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珏欣
体制内海怪和体制外海怪
盛文强见过两次鲸鱼搁浅。近二十米长的鲸鱼,突然出现在海滩上,奄奄一息。且不说鲸鱼的长度,单说那引得人下巴朝天的高度,已经让当时七八岁的他震惊不已,“足以震荡平庸的日常生活”。人们扶老携幼前去,提着桶割肉,并不像许多年后的搁浅新闻里常看到的,帮助鲸鱼回到大海。这些成为他写海怪故事的源头。
后来读《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盛文强想,鲲的原型应该就是鲸鱼吧。多年后他写《海怪简史》,像《庄子》一样分为外篇和内篇。分类的理由听起来像《西游记》:外篇是底层的海怪,来自“体制外”,身上带着原始野性;内篇是“体制内”的海怪,要么是三皇五帝的后裔,要么在龙官水府里有份公职。
盛文强最早听到的海怪故事来自于父母。像各地父母对小孩的威胁:“你再不听话,XXX会来咬你/吃你/把你带走……”这句话的胶州湾渔民版本是:“你再不听话,海参精会来吸你的血。”盛文强后来才知道海参并不会吸血,他推测无辜的海参平白担上这种恶名,也许因为它长得和水蛭有几分相似。
从2008年底开始,他用业余时间奔走于渤海、黄海、东海、南海,采集渔夫口述史和海洋民间故事。此时,他的主业是山东滨州一家报纸的副刊编辑。
再之前,他在这家报纸做县区新闻。到哪个乡镇,都遇上类似的宣传流程:当地官员领你看工业,看名胜古迹,看土特产种植,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标配包括:图书室——通常只在有人检查时开门;老年活动室——供应免费茶水,真的受欢迎。盛文强拿一摞自家报纸,给每位老人发一份,让他们拿着看,“啪”拍下来,配上说明“争相阅读”。报纸有时需要这个。
这段经历还是留下些积极影响,起码教会了他如何找到讲故事的老渔民。他专门选那些没有农业的纯粹渔村,找到老年活动室。正在下棋或聊天的老渔民们,常常一开始不愿谈:“这都什么年代的事了。”谈了会儿,来了兴致,互相说别人讲得不对,“还是我给你讲。”盛文强像回到了童年的炉火旁。冬天,夜晚,不能出海的渔民们烤着鱿鱼丝或干鱼,给孩子讲述海怪的故事。那是他们传承许多代的娱乐方式。
为了采集口述史和民间故事,盛文强有时跟着渔民出海,有时寻找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比如1959年江苏的吕泗洋海难,几百艘渔船突然遭遇10级以上大风袭击,死亡上千人。几年下来,他攒下几十万字的资料,本来想出一本《渔民口述史》,后来先出版的却是《海怪简史》和《渔具列传》。
盛文强把海和尚的故事放在《海怪简史》首篇,因为“海和尚应该是现在中国民间最有名的海怪”。它人面龟身,没有头发,喜欢把渔船掀翻。应对它的方法是大喊“光头、光头”,它会羞愧地跳水走掉,之后再看到你的船也会躲开,因为你羞辱过它。
入户夜叉的故事流传在东海舟山群岛一带。夜叉借渔夫的灶火烤螃蟹吃,第二天,渔夫获得捕鱼生涯中收获最大的一次,原来是夜叉在水下帮他赶鱼。民间故事到此为止,盛文强给它加上后半截:时至今日,东海上的渔民夜里睡觉还不插门,这是在为入户夜叉留门。虽然夜叉再也不来,但习俗流传下来。有文人路过,不禁赞叹: 真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盛世。其实,“这些渔户无非都是梦想着发家罢了,哪有什么夜不闭户的美德可言。”
