奔波的经历,并赞叹如今方便快捷的高铁可以让自己在南京和上海之间“一天之内打个来回”。而这只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所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缩影。如果放眼宏观,人们所能看到的变化亦十分惊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978年时,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只有3650.2亿元,到了1998年,这一数字就变为84883.7亿元,而今年初公布的中国经济“年报”则显示,我国2015年GDP已经达到67.67万亿元,体量稳居世界第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有34年的时间都维持在年均9.8%的增速水平上,如今增速虽然有所下降,但由于经济总量已远超过去,每年经济的增量甚至可以超过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全年的GDP总量。”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所所长陈凤英表示,尽管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衍生出诸多问题,但整体来看对外开放的积极成果更为显著。

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

那么,新时期下中国将如何把开放“进行到底”呢?2013年秋天,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不仅为我国从“沿海开放时代”升级为“沿海沿边全面开放时代”指明了方向,更为世界各国共享中国对外开放新机遇提供了一个可行的“中国方案。”

在今年两会上,李克强在报告中指出,2016年中国将继续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统筹国内区域开发开放与国际经济合作,共同打造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推动互联互通、经贸合作、人文交流。

“‘一带一路’对中国和其他国家而言都是个很大的机遇,这种全方位的新开放格局本质上体现出中国对外开放条件的转变。过去,中国依靠大量廉价劳动力进入全球分工体系,自身为世界提供一个庞大的生产者市场。如今,中国廉价劳动力明显减少、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均明显提高,因此中国正转变成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消费市场。”陈凤英说。

陈凤英表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主要是以“沿海开放”为主,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在她看来,差距往往就是潜力,一方面我国中西部地区还具有比较大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另一方面沿海地区人才素质优势也开始凸显。因此“一带一路”下的开放兼顾了沿海和沿边,也顺应了新时期中国全面对外开放的内在要求。

事实上,“一带一路”并不仅仅局限在国际产能合作的单一经济层面,而是一条包含教育、科技、卫生、语言、文化、音乐等诸多领域的“文明之路”。通过互利共赢的“一带一路”,各国文明可以和中华文明相互借鉴、彼此学习、共同繁荣。从这个意义上说,未来中国的全面对外开放将比过去的内涵更丰富、更立体、更鲜活。

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领导人聚首北京雁栖湖畔,到20国集团首脑相约杭州西子湖边;从共建“一带一路”赢得沿线国家积极响应,到中韩、中澳自贸协定落地生效;从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如火如荼,到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从人民币纳入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投入运转……

如今,中国已踏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征途,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对外开放不会放慢节奏,更不会停下脚步,而是将不断扩大深化,为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强大正能量。

“一带一路”如何与世界共舞

考虑到未来国际政治、经济以及安全形势的变化,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可能会与中国的国内经济一样,将在2016年面临着调结构的任务。

由于世界经济的萎靡不振,以及石油高价时代的一去不返,在2016年,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的经济很难有大的改观。这意味着在这些国家的“一带一路”项目将面临较大的困难。

这其中俄罗斯中亚方向较之于其他区会更加困难。在这种情势下,我国投身于“一带一路”的企业应该更加注重汇率、违约等方面的风险,适当收缩规模提高经营绩效。

在经历了2014-2015年国家自上而下强势推动的阶段之后,“一带一路”将在2016年由国家队为主、战略项目为主,向国企牵头、社会参与、抱团出海、集群出海的新常态转化。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尊重市场规律、实事求是、在商言商的理念,将成为“一带一路”新的精神动力之一。

相比于陷入动荡与萎缩的俄罗斯中亚地区,“一带一路”上的巴基斯坦、泰国、柬埔寨等国,政局比较稳定、经济结构更加健康,甚至呈现出逆势上扬的势头。他们的经济需求将会构成2016年“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动力。因为相比于大型基础建设、资源类项目,这种服务业、文化产业中轻资产的项目,更加需要由深入当地社会的数量众多的小企业来完成。这种集群出海,将能够极大地促进贸易联通与民心相通,并有力地提升“一带一路”的一体化程度。

坦率而言,自习近平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以来,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一直呈现出战略上高瞻远瞩、战术上相对滞后的缺憾。我们的一些部门与企业,由于缺乏经验,往往不能有效把领袖的意志落实,把国家的战略做实。在一些时候,这就让“一带一路”建设呈现出虚火旺、实效差、空对空的乱象。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摸索与沉淀之后,一批具有务实精神的实干人才、企业正在逐步成长起来,而这一批人和企业也正在将“一带一路”真正地打造成互惠共赢的发展之路、贸易之路、繁荣之路。在2016年,虽然场面的话会少一些,宏大的叙述会少一些,但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效益会更好,安全性会更强,亮点也会更多。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6.3.1、《环球财经》等)

猜你喜欢
尺度一带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财产的五大尺度和五重应对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宇宙的尺度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