精卫是上古神祇,炎帝的女儿,她的故事已经不在民间流传。盛文强把“精卫填海”的传说改成了讽刺故事:东海海神碍于炎帝情面,悄悄复活了溺死的精卫,适逢天帝下旨,选拔三界中苦心修持的楷模,以劝人向上。海神命精卫穿上鸟羽,声称发愿衔木石填平东海。精卫果然名声大振,成为三界楷模。东海海神因此屡受嘉奖。而精卫渐渐倦怠,只在上仙巡视东海时才出现,表演投枯枝石子入海,炎帝也派人定期在夜里向东海投放树枝。再后来,海燕被雇来扮作精卫的样子填海,定期领报酬……
对现代人情世故的描摹和讽刺被盛文强放进了海怪的故事里。还不时地插入一句话:“你知道,那是许多年前的事情了。”盛文强解释,这句是翻译体,故意高频率地插入,是想把当下的感觉马上推远,造成时态的转化。
海洋文化和农耕文化
《渔具列传》听起来像本渔业工具书,其实它是一本小说。小说从扉页就开始了,那是一页影印的《广渔具图谱传序》,古意十足。导读里介绍这是海内珍本:“本书的原初母本得自胶东民间,为竹纸竖笺线装本,封面不知在何年何月脱落。”盛文强自述,在渔村考察渔具实物影像时,从一户渔家的针线盒下偶尔得到本书。这是“一部来自民间的微型渔具史,分门别类,有着完整体系,分为舟楫、网罟、钓钩、绳索、笼壶和耙刺6个部分。作者“枕鱼斋主人”多年读书,却遇上科举制废除,于是回家贩鱼为生。《渔具列传》承袭此书,二次创作。
搞渔业研究的人纷纷找到盛文强,说:“你弄了个宝贝呀,能给我们扫一套吗?我们花钱买也行啊。”盛文强就笑:“那是假的,图是我自己PS的。”字体集自古书。版式纵向九列,符合清末明初胶东半岛地区古籍流行的样式。丁巳年正是枕鱼斋主人的生存时代……直到书的最后一页后记,盛文强才声明“这是移形换位的自我分裂术,借此可以元神出窍,远离本体,再回头反观己身,从而获得全景视域”。
这本海洋故事集里,有着许多传奇:比如船头两侧要各钉一枚铜钱,铜钱外围要以黑漆描出眼框和睫眉,它可在水中视物,自行躲避暗礁;比如东海上有个善于使用绳结的族群,可以用绳套住风,把飓风捆成棕子。也有许多渔民的日常:比如相隔二里地的村子,渔网网线的直径测量法也会大不相同;比如渔歌里会唱:“岭上土饽饽,一人来一个。有馅没有馅,别嫌没滋味。”意思是远航者常常找不到尸身,墓地多是衣冠冢。
1984年,盛文强出生在红岛。那是个风景迷人的小小半岛,归属青岛管辖。推开他家院子门,就能看到大海。院子的水洼里有很难抓住的弹涂鱼,那是父亲带回来后,在院子里跑掉的,再难抓住。到了下雨天,小螃蟹会自己爬到家里来,弹涂鱼们满院乱蹦,特别热闹。
在上学前,盛文强天天由父母带着出海,因为家里无人看护。三人驾着刚够装下一家人的4米小船,白天打渔,晚上归来。
很多年后,盛文强才明白,作为渔民的后代,即使他不从事渔业生产,海洋文化对他也大有影响,跟农耕文化影响下长大的人很不一样。
即使经验丰富的老渔民,也会捕获上来不认识的东西。“有时候新闻上就会看见,说哪儿渔民发现什么海怪,专家出来解读学名是啥啥啥。海里东西种类太多了,你认不全的。而农业生产无非就是那几种。”盛文强总结,“我见过鲸鱼搁浅,见过港口直接冒出来奇形怪状的人物,农业区是见不到这些的,它的环境非常封闭。农业区比较稳定,不离开门口的这几亩地,中国代际的传承依赖小农经济的稳定,海洋啊,游牧啊,都是不稳定的。”
农人使用二十四节气,每半个月换一次节气。渔人使用《潮水时间歌》,每天都要掐算当天出海的最佳时辰。“潮汛变化万方,二十四节气按部就班,海滨之民在海角小屋里坐卧不宁,与此同时,帝国的腹地,农人端坐于堂,离农时的到来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生产方式的不同,直接导致了时间观念的巨大差异,在世界观上更是迥异其趣。”盛文强写道。
盛文强选择生活在离家乡300公里的滨州,他解释:“我们沿海地区,乡土观念比较淡,不太愿意回去。”
边缘人和中心地
2015年初,盛文强辞掉了报社的工作,成为一名专职写作者。领导挽留他,说你走了副刊就没人做了。他想,反正你们也不待见副刊。报社最重视的是民生新闻,得分最高的记者被同事称为“井盖小公主”,因为她总是能发现哪儿丢了井盖,写下来呼吁市民注意出行安全。同事们私下嘀咕:她怎么能知道那么多丢井盖的事,该不是她自己搬的吧。
这些年他还常与在文学刊物上发表文章的同龄人交往,他称之为“写作圈”,强调不能叫“作家圈”。“这些人里许多心目中有个严密的文学刊物级别,中央级,省级,副省级……有一次,一个朋友在成都的刊物上发了稿子,说‘在副省级刊物上见一稿。我还挺纳闷,想了半天明白他的逻辑,成都是省会,是副省级的,成都的文学刊物就是副省级的。其实那刊物还真不是副省级。他们那种官本位的头脑啊。”
盛文强觉得自己在哪儿都是边缘人。大学毕业后,他的第一份工作是中学语文教师。“让我讲写作文用的修辞越多,得分越高,我非常痛苦。”出版《海怪简史》时,他找了三十多家出版社。其中一家已经到第三审,老总说:“这不是封建迷信吗?”不出了。他自比《渔具列传》里的枕鱼斋主人,“把生命中最美的年华和最澄澈的注意力长久地放在卑微的渔具上,在渔具们被使用、被轻贱的命运中豁然惊醒。”
《渔具列传》中列举了上百种渔用绳结,那是舟山老渔人刘有九告诉他的。刘有九会打上百种绳结,每一种都跟渔业生产有关。但现在的船已用机械动力推进,那些系橹的绳结、系帆的绳结全都没用了。盛文强还看到用最粗的缆绳打出的大结,像放大版的中国结,作用是挂在船两侧,缓冲两船碰撞。现在,都用轮胎了。
盛文强的父母早已不再打渔,因为人多鱼少。现在更多靠养殖,而养殖业对海岸的破坏非常厉害。盛传青岛市政府将搬迁到红岛,消息还未公开证实。能证实的是,红岛上落户许多重大项目,是青岛市的下一步发展重点。边缘与中心,还是可能转换的。
盛文强的下一本书叫《海盗奇谈》,专写中国的海盗。在香港海事博物馆,他看到了一幅来自美国的18米长卷,描绘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剿灭海盗的场面,双方互相开炮战斗。一个红裤红袄的女海盗站在船头指挥战斗,众人簇拥,那是博尔赫斯也写过的“女海盗郑寡妇”。
他还准备写一本叫《对虾养殖手册》的长篇小说,内容是“现代渔村的魔幻传奇”。胶州湾盛产对虾,卖的时候两只虾头尾相接,像八卦阴阳鱼,穿成个圆圈。两只为一对,所以叫对虾。书的目录底下,会横着一只伸直的对虾,有6个节,小说每一节对应对虾的每一节。盛文强在报社做的第一个工种是美编,所以现在,他在写小说的同时,把版式设计也想好了。
他打算一直写海洋:“我觉得我不会厌倦。职业写作也不靠灵感,灵感是爱好者的事。职业写作就该把它嵌入日常的饮食起居当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随着岁月流转,它就日渐丰富。写作是一个漫长的劳动,马拉松式,有的人跑着跑着掉队了。”